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本篇非小说,为乱七八糟的随笔)</strong></h3></br><h3><strong>01 夜行</strong></h3></br><h3> 夜行是一种神奇的人类活动。</h3></br><h3> 沉浸在密不透风的黑暗中,形单影只的路灯偶尔播下一团晦暗的光亮,你甚至能看到蚊虫围绕灯罩起舞——独属文明社会的燥热从地底深处攀延而上,大自然以其嘈杂的方式演奏着人类的寂静。</h3></br><h3> 我发现很多夜行(夜游)者到了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便会褪去阳光底下的假面,或是说因为处在相对神秘难以被认出的环境下,就会卸下防备——当然不包括对尾随者和醉酒者。</h3></br><h3> 换句话说,在夜晚——特别是夏天的夜晚,人们似乎更容易放下伪装和心防,在聊天的过程中会展示出更多的真诚,也就是说——如果你和一个人约好夏天夜行,那你们有更大的几率会增进感情(都是笔者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具有普适性)。</h3></br><h3> 对于不善言辞的i人,夜行为其提供了肆意想象的条件,于是就有利于此人发散思维天马行空。但不可否认的是,i人之所以为i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此类群体的想象力十分丰富——由于减少了与外部的沟通,对自身的叩问和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想象式改造就自然而然地增多。</h3></br><h3> 诚然,很多市民夜行只是为了饭后消食,与亲友畅谈几句,并不会把什么究极原理加在此类活动上,所以他们感受到的是单纯的惬意和满足。</h3></br><h3> 我自己并不喜欢运动,被迫夜行时脑子会进入放空状态。这并不等同于我进入了自己的“思维殿堂”同时完全隔绝外界。</h3></br><h3> 这种时候我的五感会变得稍加灵敏,如同留声机一般毫无选择地记录下外界所有信息,但这些感觉并不只存在于我所处的空间中(注意,这并不是废话),它们会和空荡荡的大脑混合而后形成如细流涌过般的体验。</h3></br><h3> 也就是说,当我离开此处空间,踏向下一段路时,这些细流并不会消失,而是与其之前的水流共同汇聚成为一条真正的河流——夜行的过程就是在五颜六色的长河中穿行。</h3></br><h3> 以上,是我对夜行的看法。</h3></br><h3><strong>02 能量守恒</strong><br></br></h3></br><h3> 接下来,我要讲一讲能量守恒。</h3></br><h3> 我所说的能量守恒,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中学物化的概念,这需要我们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它。</h3></br><h3> 假设你把人当成异形移动电池,那么就可以很轻易地理解我的意思。</h3></br><h3> 我把这个电池中的能量分为“现实世界”和“赛博世界”(虚拟世界)两部分,这两部分并没有很严格限量,都是可多可少——根据自己的分配,但总量是不变的。</h3></br><h3> 所以它们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你在现实世界分配了80%的能量,那留给赛博世界的就只有20%——假设电池能量是单位一。</h3></br><h3> 但这种能量并不简单指向时间这种贮藏品。</h3></br><h3> 它还包括热情、反应灵敏度、意向程度等。</h3></br><h3>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很多人在现实世界中沉默寡言,一旦换到赛博世界,他们就可以身披无数马甲自在驰骋——相比现实,在虚拟世界中更能展现真我。</h3></br><h3> 值得注意的是,能量守恒带有很严重的依赖性,这和之前我提到的热情一类事物相关。</h3></br><h3> 如果我因为不适应现实社会的规则而感到失魂落魄:不懂社交,没有朋友,难以忍受无聊的学习和工作,无法理解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常识”。</h3></br><h3> 而正巧我在赛博世界如鱼得水:无论多么冷门的兴趣都能遇见同好,尽情敲打键盘创造自己的文字帝国,与人交往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畅所欲言。</h3></br><h3> 那么很大程度上,我会更喜欢这个给我带来积极反馈的赛博世界,我的能量也会更多流向数字堆砌的快乐城堡,我对现实世界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h3></br><h3> 注意我之前说的能量并不单指时间,在格式化的批发人生下,我们大多数人的24小时是被死死钉在日程表上的,所以我们能分配的就是热情这种东西。</h3></br><h3> 当然,我并没有否定时间兴趣热情之间的捆绑关系。</h3></br><h3> 只是在我的理论中,它们之间的“社交距离”是比较远的,并不是我非常热爱这个东西所以我投入了大量时间。</h3></br><h3> 我知道我这番话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篇文章本来就是我脑子里无法被继续冷藏,只好解冻加热并用蹩脚的文字描述出来的想法。</h3></br><h3> 以及,我今天码字的时候习惯性点开音乐日推,听着听着发现今日份的jpop有点怪味(笑),仔细观察才发现是七夕专场(哭笑不得)。</h3></br><h3><strong>03 夏日</strong></h3></br><h3> 昨天立秋了,有位朋友因为拿不拿的《因为夏日将终》而emo大爆发。</h3></br><h3> 好像所有的热血青春片段,拯救世界的豪言壮语都出现在夏天。</h3></br><h3> 夏天的终结,仿佛是一种生命力的枯竭。</h3></br><h3> 蓝天。</h3></br><h3> 风筝。</h3></br><h3> 汽水。</h3></br><h3> 烟火。</h3></br><h3> 所有的所有几乎在夏天才会被赋予神性。</h3></br><h3> 但夏天消逝了,怎么办呢?</h3></br><h3> 生命中还有无数个夏天,我们并不是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能发疯和说傻话,换言之,我们可以把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命名为“夏日”。</h3></br><h3> 就像你十年前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拯救世界。</h3></br><h3> 十年后你再问我,我依旧说——拯救世界。</h3></br><h3> 我知道这看起来似乎不可理喻,幼稚愚蠢,没有一点成年人该有的稳重和实际(虽然我也才18岁)。</h3></br><h3> 可十年前的我只认为干掉BOSS、阻止灾难就是拯救世界。</h3></br><h3> 现在的我,知道世界就是个屎盆子——贫富差距。病毒肆掠。战争冲突。</h3></br><h3> 我永远都不可能简简单单变身打怪兽然后万事大吉。</h3></br><h3> 可那又怎样?</h3></br><h3> 我开始坚信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AR5XCiRgU8SijwZ0FZ6pP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