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英国游之九

悠然-陈家友

<p class="ql-block">  伦敦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家国家级公共博物馆。从建馆起,其宗旨就一直是面向所有“好学求知者”免费开放。大英博物馆在过去的260多年里,接待了超过3.5亿的参观者。</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国的800多万件珍贵文物。由于空间的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在展出的藏品中,因我们时间有限,能看到的也只能是九牛一毛。拍了不少照片,尽量多发,但能做一点说明的 ,也只是冰山一角。</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参观从埃及馆开始。埃及馆是最大的展馆之一,拥有大型的人兽石雕、庙宇建筑、碑文壁画及为数众多的木乃伊,藏品数量7万多件。有的展品的年代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以前。</p> <p class="ql-block">  埃及馆的重头展品—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上面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因为人太多,完整的照片拍不下来,只能用一张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罗塞塔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和手写体记录了同一件事,为解释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钥匙。</p><p class="ql-block"> 石碑最早于1799年在埃及的罗塞塔市附近发现,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导游手上拍到的一张照片,是罗塞塔石文字印刷品。</p> <p class="ql-block">  埃及馆里有众多的国王塑像。这是阿赫摩斯一世,古埃及新王国第18王朝的创立者(约前1570年—前1546年)</p><p class="ql-block"> 阿赫摩斯一世将希克索斯人彻底驱出埃及,使埃及获得复兴。他的王朝标志着埃及历史上新王国时期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阿蒙霍特普三世,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在约6—12岁间登基,在位38年(前1382年—前1344年),是古埃及全盛时期。他大兴土木搞建设,大力推动艺术发展。这座塑像高2.6米,重7.2吨。1816年被意大利人贝尔佐尼运往伦敦。</p> <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第19王朝伟大的法老,在位时间长达67年(前1279年—前1213年)。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艺术家和建筑学家,为后世留下众多的珍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尼科二世,古埃及第26王朝法老(约前609年—前593年在位)。</p> <p class="ql-block">  因特夫的陵墓石碑。图中显示主人和三个妻子在一起。他不太可能同时与她们结婚,因为一夫多妻制并不常见。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仆人献上祭品,并被描绘的较小。</p> <p class="ql-block">  人面狮身有翅塑像(前883年—前859年)。它们构成了通往亚述(今伊拉克北部)的阿淑尔纳西尔帕王二世王座宫殿的大门,保护王室免遭恶魔的侵害。</p> <p class="ql-block">  亚述王朝的公牛男人,它们有5条腿。</p> <p class="ql-block">  张大嘴的凶猛雄狮雕像,这是更早期的亚述石雕。那个站立的人像也是一位国王。</p> <p class="ql-block">  古埃及官员墓前的假门,石头制成,正面刻有象形文字,距今约4500年。</p> <p class="ql-block">  巴泰利是一位官员,门位于他的墓的礼拜堂内,只有他可以穿过。</p> <p class="ql-block">  巴泰利从他的墓室中现身,等待亲属和祭司的祭品。约前2494年—前2345年,可能来自撒格卡拉。</p> <p class="ql-block">  约前2400年—前2300年,从德莎莎.内克赫夫特卡之墓。</p> <p class="ql-block">  亚述帝国是3000年前兴起于西亚和北非的大帝国,其疆土覆盖人类最早的两大古文明即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所在区域。</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藏有大量亚述时期的浮雕壁画,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狩猎狮子浮雕。这些雕刻于前650年前制作完成。宏伟的石雕所展现的是古代亚述的皇家猎狮场景。这些石雕源自亚述巴尼拔的宫殿,宫殿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p> <p class="ql-block">  羊头狮身像。羊头代表太阳神阿蒙,狮身象征着勇猛。羊头下面的小人是第25王朝法老塔哈尔卡,表明他在受着神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  安德森猫,出土于埃及古代大型墓地萨卡拉,其历史可追溯到前600年左右。这是一件国王或非常富有的人才能委托制作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满布象形文字的巨大石棺,距今约3600年。</p> <p class="ql-block">  包裹木乃伊的亚麻布浸着黄色的药水。</p> <p class="ql-block">  圣甲虫石雕,制作于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的托勒密时期,是大英博物馆馆藏最大的甲虫石雕。圣甲虫即凯普里神,被看做是太阳神黎明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古罗马和古希腊展馆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主要有帕特农神庙、涅瑞伊德斯纪念碑、维纳斯雕像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建筑残片。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手中买下了帕特农神庙的残存大理石雕像,切割后运回英国。英国王室花了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最有代表性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  命运三女神雕塑,三人都是无头无臂,虽然残缺,但从她们身着长裙的衣纹线条可以看出,丰满妩媚而又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姿态。