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道汇聚,共筑幸福家风

琅朗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的广袤天地间,每一个角色都承载着独特的使命,遵循着专属的“道”,这些“道”交织融合,便汇聚成了熠熠生辉的家风,成为一个家庭兴旺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先说说老人道。老人,宛如一家之天德心,以德为根,是家庭安稳的定海神针。他们应少言寡语,不被琐碎唠叨缠身,知足常乐地颐养天年。同时,需谨言慎行,不惹是非、不论是非、不传是非,更不听是非。多年前在广州的一次早茶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日,我们一家三口刚在餐厅点完餐,便见一位六十几岁的光头老人,头上顶着硕大的瘤,与家人一同走进来。服务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在整理茶具倒茶时,不慎洒出些许茶水。这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那老人却瞬间大发雷霆,将小姑娘骂得泪水涟涟。而他家的小孙子,在餐厅里如脱缰野马般东奔西跑,还随意触碰我们桌上的东西。姑姑正拿着小玩具逗孩子,那孙子未经同意便上手把玩。面对这一幕,其家人不仅未向我们表达歉意,只是大声呼喊孩子吃饭。一时间,整个餐厅都弥漫着他们一家的负能量。从这小小的场景不难看出,老人失德,家风便如倾斜的大厦,摇摇欲坠。老人若能秉持天德,以身作则,以宽厚善良为家风奠基,子女自然在良好氛围中茁壮成长,家庭也将兴旺繁荣;反之,老人德行有失,全家恐陷入混乱与衰败。</p><p class="ql-block"> 再谈谈子女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对父母产生抱怨,然而,有三种抱怨实不可取。其一,莫要抱怨父母无能。或许父母无法给予我们奢华的起点,但他们已然倾尽全力。有志之人,当凭借自身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而非将不满归咎于父母,抱怨恰恰彰显了自身的无能。其二,不要厌烦父母的唠叨。谁愿意在他人面前喋喋不休呢?父母的每一句唠叨背后,皆是深深的操心与爱意。曾经,我也嫌母亲唠叨,都已四五十岁的我,还被她追问是否洗手,仿佛我仍是懵懂孩童。但如今,每当听到那句“儿子,你洗手了没有”,心中涌起的是无尽温暖。当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才会深刻领悟,那曾经厌烦的唠叨,是世间最珍贵的关怀。其三,不可抱怨父母迟钝。随着父母年岁渐长,动作难免迟缓,对新事物的接受也不如我们迅速。可曾记得,我们幼时学步,摔倒无数次才学会行走;吃饭时弄得满桌狼藉,父母却耐心地一口口喂我们长大。他们从未抱怨过我们的无知、笨拙与幼稚,如今他们老了,我们又怎能嫌弃他们反应慢呢?所谓孝,最基本的便是将父母给予我们的悉心照料,在他们需要时回馈给他们。幼时父母搀扶我们学步,如今他们行动不便,我们亦应相伴左右;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洗澡,当他们身体不佳无法自理时,我们也应伸出援手。若能做到这三点,家庭又怎会不兴旺呢?</p><p class="ql-block"> 家道,是老人以身作则的德行引领,是子女感恩孝顺的真情回馈。当家庭中的每个角色都遵循各自的“道”,良好的家风便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心灵,家庭也必将福运满盈,幸福长久。让我们将这些道理传递给身边的人,愿每个家庭都能在和谐美好的家风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幸福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