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非遗地 探秘蔚蓝境—记万宁中学高一年级研学活动

<p class="ql-block">“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为了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能力,更好地亲近自然、磨练意志,2025年4月19日,高中部部组织高一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季研学活动,本次高一年级研学活动分为两条线路,一是陵水富力海洋世界,二是保亭的槟榔谷。身未动,心已远。4月19日上午,迎着第一缕春风,踏着清晨的阳光,在同学们的 满怀期待中终于 拉开了研学活动的序曲,在班主任老师及带班教官的带领下来到操场进行开营仪式,出席本次开营仪式的有万宁中学党委书记张亮、万宁中学校长方小黄、德育处主任展磊、副主任应雪莹、高一年级长吴刚。</p> <p class="ql-block">一、共织雨林间的青春图腾</p><p class="ql-block"> 当157双球鞋踏进槟榔谷的清晨薄雾,属于高一年级的集体记忆开始与千年雨林交织。我们围坐在黎族船形屋前,用157双手共同托起传统茅草屋顶,才懂得古籍中"巢居"二字承载的集体智慧;在非遗工坊分组观察锦簇技艺时,经纬线总在笑声中纠缠,恰似我们探索文明时跌撞却执着的模样。雨林徒步中,有人为同伴拂开垂落的见血封喉树枝,有人蹲身扶正被踩倒的蕨类植物。当全体闭眼聆听风过槟榔林的簌簌声时,导游说:“你们听见的是地球最古老的心跳。”这场研学不再是孤独的求索,而是青春群像与古老文明的深度对话。当我们漫步在非遗文化的走廊上观察图腾和古老的方言时,突然明白:所谓传承,正是无数年轻的手共同编织未来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二、蔚蓝课堂里的成长觉醒</p><p class="ql-block">当海豚在哨声中跃出水面,水花折射出10个班研学同学的倒影。这被驯化的海洋交响乐里,每个空翻角度都经过精密计算——本该用来探测鱼群的声呐系统,此刻正扫描着直径28米圆形水池的弧度。白鲸浮出水面时掀起的气泡幕墙上,浮动着极地冰川消融的数据投影,它们额头撞击玻璃留下的同心圆纹,与后排同学拍照的声波图产生诡异共振。海豚群完成1080度旋转的瞬间,当训练员举起激光笔:"它们眼角的分泌物不是喜悦的眼泪,而是消毒剂浓度超标的证明。"这个细节让整个表演区陷入深海般的寂静。我们终于读懂这场表演的双重隐喻:被驯服的不仅是海洋精灵,更是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守护生物多样性,或许要从重新定义"精彩"开始——让腾跃回归追逐浪涛的本能,让鸣唱不再是取悦观众的独奏。</p> <p class="ql-block">高一年级开展槟榔谷与富力海洋世界研学活动,为学生构建了沉浸式学习场景,有效延伸了课堂边界。在槟榔谷,学生通过参观黎锦编织、竹木器乐制作等非遗文化,深入感知海南本土民族文化基因,在传统村落与现代化展陈的对话中培养文化传承意识;在富力海洋世界,通过海豚和白鲸的表演,则引导学生以跨学科视角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激发科学探索精神。集体出行中的任务协作与自主管理,更使学生在真实社交情境中提升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实现了知识建构、素养培育与人格塑造的有机统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