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城『周新里』拾零

文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4.19周新里手机随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周新里(周新古镇)位于无锡市经开区太湖街道(原东鿍镇),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工商文化古镇。主要有三大儒商旧居:煤铁大王周舜卿旧居、工商先驱俞文彬旧居、上海铁业大王张卓仁旧居。</p> <p class="ql-block">  周舜卿(1852-1923)在十六岁时跟随族叔到上海,在“利昌煤铁行”学徒起家,几经打拼,终成“煤铁大王”。1902年周舜卿衣锦还乡,选址东鿍,购买土地百余亩,辟街道、建市屋、造桥梁、设店铺、办工厂,两年多建成一座独具江南水乡风貌的新集镇,取名“周新里”,寓意是周舜卿建造的新市镇。这也是江苏省内唯一由个人独资建筑的市镇,因此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周新里新貌概览图</p> 缫丝厂旧址 <p class="ql-block">  1904年农历正月,周舜卿在家乡周新镇开办了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现为“周新剧场”)。投资纹银8万两,购置意大利式旧缫丝车96台用其引擎,后发展到330台,全盛时期有工人720名。生产的“锡山”、“金鱼”牌丝产品远销海外,这个丝厂在无锡近代工业和丝业发展中具有量程碑式的意义。</p> 周舜卿旧居 <p class="ql-block">  《雷雨》中“老爷”周朴园有句经典台词:“无锡是个好地方”。据说,周朴园的原型就是周新镇的创始人周舜卿。</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煤铁大王”周舜卿以一己之力,出钱置地,辟街道,建市屋,造桥梁,办学校,打造了一座兴盛一时的江南名镇。无锡历史上第一家缫丝厂、无锡最早的信成银行、无锡最早的锡金商会等,都与周舜卿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先贤周舜卿大事年鉴</p> 俞文彬旧故 <p class="ql-block">  读过几年私塾的俞文彬,在十七岁时跟随周舜卿去上海学做生意。十几年后,俞文彬成了周舜卿上海公司的账房先生,荣归故里,在南街街梢盖了气势宏大的俞家宅院,现位于闪溪河北岸,保存完好,正对古色古香的俞家石桥。</p> <p class="ql-block">  “俞宅”分东、西两路,东路为俞文彬旧居,晚清江南民居风格,硬山式屋顶,马头形封火墙,南北五进,庭院花木葱茏。前厅后院、前堂后舍,布局对称。</p> 南新楼&京堂桥 <p class="ql-block">  在<u>闪溪河</u>与<u>庙桥港</u>(南骂蠡港)交汇的沿河老街转角处就是木结构的二层矮脚楼“南新楼”,为四开间木排门两层楼临街店铺。“南新楼”是当时周新里街上最大的娱乐休闲并举的老字号茶楼。</p> <p class="ql-block">  “京堂桥”原名周京堂桥,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清授四品京堂周舜卿出资建造,南北向横跨曹皇泾(梁塘河),为单孔石拱桥,1982年古桥改建。为再现周新古镇风貌,追怀周舜卿造福乡梓之善举,在古镇内庙桥港(南骂蠡港)上,再新建此桥,因泄洪需要,改作三孔,名【京堂桥】。</p> 老街巷&沿河民居 <p class="ql-block"> 周新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江南繁华之地。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依河而建的小镇,最终还是迷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p> <p class="ql-block">  ↓三米宽的石板路如珍珠一般串联起两边的商铺。周新桥将石板路分隔为南北两段,俗称“南街头”“北街头”。</p> <p class="ql-block">↓沿河西岸,房屋临水而建,有一小部分建于水面,下方用石条打桩,临河靠窗的地面铺上木板,缝隙中可见潺潺流水。</p> <p class="ql-block">↓沿河东岸建有两层过街楼式民居,底层沿河滨水骑廊(俗称“凉棚”)长三百米,上铺两米宽石板路,典型的晚清江南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周新里小镇几年前经政府重金修缮,百年老街已焕然一新。不过,在小镇一角仍然保留了曾经的旧貌,可找到一些周新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p> 张卓仁旧居&戏台 <p class="ql-block">  庙桥港(南骂蠡港)东岸沿河过街楼东侧,原有张卓仁、张卓贤兄弟故居各一幢,现存其一。</p> <p class="ql-block">  张卓仁(1876-1929),扬名乡南桥人。十二岁赴上海制造局当学徒,经过不懈努力于多年后自营“张顺泰铁行”,号称“铁业大王”。1915年创办“协记商号”,自置轮船七艘,经营长江以及亚欧航线,暮年衣锦还乡于庙桥港东岸二巷建宅,即现存的张卓仁旧居。</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民国石库门小洋楼</p> <p class="ql-block">↓原址新修的大戏台</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在张卓仁旧居前的小广场美术写生</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小外孙女和她的绘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面目一新的周新老镇现今仍然延续着传统街巷风貌,并且具有江南文化和现代气息,打造成面向太湖的“生态文化会客厅”。行走在周新里,老墙、青砖、飘檐、瓦当都包含着周新里独特的“故事”,在角角落落触碰到老街的韵味,但同时也能在商铺中感受到年轻的活力。与众不同的周新里,给您第一次前来“打卡”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