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筑梦未来”——小孤山镇中心小学校公益系列活动纪实

小孤山镇中心小学校

<p class="ql-block">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家校共育已然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纽带。家庭,这片情感教育的沃土,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提供了温暖的港湾;学校,则肩负着知识传授的神圣使命。二者的深度融合,犹如经纬交织,构建起一个立体而全面的育人网络,为孩子的品格塑造与能力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双翼。</p> <p class="ql-block">  在李井旭校长的领航下,小孤山镇中心小学校深耕“家校同心,共育未来”的办学理念,将家庭教育视为学生成长的生命沃土,匠心打造家校协同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李校长始终坚守“心理健康是成长底色,快乐发展为生命本真”的育人哲学,以“先成人后成才”为根本遵循,聚焦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品德修养培育,为每一颗成长的种子提供温暖而坚实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家校共育实效,提升家长科学育人能力,学校重磅推出长期性“家校共育,筑梦未来”主题公益系列活动。通过创新构建“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不仅着力推动家校在教育理念上达成深度共识,更以系统化的实践行动实现家校同频共振,将这项长期活动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纽带,让家庭与学校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行者、支持者。在充满爱与智慧的共育生态中,孩子们得以舒展天性、向阳而生,在身心和谐发展中奔赴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p> 主题活动,凝聚家校育人合力 系列活动一 教师赋能  深耕共育之道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1日,学校特邀伊通县委党校的赵丽艳教授,这位拥有丰富经验的教育专家,也是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教育新视角初探》的精彩授课。</p> <p class="ql-block">  赵教授面向全校教师围绕家校沟通技巧、教育资源整合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度讲座。她强调,家校携手能够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学校的知识教育与家庭的品德、习惯培养相辅相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有助于教师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实现因材施教,减少教育盲区。同时,家校统一教育标准,形成合力,不仅提升了教育效率,也让教师能够从家长的反馈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双向促进。</p> 系列活动二 科学育儿  护航成长起点 <p class="ql-block">  4月3日,赵丽艳教授为小孤山镇中心小学校幼儿园的全体家长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讲座由工会主席张涵彧主持。</p> <p class="ql-block">  李井旭校长在讲话中提到,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情感启蒙、价值观萌芽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深度、温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的高度。他指出,赵教授的讲座将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家长提出三点期待:珍视学习机会、主动沟通协作、用心陪伴孩子,呼吁家校携手为幼儿成长筑牢根基。</p> <p class="ql-block">  赵丽艳教授为幼儿园家长量身定制了《携手科学育儿,共筑孩子未来》课程,通过授课、育儿经验分享、实操演练等形式,系统传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习惯培养及亲子互动技巧。讲座旨在破解幼儿园阶段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过度保护”“放任溺爱”“家园教育脱节”等问题,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情绪管理、社会适应能力培育的奠基作用。</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专业讲解与案例剖析,讲座帮助家长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亲子互动、规则引导、情感陪伴等方式,为幼儿营造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同时,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目标、教育策略上形成共识,搭建起家园协同的高效沟通桥梁,让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共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培养和健全人格塑造筑牢第一块“成长基石”。</p> 系列活动三 家风传承  厚植德育沃土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化家校共育工作,弘扬优良家教家风,4月16日,小孤山镇中心小学校联合县教育局、县妇联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宣讲活动”。县妇联副主席侯晶敏、家儿部部长胡晶莹、党建办负责人杨若涵以及小桔灯培训中心校长郭婷婷一行四人出席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讲座由少先队辅导员崔智涵主持。</p> <p class="ql-block">  郭婷婷老师以《弘扬家风智慧,学做专业父母》为主题进行宣讲,以古今家风故事为引,倡导“以德立家、以爱传家”的理念。她深度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科学理念,系统讲解了家风对孩子价值观与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针对亲子沟通、习惯培养等家庭教育高频难题,她帮助家长解答了一些常见问题,例如: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业、怎样培养专注力等。通过她的讲解,家长朋友更加认识到“父母的语言是有力量的”,学会了“赞赏与批评”的技巧,从而实现从理念更新到行动落地的科学教育。</p> <p class="ql-block">  “家庭家教家风宣讲”对家长而言意义深远。