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暂时被需要

瑞妈

<p class="ql-block">有些年轻人总说生活压力大,其实是对生活要求太多要求太高。而现在的老年人,即便没有条件颐养天年的,也大都算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有些勤劳的老人,不肯闲,闲不住,一生往往没有自己,只懂得对家人付出。对子女放心不下的,能力范围之内,怎么会不帮孩子?所以很多老人离开熟识改变习惯不怕劳神费力的跟随子女,到陌生的地方给娃带娃。尽心尽力带着娃,有的不但不感恩,明里暗里还不满意。带大孩子后,就被似有若无的各种嫌弃。常常还有为人媳的,网上去发文:孩子上学了,希望婆婆离开。当然,总会成为热议话题,几代人一起生活,年轻人说压抑不自由,老人呢?其实也没跟着儿女享到福,有的说离开儿女家回到自己的老窝,倒是有“刑满释放”的感觉会被排山倒海的骂没良心……所以,大多老人无奈接受要和子女分开的现实,于是落寞的回国、回城,回老家、回乡归根。</p><p class="ql-block">被娃需要,被娃的娃依恋时,老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乐在其中的。确实,孩子小时候是谁带就和谁亲的,保姆带大的娃不要妈妈,老人带的依恋老人,那是因为从出生开始,谁能在他害怕、哭闹、需要时出现,谁就能在他心里种下"安全感"的种子。有人比喻很妙:就像手机连WiFi,谁最先连上,谁就是默认选项。</p><p class="ql-block">娃们和老人分开后,情感就自然稀释了,甚至淡忘了。于是一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在一起就互相安慰,当然是想得开的语气:我家也这样,上学就不要奶奶了,来了留住一晚都不肯,唱着要回家要回家。坦然的笑着:都一样,都是没良心的咯!</p><p class="ql-block">我是自己带的娃,简单生活不追求太多。瑞爸侄媳生产的时候,奶奶说客套话,瑞爸直言一句:你么,天天住一起也看不了五分钟啊!</p><p class="ql-block">有妈妈说从不带娃,和娃也没隔阂,她说儿子想要什么都满足他,要什么给什么。也对吧,孩子有需求的时刻,这做妈的,关键时刻能出没也是重要的因素。</p><p class="ql-block">等到带过的娃自己孤单在外闯荡或是成了父母,他们又会记起自己小时候曾经是多么的被爱,会唤醒埋藏心底的情愫。之前很长的日子里,情感重心都在同学朋友同事领导情侣的忙碌联结里,忽略家人,更很少想起自己和老人相依相伴的孩童时期。</p><p class="ql-block">终有一天,会知道那些曾经的依恋时光不只是互相慰籍,不只是暂时的需要,那些曾经的陪伴是会变成人生路上的治愈系的,终会发现很多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原来早已经渗入骨髓般影响着温暖着自己。</p><p class="ql-block">虽然,等到再度唤醒曾经的依恋时,一般遗憾也到了,老人或许已经远去了。娃的成长,意味着父母变老,但这谁能奈何得了,本就是规律啊!想想古今中午那些残忍无情的生命法则,部落迁徙,把老人留下喂狼;把活着的老人背到山上或是丢到活人墓的;想想饥荒年代没吃一顿饱饭就走的;想想那些一生命运坎坷遭遇不测的……所以,能走一程陪一程就是幸运,能变老活到老,难道不是极大的恩赐吗!(写于2025清明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