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9日本周六,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印度Vaisakhi节日游行在大温哥华区素里市举行,组织者预计将吸引50万人参加。</p><p class="ql-block">是该印度节日全世界最大的游行活动……不在印度,是在加拿大。 本次游行将从素里的 Gurdwara Sahib Dasmesh Darbar 寺庙开始。 超过2500人的游行队伍将沿着124街行进,然后左转进入75大道。队伍继续沿着76大道,进入128街,最后蜿蜒返回寺庙。游行路线沿线的数百个摊位由当地企业和家庭赞助,将为聚集的人群提供免费食物和零食。</p> <p class="ql-block"> 印度的Vaisakhi节日,在中文里通常被称为“丰收节”或“太阳节”,是印度北部尤其是旁遮普邦的重要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印度农历新年的开始,同时也是丰收的季节,对于锡克教徒来说更是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p><p class="ql-block"> 节日背景:</p><p class="ql-block">1. 农业意义:</p><p class="ql-block"> Vaisakhi是印度北部的丰收节,庆祝冬小麦等作物的丰收,农民们会载歌载舞,感谢自然的馈赠。</p><p class="ql-block">2. 宗教意义(锡克教) :</p><p class="ql-block"> - 1699年,锡克教第十代古鲁(Guru Gobind Singh)在这一天创立了“卡尔萨”(Khalsa),即锡克教兄弟会,赋予锡克教徒身份认同和勇气。 </p><p class="ql-block"> - 锡克教徒会在这一天前往金庙(Golden Temple)祈祷,并举行盛大的游行(Nagar Kirtan)。</p><p class="ql-block">3. 印度教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印度教中,Vaisakhi也被视为新年,许多地区会举行沐浴仪式,祈求好运。</p><p class="ql-block">大温哥华素里市的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作为加拿大最大的锡克教社区聚集地,素里市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Vaisakhi游行和庆典,吸引数十万人参加。 </p><p class="ql-block">- 活动包括: </p><p class="ql-block"> - 花车游行(Nagar Kirtan) </p><p class="ql-block"> - 免费食物(Langar)—锡克教传统,提供素食餐点 </p><p class="ql-block"> - 音乐、舞蹈(Bhangra & Gidda)</p><p class="ql-block"> - 文化展览</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中文叫“太阳节"</p><p class="ql-block">虽然Vaisakhi更准确的翻译是“丰收节”或“锡克教新年”,但有时它也被称为“太阳节”,因为: </p><p class="ql-block">- 它通常在4月13日或14日举行,正值太阳进入白羊座(Mesha Sankranti),在印度历法中象征新年的开始。 </p><p class="ql-block">- 部分中文媒体或社区可能借用“太阳”象征光明和新生,因此有了这个称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印度锡克教男性包头(佩戴头巾,称为 **Dastaar** 或 **Turban**)是锡克教徒身份与信仰的核心象征,具有深刻的宗教、文化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其主要含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 宗教义务与身份认同:</p><p class="ql-block"> 锡克教第五代祖师阿尔琼(Guru Arjan Dev)确立了锡克教徒的外在标识,第十代祖师 戈宾德·辛格(Guru Gobind Singh)于1699年正式规定锡克教徒必须遵守“五K”(Panj Kakke),其中 Kesh(保持头发自然生长)是重要一项。包头是为了保护长发(被视为神的赐予,不可剪剃),并体现对祖师训示的遵从。</p><p class="ql-block"> - 头巾标志着锡克教徒对 平等、正义和真理的承诺,是“圣战士-学者(Sant-Sipahi)精神的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 精神与道德意义</p><p class="ql-block"> - 头巾象征 自律、尊严与谦卑,提醒佩戴者需行为正直,肩负社会责任。</p><p class="ql-block"> - 锡克教强调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包头既是对神的敬畏,也是对自我修行的提醒。</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3. 平等与反抗压迫</p><p class="ql-block"> - 历史上,头巾是锡克教徒对抗莫卧儿帝国和英国殖民统治的符号,代表不屈的勇气。