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淡背地鸫

老冯

<p class="ql-block">清晨,我踏上了四川北部的山林小径,这里是四川淡背地鸫的主要繁殖地。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希望能一睹这种神秘鸟类的风采。四川淡背地鸫是一种雀形目鸫科地鸫属的鸟类,它们在冬季会迁徙至越南西北部。直到2016年,这种地鸫才被确认为独立物种,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淡背地鸫和平背地鸫的同种。</p> <p class="ql-block">成鸟的头部前至颈背呈暗灰褐色,与温暖的赤褐色上体形成鲜明对比,翅膀和尾巴同样为赤褐色。眉线白色,颊纹灰白,喉部至上胸部白色,下喉至腹部为淡黄色,带有密集的黑色新月形斑点。虹膜深棕色,眼圈白色宽大,喙角暗至黑色,基部较浅,腿肉黄色。雌雄相似,幼鸟整体较暗淡,背部至肩部有浅色条纹,下体颜色更偏黄。体长约25-27厘米。</p> <p class="ql-block">当我深入这片山林时,终于在一处树桩上发现了四川淡背地鸫的身影。它站在那里,羽毛呈棕色与黑色相间,周围是一片绿色植物,仿佛一幅自然的画卷。我静静地观察着它,它在自然环境中显得如此和谐。四川淡背地鸫栖息于密集的丘陵和山地森林,偏好浓密的林下植被和针叶树丛。它们在地面阴影处觅食,翻转落叶和腐烂植被,探查土壤,主要以各种节肢动物、蜗牛和其他类似无脊椎动物及部分植物物质(如浆果、种子)为食。</p> <p class="ql-block">四川淡背地鸫的歌唱缓慢而优美,包含拉长的丰富清晰音符和较短的薄音,几乎不含刺耳或粗糙音调。它的歌声比喜山淡背地鸫的歌声更丰富、更深沉、更具音乐性,音节平均更长,频率带窄,中频低,峰值频率低。与淡背地鸫相比,它具有灰色的冠顶和更厚重的喙;与长尾地鸫的区别在于尾部较短,无显著的‘耳罩’。与淡背地鸫幼鸟的区别在于喙更深,冠顶更暗,上体更赤褐色。</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山林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四川淡背地鸫的魅力,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为这片森林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我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再次聆听它们那美妙的歌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