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写在前面:</span></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将军,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p><p class="ql-block"> 1907年9月9日诞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城南七里庄,1925年投身革命,1926年入党,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以身殉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他投身革命20年间,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出生入死,艰苦备尝;革故鼎新,功绩辉煌。是我党我军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革命家和军事家。</p><p class="ql-block"> 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称赞彭雪枫同志:“功垂祖国”、“泽被长淮”、“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p><p class="ql-block"> “雄风啸陇海,威震豫皖苏”。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竖起了光荣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治军三件宝,火线育英才”。他为祖国的创立和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做出了巨大献。</p><p class="ql-block"> “正气行天地,品行启后人”。他以豪气冲天、感人至深的英雄壮歌,为后人提供了一份源于历史的伟大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不朽的雪枫将军!不朽的雪枫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 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时</span></p> <p class="ql-block"> 彭雪枫乳名隆兴,学名修道,幼年聪颖机敏,4岁跟祖父彭如澜读书,7岁随教私塾的伯父彭延庆伴读,学业突飞猛进,9岁入镇平县仓房街初级小学读书,后转入高等小学攻读,品学兼优。1921年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他幼时即富正义感,忧国忧民,目睹土匪侵扰,民不聊生,便习武练棒,参加村中防卫,以图保卫乡里,报效国家。在县城读书时,适逢“五四运动”爆发,曾率同学上街演讲,宣传爱国进步思想。</p> <p class="ql-block"> 彭雪枫少有大志,不甘寂寞乡里,15岁到天津投奔伯父彭延庆入南开中学读书,后又转北平,在族叔彭禹廷的帮助下,入西北军第11师官佐子弟学校(后易名育德中学)。在当时进步思潮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不畏白色恐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25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共产党北平汇文中学第一任支部书记,负责东城区学运工作。他积极从事学运、农运、兵运,组织参加北京南苑暴动,成为北京东城区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和地下党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万里赴戎机 一路奏凯歌</span></p> <p class="ql-block"> 1930年2月,彭雪枫被调到上海中央军委,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工作。是年5月,奉命到红军中,历任红军大队政委、师政委、师长、江西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纵队司令员等职。彭雪枫历经五次反“围剿”和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披坚执锐,首登长沙城,喋血八角亭,歼敌娄山关,直下遵义城,四渡赤水河,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攀登打鼓山,通过大草原,鏖战直罗镇。他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绩卓著,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 、铁肩担大义 沥血铸长城</span></p> <p class="ql-block"> 1936年9月,彭当枫随叶剑英、徐向前等同志到西安做张学良、杨虎城的统战工作,又到绥远做傅作义的统战工作。是年10月,彭雪枫做为中共中央代表到太原做阎锡山的统战工作,组建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兼任北方联络局书记。按照党的方针,他善于周旋,巧于应对,大力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争取各界爱国人士,并到北平、天津、济南等地巡视,扩大统战工作影响。根据毛泽东指示,主动积极做阎锡山统战工作,使阎锡山在“西安事变”中保持中立。</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阎锡山同意八路军进入山西,深入日军敌后,开赴抗日前线,还共同确定八路军行军路线和东渡黄河韩城渡口,阎锡山又捐赠大量军用物资支援八路军。彭雪枫在山西输送大批抗日进步青年去延安。他廉洁奉公,不辱使命,手过千金,一尘不染。在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业中为军前驱,不辱使命,起到党和八路军的“好参谋”“先行官”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播火大中原 抗日风雷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彭雪枫将军生前使用过的马灯和新四军四师使用过的军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华民族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共产党人好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雄风哮陇海 威震豫皖苏</span></p> <p class="ql-block"> 1938年9月,彭雪枫受命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p><p class="ql-block">373人的游击健儿向豫东敌后挺进,点燃</p><p class="ql-block">了中原的抗日烽火。后又挥戈东进,转战于豫、皖、苏三省边界,纵横驰骋,沉重打击了日、伪、顽、匪。一年之间,抗日武装扩大到近两万人,建立了以永、夏、肖、亳、宿、涡、蒙、怀等县为中心,周边30多个县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威震敌胆,力挽狂澜,使抗日旗帜高高飘扬。“皖南事变”爆发后,彭雪枫率领边区军民,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3个月反顽斗争。1941年5月,为顾全抗战大局,四师奉命转移到津浦路东的淮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建军三件宝,火线育英才</span></p> <p class="ql-block"> 彭雪枫建军“三件宝”:拂晓报、拂</p><p class="ql-block">晓剧团和骑兵团。</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曾说:“如果让我凭兴趣挑选</p><p class="ql-block">工作的话,我愿意做拂晓剧团团长、骑兵团团长、拂晓报社的编辑和记者。”</p><p class="ql-block">彭雪枫为“三宝”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他的直接领导下,雪枫“三宝”誉满大江南北,为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烽火育精英 人才淬战火</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同志十分垂视军政干部的培养工作,为适应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胜利发展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需要,他先后在临汾创办学兵队,在河南竹沟创办教导大队,在杞县成立随营学校。1940年3月,在随营学校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彭雪枫兼任校长,并亲自给学员们讲课,为我党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长淮挥金戈 洪泽饮战马</span></p> <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彭雪枫奉命率部队转移津浦路东,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开辟和巩固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和邓子恢、吴芝圃等同志一起,坚持淮北抗日斗争。他指挥军民反“扫荡”、阻止顽军东进,取得了“陈道口战役”、“33天反扫荡””、“山子头战役”等大小数百次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四师也很快成长为新四军的劲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四师司令部使用过的电话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风雨结连理 烽火砺真情</span></p> <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24日,34岁的彭雪枫与林颖在半城镇结为革命伴侣。