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果

苍崖云树

<p class="ql-block"> 近来常给孙子讲《西游记》连环画册,里边许多次有水果的描写,各种各样,都是天界之物,神奇的不得了,至于味道,却没详述,只能空想了。不过,回想我这一生,有两次吃水果的经历,终生难忘,那味道,十分奇异,准确说,这两次,也只吃到两枚,一次一枚。</p><p class="ql-block"> 下乡做知青时,插队在秦岭北麓山下,我们村距山脚仅三五里远,一天,下午收工吃罢晚饭,我们三个知青按事先约好的,避开众人,悄悄进山去了。目的地是10里远坐落山顶的一个叫做皇玉寺的小村,这个村的杏比山外的晚熟半个多月,就是山外杏子熟在六月初麦收那几天,皇玉寺的要到月底了。还都是叫作海棠的品种,个头大过鸡蛋,味道浓香。沿了条傍溪的小路一直向上,路比较陡,我们中间休息了一次,倒不是太累,而是要掐好时间,赶到时最好过了夜半,就是村人睡得最熟的时候。路终于放缓时到的山顶,四野格外寂静。这山里的村庄,因平地有限,房子盖得很散,三三两两,有的隔着喊都喊不应的距离。这很适合我们今晚的行动。我是第一次来,东西南北不分,跟着他俩,摸到一处山坡,杏树连片成林,我们就此进入正题,开始下手。杏树不是很高的那种,沿斜枝三两下就爬到了高处,隐隐约约,见圆形的就摘,摘了放入来时我带的一个旅行包里。这旅行包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车站最常见的那种,带拉链,双提环,上边印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人民服务”等字样。每棵树上去后不可恋战,趁便的摘了,下来再换一棵,就是图个快字,因为返程约需三个小时,就是出了山,进自家村时,也不能被夏日里哪个起身早的社员看见,那对我们一向不错的声誉会有影响。上树以后,就各自行动了,谁摘的归谁,或多或少,看你的本事。不久我的包基本满了,二三十斤吧,战果不错,心里松缓下来,当我用从容的眼光四面打量时,明晃晃一轮圆月下,看到枝头挂着很大的一枚,一看就是熟透了的,我小心爬近,伸臂去接,刚托住,就觉手心一沉,自动落了下来,送嘴边,对了杏蒂,即杏屁股,满吸了一口,不料甚是冰冽,我是半张了嘴,好一阵才忍住, 继而,一股浓烈的香味喷涌而出,充溢饱满,我很是惊异于世间竟有这样的杏味,简直要颠倒常识了。想来,海拔一千多米,凌晨两三点,又是整枝上仅有的一枚,熟得透彻,种种巧合,造成了它的特别,这样的特别,与我们平时所见,就是七八成熟,长途运输几日后到嘴里的,大是不同。</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的幸运在秋日时节。一天,我独自从大队桃林经过,无意间看到树上有东西呈果子的形状,我怀疑是蜷曲干枯了的叶子,因为桃子早下去了。这片果园,从村南一直延伸到山脚,上百亩,如今已是枝叶稀疏,一眼能望得很远。我仔细观察,就是枚果子,虽显萎缩,这样时节却还能高挂枝头。它或者是成熟最晚的一枚,或者是当初被树叶巧妙遮掩躲过了采摘的一枚,反正,整个果园现时仅有的一枚。我用土块打了下来,还软乎乎的,果肉丰满,这显然不同于人工晾晒的桃干果脯,因为它挂在枝头仍受着大地的滋养,又多经了一两月夏日阳光的照射,我吃的时候,分明感觉到了阳光的存在,满满的阳光的味道,因为只有阳光,阳光的浓缩沉淀,才能酿变出如此的味道,不只是成熟,而是神奇变化了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LIZHI 2025.4.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