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广州带点洋味的老地方

鼎山老秦

<p class="ql-block">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全球乱敲,中国硬杠,对等制裁,搅动了世界贸易大战。人间最美四月天,今年春天,“关税、战争”成为了国人热词。一年一度的春季广交会,还是不是广州的热点?欧美客商还来不来?广东本地人老蔡约我周六早上八点半从小区大门口出发,去琶洲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早上不到六点,去小区附近,绕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周边散步,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日本留学时的战友,同盟会早期元老朱执信而建,母校已有百多年历史,校址在越秀区。2021年8月,天河校区投入使用,校舍沿用老校区红墙绿瓦的建筑风格,校门题字,为中山、执信故旧廖仲恺小孩廖承志所题。校园树木绿化完全是天河风格,白玉兰、凤凰木、秋枫等外来树木让校园多姿多彩。只有学校对面新建的文津府有几株独木成林的巨大榕树能勾起老广州人的情怀。坐在榕树下长长的黑色花岗岩板凳下,想起湖南老乡在广州为官,因在老城区触碰了老广州人的榕树情结,而碰了一鼻子灰,遭遇过一阵网爆,网爆阻挡了他上升通道,好在人没走歪,没有因碰树而倒下,万幸。</p> <p class="ql-block">  广州有厚重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被誉为“千年商都”;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融之地。</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半,我和老蔡准时从天河公馆大门口出发,刚到悦景路,便见403从公交站出来,我俩小跑至悦景路东站赶上了403,到黄村地铁站上地铁四号线,坐至万胜围,转八号线至海珠区新港东站下地铁,刚刚九点半,会展区,马路上车多人多,象我俩到展区看热闹的广州人很少,外国人也不是特别多,不同肤色的人井然有序地排队去展区入口走去。我们没有牌子进不了展区,老蔡提议坐地铁去沙面,去看看带有洋味的广州老地方。</p> <p class="ql-block">  坐地铁八号线,从新港东到文化公园站,不到一个小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我与老蔡撑伞从文化公园地铁口步行至沙面。老蔡来过沙面多次,轻车熟路,他告诉我,他结婚时的床上用品就是在南方大厦买的,质量不错,现在还保存着。来沙面,有一种怀旧的情愫,他带我去南方大厦转一转。这一带有古老的爱群大厦、有白天鹅宾馆、有圣心大教堂,都值得打卡。</p> <p class="ql-block">  沙面位于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沙面曾是广州的重要商埠,岛内设立过多个国家领事馆,整体呈现“三横五纵”格局,建筑风格以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等为主,曾是广州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区,汇聚了粤海关博物馆、邮政博物馆、南方大厦、塔影楼、露德天主教圣母堂等著名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比肩上海外滩,被称为“露天博物馆”,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区,是广州拥抱世界后,留下来的最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沙面北街73号INArcade廊厅‌,展出了毕加索从1898年到晚年的画作真迹,部分画作由毕加索的孙女Marina亲自挑选‌,且从未公开过。免费参观体验,无需预约,大饱眼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白天鹅宾馆,位于沙面南街1号,因该宾馆位于珠江白鹅潭畔,故名。1985年被世界一流酒店组织接纳为在中国的首家成员。白天鹅宾馆既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也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置身于充满历史色彩的沙面,揽白鹅潭优雅而从容的江岸线。特具意韵的岭南庭院式设计与沙面的幽雅宁谧浑然天成,堪为大隐隐于市的世外桃源。1983年开业至今,共接待包括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内的超过50个国家的近200位元首和政府首脑。</p><p class="ql-block"> 倘陶渊明能穿越到白天鹅宾馆二楼喝粤式早茶,《桃花源记》肯定会被《白鹅潭记》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 近十二点,我们沿沙面北街穿过沙基涌,老蔡带我到一家潮仙人开的酒楼三楼,一二三楼都坐满了客,生意火爆。他点了一份九肚鱼、一只烧乳鸽和一盘客家酿豆腐。这家店,他和夫人来吃过,九肚鱼是海鱼,我是第一次吃,口感香嫩鲜,比我家乡的山塘草鱼,味道好多了。我从小生活在小山村,对海鱼不感兴趣,这次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海鱼的看法,世界很大,鲜美的东西也挺多。吃饭后,老蔡带我去人民公园,因公园闭园维修,他陪我去十三行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广州文化公园内),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馆内馆藏文物超过5400件(套),以“文物+文献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三行博物馆凭身份证向公众免费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  十三行博物馆对面是广州十三行科技文化中心,从中心出来后,进入珠江边,沿江东行一段距离,就看到了爱群大厦,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13号,又名爱群大酒店,是同盟会会员陈卓平先生集华侨资本创办的,1937年落成,是当时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在1937年至1967年作为“广州第一高楼”的地位保持了整整30年。酒店采用美国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外形采用垂直形式以突出高耸效果,是广州第一幢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大楼建成时,是设备最新式、最完善、最豪华、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酒店,享有“南中国之冠”的盛名,也是当时广州繁华闹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当时政要巨贾、上流社会交际应酬聚会之地。见证了广州城市的脉动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从爱群大厦背江的一条古街巷穿过,走过海鲜干货市场,便是一德路,广州圣心大教堂座落在这条路上,大教堂又称之为“石室”,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一德路旧部前56号,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教堂建成。教堂造型挺拔,内部空间深远,细部做工精美,高耸的塔楼,巨型的柱束,屋顶的尖拱以及花窗棂最具特色,是东南亚唯一一座用花岗岩石砌成、保存比较完整的“哥特式”大教堂,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尽管今天教堂没有开放,但前来打卡的人还不少。</p><p class="ql-block"> 在沙面,看到外国人的面孔不是太多,白皮肤的欧美人更少,返程的地铁上,还是有不少的黑人和中东人项上挂着参展牌陆续赶往琵洲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