林颖,原名周裕群,1920年3月生于湖北襄樊。1938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时任淮宝县委妇女部长。从结婚到彭雪枫牺牲的近三年中,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朝夕相处的时间还不到半年。</p><p class="ql-block"> 婚后林颖的第一个生日,彭雪枫赠她一本《斯大林传》,并在扉页上题词“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在戎马生涯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彭雪枫曾借宋朝秦观的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与林颖共勉。</p><p class="ql-block"> 不到三年的共同生活中,造就了一对献身革命的英雄伴侣,也给我们留下了八十多封记录抗战英雄史诗和浪漫的爱情书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44年,彭雪枫与妻子林颖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彭雪枫将军写给妻子的家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晴空响霹雳 浩气贯长虹</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执行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发展控制中原”的指示,彭雪枫于1944年8月,率领新四军四师主力跨过津浦路,挥师西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秋风扫落叶,日伪顽望风披靡,西进部队连克小朱庄、黄庄、车集、马庄等据点,歼敌数干,迅速恢复了萧、永、宿地区。正当节节胜利之时,9月11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亲临前线指挥,不幸光荣殉国,时年37岁。为完成彭雪枫同志遗愿,西进部队乘胜前进,至当年12月,歼敌1. 3万余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得以全面恢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彭雪枫同志殉难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壮哉身殉国 遗爱万民怀</span></p> <p class="ql-block"> 彭雪枫牺牲后,为了巩固津浦路西根据地,扩大抗日战果,党中央、华中局决定对彭雪枫牺牲的消息保密,暂不公开。</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将军的殉国使全党悲痛,全国举哀。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和中央领导参加,朱德主祭,刘少奇、彭德怀分别致悼词,陈毅军长详细追述了将军的革命一生。《解放日报》报道了这一噩耗。同日,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近两万人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洪泽湖畔为将军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仅路祭就设128处。长淮呜咽,天地同悲。</p><p class="ql-block"> 一代风范,英名长存;千秋功业,彪炳青史;万民钦仰,高山仰止;光辉形象,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珍贵的一幕:彭雪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不满周岁的儿子与父亲的隔空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忠诚彪千秋 英灵铸丰碑</span></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全国第一次军烈属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东、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将军的亲属。为了缅怀彭雪枫将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彭雪枫将军生活、学习、工作、战斗过的河南省镇平县、夏邑县八里庄、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安徽省宿州市分别修建了彭雪枫将军纪念馆、陵园、雪枫公园;北京汇文中学、郑州烈士陵园也为将军塑像,修建纪念亭;镇平、夏邑泗洪分别有以将军命名的中小学校和路桥,表达了党和人民对将军深深的怀念之情。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彭雪枫将军为我党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1997年,中央军委主席同志为《彭雪枫军事文选》的出版发行亲笔题词:“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功垂祖国,泽被长淮。”对将军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做出了极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岁月流转,彭雪枫之子彭小枫转眼18岁。图为周恩来总理与彭小枫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正气行天地 品行启后代</span></p> <p class="ql-block"> 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是为了我当我军优秀的革命家、军事家彭雪枫将军于1984年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将军的故乡河南省镇平县奠基兴建。1988年建成开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杨尚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为我馆题词。建馆以来,共接待来自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千余人,全国各地各界观众500万人次,社会效益显著。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地”、“国家三级博物馆”、“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基地”、“省级文明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我党我博物馆”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继承英烈志 接力绘宏图</span></p> <p class="ql-block"> 将军故里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毗邻南阳市区,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2万,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是国家命名的“玉雕之乡”、“地毯之乡”、“金鱼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产业集聚区、粮食核心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干部群众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奏发展主旋律,曾经创造了“无中生有”的镇平经验,跻身全省“十八罗汉”之一。</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实力镇平、美丽镇平、幸福镇平”的奋斗目标,抢抓“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两大机遇,大力弘扬“诚信、实干、创新、担当”的新时期镇平精神,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信息化“四化协调”,奋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粮食核心主产区、旅游观光区“五区联动”,县域经济社会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 一张照片,蕴藏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记录一个场景;一张照片,还原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光与影中,再现彭雪枫将军的浴血奋战史,折射彭雪枫将军的文韬武略智,彰显彭雪枫将军的爱民情怀心。</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徜徉于或大或小的照片之间,当我们沉漫在金戈铁马的故事情节之中,当我们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重走一回,怀念、感慨、崇敬、秉志······诸种心情或许都会在你我心头激荡。 </p><p class="ql-block"> 雪白千里映大地,枫红万年照长空。我们将在雪枫精神的激励感召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弘扬“团结担当、创新破难、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新时代精神,拉高标杆,大干快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后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清明假期,我与家人一起驱车前往南阳市镇平县,怀着敬仰之心参观彭雪枫纪念馆,沉痛悼念彭雪枫将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回望历史,不忘来路,致敬英雄,向英雄致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