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李宏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968547</p> <p class="ql-block">老北京城内有一座隐于胡同中的古寺——宏恩观。</p> <p class="ql-block">从北京钟鼓楼北行约200米,穿过豆腐池胡同的烟火市井,一座青灰色建筑群悄然映入眼帘。这便是宏恩观——一座始建于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的古寺,历经千佛寺、清净寺等名号变迁,最终在清光绪年间定名“宏恩观”。它静卧于张旺胡同与豆腐池胡同的交汇处,背靠钟鼓楼广场,面朝什刹海碧波,东邻北锣鼓巷的文艺街巷,虽身处市井,却以歇山顶的巍峨轮廓与古朴砖雕,在喧嚣中独守一份庄严。</p> <p class="ql-block">来到宏恩观,首先迎接游人的是坐落在高台上的山门殿。石质券窗与砖雕纹饰繁复精美,门额上“重修清净宏恩观”七个大字苍劲古朴,依稀可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时的历史印记。两侧角门分立,门扉斑驳,仿佛推开便是七百年的时光隧道。仰头望去,歇山顶的青灰筒瓦整齐排列,檐下油饰彩绘虽褪色却仍显华贵,金龙纹样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诉说着清代官式建筑的尊崇等级。</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石碑上刻着的文字表明了它的重要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我站在石碑前,心中充满了对这座古寺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从西角门进入,当我推开两扇红色大门时,眼前的景色让我感到无比惊叹,它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让我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宏恩观显得格外宁静。那传统的中式建筑群错落有致,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大殿式建筑群落红柱黄瓦,周围绿植花卉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我站在大殿前,仰望着那宏伟的建筑,心中充满了对古代工匠的钦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庭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不前,让我有机会细细品味这座古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红墙下摆放着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万古长春"字样牌匾。我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些建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的庙宇,其几度修缮,几易其名,并最终由寺庙转为道观,成为清末一些太监的安居之地。数百年来,从千佛寺到宏恩观,这座庙宇在风尘仆仆的岁月里阅尽人世沧桑。</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的雕刻艺术令人惊叹。那些精美的雕刻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让我对古代建筑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屋顶上的装饰性动物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庙宇。我仰望着这些雕塑,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室内天花板上装饰着色彩斑斓的传统图案,红色的梁柱与蓝色的屋顶形成鲜明对比。我在这里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也记录下了宏恩观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展台上摆放着各种展品,供游客参观欣赏。我仔细地看着这些展品,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了解着这座古寺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红色柱子支撑下的长廊两侧玻璃窗反射出周围的环境。我漫步在这长廊中,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的魅力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其与环境的共生。西望旧鼓楼大街,市井叫卖声隐约可闻;东临赵府街,四合院的灰瓦连绵如波。钟鼓楼广场的开阔与什刹海的静谧在此交汇,形成“龙尾之要”的地理奇观——元大都中轴线在此收尾,千佛寺曾以“阻断王气”的使命镇守北端,如今则以古建之姿成为中轴线申遗的重要节点。暮色降临时,曾有现代舞者于此演绎《暮鼓晨钟》,鼓点与古筝声在石板地上回响,历史与艺术在此水乳交融。</p> <p class="ql-block">北京中轴线,这条全长约7.8公里的城市脊梁,自南端永定门起始,一路向北。在这条穿越千年风霜的文化脉络上,北京邮政主题邮局点缀其间,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邮政服务,还成为展现北京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意融合的新窗口。它就是现宏恩观院内东侧的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此邮局是首家以中轴线为主题的文旅服务主题邮局,集综合邮政服务、文创消费、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体验于一体。随着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上新了北京中轴线寄出的祝福和北京城楼记忆等主题明信片产品。</p> <p class="ql-block">门口,绿色邮筒,店内,邮筒形状的钥匙链、琉璃瓦的冰箱贴和定期更新的文化章戳等多种多样的邮品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还有邮政茶饮品牌“邮见茶局”依时节上新的限定款饮品。</p> <p class="ql-block">走出宏恩观,回望山门殿的巍峨剪影,不禁感慨这座建筑的命运流转——从元代古寺、太监养老院、工厂车间,到菜市场、文艺会所,直至今日的“在地文化博物馆”,它如同一位沧桑老者,以皱纹记录城市的变迁。如今的宏恩观,既有数字艺术馆的科技光影投射于古建梁柱,又有书店藏身帝君殿的肃穆之中,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出新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龙尾之要”,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地标,以砖石为纸,书写着永恒的北京故事。</p> <p class="ql-block">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