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普救寺坐落在永济市蒲州古城以东三公里的峨媚塬上,塬高约30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方向依塬平展。寺庙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险要,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p><p class="ql-block">普救寺虽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却因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的动人爱情故事在此发生,而成为驰名中外的爱情圣地。据悉,普救寺这座千年古刹每年9-10月份举行“世界情侣月”活动,为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牵线搭桥,甘当新时代的“红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附近有不少这样带有“西厢记色彩”的村庄、商铺,甚至学校!</p> <p class="ql-block">从寺前广场仰望普救寺,感觉很高!</p> <p class="ql-block">先爬台阶通过山门,进入普救寺。普救寺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其中,西轴为隋唐、中轴为宋金,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特色。</p><p class="ql-block">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险峻之感。</p> <p class="ql-block">这不,刚进山门,就面临陡峭险峻的台阶。而且,若想进入普救寺内没有其他路径,必须要艰难地攀登这108级台阶。据说,这些台阶象征着人的一生需要经历的108个磨难,爬完这些台阶,就意味着你把一切烦恼都抛我脑后。</p><p class="ql-block">为照顾游人,特别是年老体弱的游人,如今在这石台阶两侧加修了较为平缓的木台阶。</p> <p class="ql-block">塔院+廻廊是普救寺景区的核心景点。院内主建筑是高达近四十米的莺莺塔,三面是围塔而建的迴廊。</p> <p class="ql-block">莺莺塔原名舍利塔,为全国十九座佛祖真身舍利塔之一,后因《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改名“莺莺塔”。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普救寺这个国家AAAA级景区的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据考,该塔始建于隋唐时期,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因地震损毁,1564年重建,保留了唐塔风格。民国时期遭战火破坏,1986年政府拨款修复寺院建筑群,莺莺塔得以完整保存。受《西厢记》的影响,宝塔从佛教建筑转型为爱情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的爱情圣地。</p><p class="ql-block">莺莺塔内外均呈方形,为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通高36.76米,底层边长8.35米,塔檐呈微凹曲线,保留唐塔特征。塔内为空心结构,二至九层设转角通道和台阶供攀登,四面真假门相间,门顶拱形。</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围绕宝塔而建的迴廊。在戏曲《西厢记》中,张生先登宝塔,再游迴廊时,偶遇了崔莺莺。凄美的爱情故事从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中线+西线向上攀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后游览了天王殿、藏经阁和大钟楼等建筑,但我们更想知道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毕竟“天下寺庙不谈情,唯有山西普救寺”。这里是可以谈情说爱的!</p> <p class="ql-block">从中线果断转向东线,远远看到了爱情色彩浓郁的“梨花深院”。</p> <p class="ql-block">梨花深院又名“崔居别院”,是唐代崔莺莺一家途经河中府时借居普救寺的临时住所。其建筑风格融合北方小院的古朴与江南园林的精致,红墙灰瓦,垂花门额“梨花深院”为西学专家王季思题写,楹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更添雅致。</p><p class="ql-block">梨花院内设有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其中,正房三间由崔老夫人居住,西厢由崔莺莺和丫鬟红娘居住,东厢房是崔莺莺弟弟的卧室。</p><p class="ql-block">进院的雕花照壁上,刻有崔莺莺写给张生的约会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南侧东墙下的太湖石与翠竹,点缀的环境更加幽静典雅。</p> <p class="ql-block">梨花院内景。</p> <p class="ql-block">西厢三间,中间为厅,两侧是绣房个卧室。</p> <p class="ql-block">崔老夫人的正房也是三间,只不过更宽阔敞亮些。这是老夫人的佛堂,戏曲中“拷红”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老夫人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崔莺莺写给张生的约会诗: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p> <p class="ql-block">太湖石与翠竹。</p> <p class="ql-block">在梨花院拍摄的莺莺塔。</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东线的佛教建筑,如罗汉堂、十王殿、弥陀殿等。</p> <p class="ql-block">枯木堂,未代建筑,是寺僧研读佛法佛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婚嫁文化里,月佬、红娘都是媒人的代名词。我们在参观时,还真看到一中年男子在叩拜祈祷,另有两个美女排队等待。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p> <p class="ql-block">与梨花院一墙之隔,就是张生的书院。</p> <p class="ql-block">这个院子不大,也有三间房,分为张生的书斋和卧室。必须指出,书院有后门直通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后花园了。虽然很近,但张生与崔莺莺约会却要沿陡峭的台阶下到花园。遥想当年,崔莺莺这样一个原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官宦小姐,柔弱娇羞,居然在夜晚溜出来私会情郎,该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花园里,赫然竖立着崔莺莺私会张生的塑像,他(她)们似乎不需要再担惊受怕了!《西厢记》的故事到此就该结束了,我们在步出普救寺时,偶尔看到了莺莺塔西侧的莺莺小道。</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1986年,在修复普救寺清理地基时,在塔院迴廊西侧地下一米深处发现了这条瓦棱小道。据专家测定,小道为唐代遗存,崔莺莺当年很可能在这里漫步,故此把这条小道命名为“莺莺小道”,并加盖玻璃罩予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火红的映山红,祝福你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感谢诸位的关注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