O</p> <p class="ql-block">  这些帕特农神庙的浮雕,讲述的都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马头雕塑作品,旁边是酒神狄诺索斯。</p> <p class="ql-block">  涅瑞伊德斯纪念碑,又称海之女神庙,建于前390年至前380年。墩座四周遍布精美的叙事浮雕,各圆柱之间还站立着海中仙女涅瑞伊德斯的雕像,虽然这些雕像头已经残缺,但仍反映出古希腊文化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伯里克利,古希腊雅典城邦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演说家。他在位期间,雅典城邦达到了鼎盛时期,被誉为“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征服希腊,许多希腊杰出的艺术品被运至罗马,从而使罗马的艺术品位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维纳斯,一直是雕塑和绘画的取材对象。这尊维纳斯雕像,描绘了女神在沐浴时用手遮挡裸露的身体,刻画出女性含蓄柔媚的人体之美。</p> <p class="ql-block">  索菲罗斯酒碗,制作于约前580年。这种陶器是古希腊时期十分流行的黑土陶器。</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中国瓷器馆。这里珍藏的中国瓷器琳琅满目,精美绝伦。不但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这个堪称集合了“半部中国陶瓷史”的展厅,里面的文物绝大多数来自于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大维德瓷器馆”。</p> <p class="ql-block">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这对青花瓷瓶可不一般,它是目前已知最早带有时间落款的青花瓷,上面的铭文展示了景德镇青花瓷的精湛制作工艺,说明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汝瓷,宋代有五大名窰,汝窑、官窑、哥窑、钧窰和定窑。汝窑为五大名窰之首,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神品。</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英文注释:14世纪,中国陶瓷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炻器的窑炉逐渐衰落了,一个主要烧制瓷器的窑炉出现了。自公元1300年以来,景德镇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瓷器制造中心,直到今天仍然如此。</p> <p class="ql-block">  大维德花瓶,可能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其顶部附近的铭文表明它们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351年。</p> <p class="ql-block">  带有龙和珍珠的盘子。这个瓷盘因其罕见的技术而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右上角那个是清雍正年间的粉彩花鸟抱月瓶。</p> <p class="ql-block">  在两层楼梯之间,有一尊大佛,重约2吨。佛像面容俊秀,双目微启、平视,双唇紧闭,微露浅笑。由于采用浅浮雕手法,通身袈裟皱褶似纱质效果。这尊隋代佛像原来供奉在河北省韩翠村的崇光寺,后来被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干儿子捐赠给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中国展馆的展品包罗万象,很多都是绝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  龙纹琉璃,明代的作品 ,发现于山西。</p> <p class="ql-block">  辽代三彩罗汉像,建造于907年 —1125年间。源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八佛洼的一处山洞中有十余尊,由于1912年战乱和众所共知的原因,德国人贝尔契斯基从当地官员及村民那里购得8尊罗汉像运到海外。</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这尊辽代三彩罗汉像最为生动传神。佛像虽然端坐在大英博物馆,但是你看他的面部表情,好像在诉说着那段沧桑的经历和无限的思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  清凉寺壁画。这是一幅巨大的三位菩萨壁画,高4米,宽3.9米,始绘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完工于成化四年(1468年)。由五台山僧人绘制完成。这幅画上描绘的是观世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p><p class="ql-block"> 1926年河北行唐县清凉寺大殿被炸塌,壁画裸露在外,附近村子的地主以10万大洋将画买给英国商人。最终壁画被切割成12块运到英国。</p><p class="ql-block"> 现今站在壁画前,切割痕迹清晰可见,但依旧无法遮盖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三位菩萨立于莲花之上,面庞丰腴、体态雍容、衣袂翩翩、宝像庄严。不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  清凉寺壁画两侧,有来自山西的两尊木彩雕刻菩萨像,这是其中的一尊。</p> <p class="ql-block">  唐三彩,尺寸和真人真马几乎一样大小,迄今,这么大尺寸的唐三彩出土文物只有这一个。</p><p class="ql-block"> 1905年修建汴梁北京铁路时,盗墓贼在唐代古墓中盗得,卖给了英国人。</p> <p class="ql-block">  真没想到,在大英博物馆还能看到这副画。右下角小字:北京市日用品联合厂像纸筹备组。</p> <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有2万3千多件。</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一个“生与死”展厅,展厅中间一个长条柜子,展出了一男一女一生所吃的药,并对他们在20、40、60和80岁时的医疗记录进行对比,忠告人们: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的展览结束了,各个国家精美的艺术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看到中国的那么多历史文化遗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