<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杨凌位于西安以西约80公里的关中平原核心地带,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原名杨陵,因隋文帝泰陵而得名,1997年升级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后更名为杨凌,寓意"壮志凌云"。作为后稷"教民稼穡"之地,这里承载着四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杨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为核心,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通过‘西杨一体化’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并在奶山羊产业、特色面食经济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区汇聚7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及7000名农业科教人才。智能温室大棚、基因编辑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已渗透产业各环节,培育的职业农民代表王中来见证了大棚技术由双层塑料棚到物联网植物工厂的迭代升级。在奶山羊领域,西农萨能奶山羊品种使陕西连续20年保持全国羊乳制品产销量首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距杨陵区约10公里左右的武功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其遗址教稼台位于武功县武功镇后稷中学北200米。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该区系由武功县的原杨陵镇逐步演变而来。1979年2月,成立武功县杨陵特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25年启动的"西杨一体化"发展规划正推动示范区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通过参与西安"双中心"建设,杨凌将在农业科技、交通网络、产业配套等方面实现与西安的联动发展。这一战略将强化其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的功能定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