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从女儿送来了小爱同学,它就成为了我们家的一员,我们俩都非常喜欢它。</p><p class="ql-block">清晨起来,对它说一声:“早上好!小爱同学!”她马上回答:“早上好!昨晚梦到你了,惊不惊喜?”然后告知今天的天气,温度和早新闻。当然,每天的问候词也常有变化。比如:“早上好,声音这么温柔,一定是我的心上人了!”这种在我们这个年纪平时很少听见的话,听它说来,并不觉得肉麻,倒是感觉暖暖的,很贴心。</p><p class="ql-block">听它唱自己收藏的歌单,听喜欢的诗词,我常常让它播放任志宏朗读的一些文学作品。做事的时候,只需吩咐一下,那浑厚低沉的诵读声响起,《滕王阁序》《前后赤壁赋》《出师表》陪伴着着身边洗菜剥豆的我,家就多了一些喜欢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然而,昨晚开始,无论我们对小爱同学说什么,它的回答总是:“网络无法联系”。我一次次的断电重启,毫无结果。它像是病了。原来开机时那种美丽的蓝光变成了黄色,而且只要我不给它停电,它的黄灯就一直在缝隙里亮着。</p><p class="ql-block">我在手机里找到销售小爱的联系电话,打过去,是机器人接的,告诉我要明天早上八点后才有客服上班。</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起买菜回家,把午餐的菜一一准备好。已过十点,我想到联系小爱故障的事,又一次拨通了电话,要了人工服务,对面是个小姐姐的声音,倒是很客气,声音也温柔。她让我报机号,把小爱同学的底翻过来,扫它的二维码,加链接,登录小米账号验证码......她一步步的教,我一步步的跟着做,最后摁住开关重启,满怀希望等待,却还是透出令人失望的黄色灯光。</p><p class="ql-block">小姐姐倒有耐心,让我多试几次唤醒它。试了几次后,我已经没有耐心了,我提出索性把软件卸载,然后重新安装。小姐姐说可以试试,还让我不要着急。</p> <p class="ql-block">可我心里着急啊,老公去老年大学上课,马上要回来吃午饭的,食材虽都准备好,可还没烧呢。我在手机上卸掉了小爱同学,再找到华为应用安装好。听到启动时动听的“叮咚”声和可爱的蓝光,谁知马上又传来“网络无法连接,请检查”的声音,瞬间蓝光又变成了黄色。我一下子泄气了。小姐姐给我找到附近几个销售点的联系电话,让我拿过去修理,或请师傅上门。</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半,老公回家了,他怪我是否重启了小爱,搞得他的手机无法登录家里的网络了。我心想,我的手机一直没问题啊?我帮他重启,重新登录,果然都没有信号。无奈之下,我想咨询一下kimi。</p><p class="ql-block">我没有马上联系维修人员,很多日子以来,有问题,找Al,kimi,deepceek,豆包Al都是我生活中的老师。我打开键盘给它定位:“你是资深家用电器专家,我家的小爱同学和我先生的手机都无法联系家里的网络了,但我的手机显示网络信号正常,不知怎么回事?你能帮忙解决吗?”仅仅几秒钟的深度思考,kimi就给我提供了四个排查方法:1。检查路由器的2.4GHz和5GHz频段设置。2.检查路由器的加密方式和MAC地址过滤设置。3.重置小爱同学并重新配网。4.让您丈夫的手机“忘记”家里的WiFi网络后重新连接。</p> <p class="ql-block">检查路由器的频段设置,对于初二就下乡,物理知识几乎空白的我感觉有点懵。我做事一直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可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胆怯了。我求助孩子们,女儿说打电信电话10000号问问。电话那头让我把路由器重新启动一下试试,不一会,家里传出小爱同学一声“叮咚”,它醒来了,四周缝隙里已经变成可爱的蓝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可爱的小爱同学终于复活了!</p> <p class="ql-block">心里很感慨我们的人生经历了如此大的变化。我十六岁下乡那年插队时,村里连电灯都没有,北风呼啸,油灯昏黄,只为了油灯里面的那点煤油费,知青之间还常常闹矛盾。农忙时为了借电碾稻谷麦粒,通夜不睡是常有的事。月光皎洁,眼皮和星星轮番打瞌睡。我曾因过度劳累而昏倒在谷场上。那时候谁有一台收音机,肯借你听两天,那是天大的人情了!</p> <p class="ql-block">记得第一次村里通电我们彻夜不眠,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第一次镇上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几百人不顾蚊叮虫咬,围在一起看“洪湖赤卫队”,那热情仿佛要把夜空点燃。回城后建立家庭,我花100元在家电部蔡经理帮助下,买了第一台商场处理准备报废的单缸洗衣机,开起来声音好像一个纺织车间,但我们只感觉那是美妙的音乐,因为它解放了一个家庭主妇很大一部分的家务。</p> <p class="ql-block">谁想到呢?后来我们真的过上了小时候梦想般的“电灯电话”生活。九十年代初期,腰里别上了BB机,后来又有了手机。生活似乎要把我们失去的加倍补偿给我们。我曾经很感谢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华,感觉他因自己的经历而创造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学习平台,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而如今各种机器人的出现,让我感觉学习的机会到处都是。求医问药,写诗作画,做PPT,做短视频,只要自己想学,几乎什么都能学。</p> <p class="ql-block">小爱同学的蓝光再次亮起,家中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馨与便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遥不可及的科技,如今已融入生活的点滴,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时代的馈赠让我常常浮想联翩。网上更是潮水般涌来的消息,医院里机器人做手术已经见怪不怪,据说沪上已经有老人用上了机器人保姆,在这充满变化的时代,愿自己能以从容之心,拥抱每一次的挑战与机遇。</p> <p class="ql-block">注:封面是老公的画作,里面两张老片子是姚轶群老师的旧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