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0日,安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组及志愿者在安城社区组织开展入户宣传活动。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与居民代表组成宣传小分队,通过发放资料、知识科普、心得交流、实地指导等方法,解答居民疑惑,提高分类水平。活动共入户90余家,发放资料130余份。</p> <p class="ql-block"> 志愿者们统一身着红马甲,手提装满资料的环保袋,敲响了居民的家门。“您好!我们是垃圾分类宣传员,这份手册和您分享!”志愿者们递上精心设计的《家庭垃圾分类指南》,手册以卡通插画形式标注了四色垃圾桶的使用规范及醒目的分类口诀“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让居民随时“看得见、记得住”。一位带着孙子的奶奶接过资料笑道:“这手册画得清楚,连小孩都能看懂!</p> <p class="ql-block"> 入户宣传在做好知识宣讲的同时,更注重“面对面”沟通,志愿者们化身“移动课堂”,做好分类理论“翻译员”:“过期药品有毒有害,可别混进其他垃圾里啊!”居民王大叔恍然大悟,“你们这一讲,真是涨知识了!</p> <p class="ql-block"> 宣传小分队还随机查看了居民家中垃圾桶,现场“把脉问诊”。“您家厨余垃圾里混了纸巾,下次记得提前分开哦!”志愿者一边用夹子示范分拣,一边讲解混投对后期处理的危害。对于分类准确的家庭,社区送上“环保达人”贴纸;对存在误区的家庭,则耐心纠正。居民陈先生感慨:“以前觉得分不分无所谓,现在才知道每个小细节都关系到环境,必须认真对待!”</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入户宣传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架起了共建绿色家园的桥梁,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坚持。下一步,安城镇将持续开展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宣传“六进”等活动,让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让文明习惯生根发芽,守护家园无小事,举手之劳见文明。让我们从分好一个垃圾袋开始,为地球减负,为未来蓄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