它帮助家长明晰了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基,理解了科学的家教方法与良好家风传承对塑造孩子品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关键作用,扭转了“唯成绩论”等片面观念。家长从中学习到了实用的教育技巧,如亲子沟通方法、情绪管理策略、习惯培养路径,解决了育儿过程中的困惑。同时,通过借鉴优秀家风案例,结合自身家庭实际,构建起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增强了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更促进了家长的自我反思与成长,推动其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形成家庭代际间的正向传递,最终实现家庭幸福与孩子全面发展的双赢。</p> 系列活动四 沟通解码  搭建亲子心桥 <p class="ql-block">  4月17日,赵丽艳教授重返小孤山镇中心小学校园,为高年级学生家长带来一场精彩纷呈、启迪深远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讲座由副校长刘金荣主持。</p> <p class="ql-block">  李校长在讲话中再次明确了家校共育的核心价值,凸显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他传递了合作的诚意,激发了家长的参与热情,为后续深度交流做好铺垫。李校长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凝聚共识,以更科学的理念、更紧密的合作,为孩子搭建成长的坚实桥梁。携手同心,共筑孩子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  赵丽艳教授,一位拥有14年家庭教育咨询经验的专家,为上百家庭解决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问题,也为上百青少年解决了焦虑抑郁等问题。她强调,与高年级孩子沟通,需兼顾其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p> <p class="ql-block">  赵教授针对高年级的家长开展了《实现有效沟通,走进孩子心灵》专题培训,聚焦青春期心理特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方式,帮助家长掌握倾听技巧、情绪管理及亲子沟通技巧,从而化解亲子矛盾,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融洽。</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我们特别设立了个性化交流环节,为家长们提供一对一深度沟通的专属空间。通过耐心倾听与细致询问,深入剖析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无论是学习压力、亲子矛盾,还是青春期心理困惑,都获得了专业且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们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和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教育策略,并分享实用的沟通技巧和教育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建立长期的沟通渠道,确保在后续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持续为家长提供支持和指导,真正做到“一人一策”,切实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助力孩子健康成长。</p> 四大心育阵地,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1. 动态档案,精准追踪成长轨迹 <p class="ql-block">  学校为全体学生建立了“一生一档”的心理健康动态档案,通过心理测评、日常观察等方式动态记录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教师团队定期分析数据,针对存在情绪波动或特殊需求的学生,制定“一对一”干预方案,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p> 2. 特色课程,筑牢心理防护屏障 <p class="ql-block">  学校开设了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抗挫能力”等主题内容。采用情景教学、团体活动、心理剧表演等多元化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心理调适技巧,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达100%。</p> 3.个别辅导,定制专属心灵关怀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通过日常观察、课堂互动及与学生谈心,动态捕捉学生行为变化,重点关注学习压力大、家庭变故、人际交往困难等存在个性化心理需求的学生。每日记录学生表现,定期与心理教师团队联动,针对特殊情况制定专属辅导计划,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一对一深度沟通。运用倾听共情、情绪疏导、认知行为干预等专业方法,为学生量身定制心理支持方案,帮助其化解困扰、重塑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校园中获得温暖而细致的关怀。</p> 4. 专业咨询,点亮心灵成长明灯 <p class="ql-block">  学校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心理咨询室,设有“心语信箱”,配备了持有专业资质的心理教师团队,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同时开通了线上咨询平台,联动家长和心理专家赵丽艳教授建立家校共育平台,及时共享学生心理动态,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确保心理健康支持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为每位学子筑牢心灵健康防线。</p> <p class="ql-block">  当家校共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交织,小孤山小学成功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生态共同体。从家庭的情感滋养、学校的专业培育,到社会的资源赋能,三方力量同频共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支持网络。展望前路,学校将持续深耕这两大核心体系,以更贴心的服务、更前沿的实践,为每一颗求知的心灵点亮明灯,携手家庭与社会,共同书写孩子们成长的美好篇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制作】 王 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初审】 刘金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终审】 李井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