祖师戈宾德·辛格通过头巾消除印度种姓差异——无论贫富、种姓,所有锡克男性包头,女性佩戴头巾(Chunni或 Dupatta),彰显众生平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现代文化身份</p><p class="ql-block"> - 在当代,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鲜明标识,尤其在海外社群中,它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尽管可能面临误解或歧视(如“9·11”事件后对头巾的偏见),许多锡克人仍坚持佩戴,以维护信仰尊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实用功能</p><p class="ql-block"> - 头巾能保护长发(通常盘成发髻 Joora)免受灰尘污染,并在农耕、战斗等活动中提供便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充:头巾的多样性</p><p class="ql-block">锡克教头巾的包裹方式、颜色和风格因地区、职业或个人选择而异。例如:</p><p class="ql-block"> - 尼蓝(Nihang) 武士常戴深蓝色头巾,配以武器符号;</p><p class="ql-block"> - 白色头巾代表纯净,橙色象征牺牲精神;</p><p class="ql-block"> - 庆典或婚礼时可能选用鲜艳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锡克教的头巾绝非简单的服饰,而是融合信仰、历史与身份的活态象征。它传递着锡克教徒对神旨的忠诚、对平等的追求,以及在世俗社会中坚守信念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在印度丰收节(如旁遮普邦的丰收节“Baisakhi”或南印度的Pongal(Onam等)期间,女性穿着的传统漂亮服装在中文里通常根据地区和款式有不同的称呼,以下是常见的几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旁遮普地区(如Baisakhi庆典)</p><p class="ql-block"> - 旁遮普套装或 萨尔瓦卡米兹(Salwar Kameez) </p><p class="ql-block"> - 上装(卡米兹/Kameez) + 宽松长裤(萨尔瓦/Salwar) + 长围巾(杜帕塔/Dupatta),色彩鲜艳,绣有金色或亮片图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 南印度(如Onam、Pongal)</p><p class="ql-block"> - 纱丽”(Sari/Saree) </p><p class="ql-block"> - 单块长布(约5-8米)缠绕而成的经典服饰,搭配短上衣(乔里/Choli)。丰收节常见 喀拉拉白金色纱丽或 泰米尔纳德绸缎纱丽。</p><p class="ql-block"> - 拉维卡”(Pavadai Davani,少女款式) </p><p class="ql-block"> - 南印度少女常穿的及膝裙+上衣+长巾三件套,节日期间多为红色或绿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拉贾斯坦、古吉拉特等地区</p><p class="ql-block"> - “莱亨加乔利”(Lehenga Choli) </p><p class="ql-block"> - 刺绣长裙(莱亨加) + 短上衣(乔利) + 头巾(杜帕塔),常见于舞蹈表演或婚礼,丰收节也可能穿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文常见统称:</p><p class="ql-block">在非特定场合下,这些服饰可能被简称为:</p><p class="ql-block">- “印度传统服饰”</p><p class="ql-block">- “民族服装”(需结合上下文) </p><p class="ql-block">- 直接音译名(如“纱丽”、“萨尔瓦”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节日特色:</p><p class="ql-block"> 丰收节期间,女性会选择 明黄色、橙色、绿色、红色等象征丰收与喜悦的亮色,并搭配大量 金银刺绣、镜片、花卉图案。</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资料都是Al提供的。让我了解到丰收节的来历和服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在素里市参加了几届丰收节,由于去迟了,都没赶上观看大游行。但身边穿着五彩缤纷服装来来去去的人群也吸人眼球。还有五花百门的免费印度食物,想吃就拿。我最爱喝印度奶茶,淡淡的牛奶味混入肉桂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在温哥华参加印度丰收节,满眼都是盛装的印度人,到处都是免费的食物和饮料,仿佛进入了印度国。独自一人在温哥华的"印度国"游走了大半天,吃饱了,喝足了,不用消费一分钱,快乐地挥霍时间。</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注意到这种印度奶茶,在现场打碎各种香料后,把香料装进布袋里,由一名青年人把布袋放进大桶奶水中浸泡和反复揉搓,不经加热,就装入杯中让人喝。我拿了小半杯轻尝,很香。感觉不卫生,不敢喝进肚里。但还是很有礼貌地向提供者竖大拇指表示赞赏!</p> <p class="ql-block">由于免费,有很个别的人拿了又拿,买菜车装得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实在太累了,返回的路上,看到店内有空椅子,钻进去坐坐,休息双腿。拍摄来来往往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警察一早就把路封了,不让车辆通行,游人很自在地漫步在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出集口前,还被硬塞了一罐可乐和一包薯片,这算是离开"印度国"的礼物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