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甜酒慢品</p><p class="ql-block">10449671</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少年时,我曾观赏越剧《红楼梦》,听林黛玉轻吟:“我一生与诗书做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她身为寄人篱下的深闺少女,在封建大家族的风刀霜剑中饱尝人情冷暖。然而,她以自尊自爱为盾,将笔墨纸砚化作心灵的港湾,在诗词间寻得片刻宁静,在文字中寄托无尽情思。我深有同感:书能让人清心,超然于尘世,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充实。</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曾是私塾先生,父亲是党史军史研究专家。从小耳濡目染,我很小就喜欢读书。祖父的书房里摆满了线装书,父亲的书架上则是各种党史军史书籍。每到夜晚,我总爱坐在书桌旁,翻阅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页,仿佛能穿越时空,与书中的人物对话。</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风风雨雨,我深切地悟到:书,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良伴。它陪伴我走过孤独的时光,也让我在迷茫时找到方向。无论是祖父讲述的古文经典,还是父亲研究的革命历史,都让我感受到书籍的力量,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塑造了我的品格,陶冶了我的情操,培养了我善良、感恩、积极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趴在祖父的书桌上,看他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诗句。那些诗句中,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祖父常说:“书能明理,诗能养性。”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从书中找到答案,从诗中汲取力量。</p> <p class="ql-block">很小的时候,祖父就教我背诵《三字经》《论语》,他告诉我,书中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虽然那时候,我对“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乃迁”还很懵懂,但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人。书页翻动的声音,成了我童年最动听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我在书籍的滋养中渐渐成长,阅读早已融入我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习惯。犹记得出嫁那年,正值八十年代初,母亲问我要什么陪嫁。彼时,世人多以自行车、缝纫机为珍,而我却只钟情于书橱。母亲便请匠人打造了一个精致又牢固的实木书橱,伴随我踏入新家的,是满满一橱心爱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因工作之需,常辗转各地。每至一地,我总习惯先寻访当地新华书店,择一本世界或中国名著,携至宾馆。闲暇之时,便捧书静读。《乱世佳人》中斯佳丽的敢爱敢恨令人动容,《简·爱》中女主人公的自尊自爱让人敬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的钢铁意志令人振奋,《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命运引人深思,《儒林外史》中官场的怪象令人唏嘘,《三言两拍》中的人间百态则让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婚后我几度迁居,无论搬至何处,总要先寻一处静谧之地作为书房,将我珍爱的书籍陈列其间。夜深人静之时,我常独坐其中,点亮一盏孤灯,静心阅读。那书页上的文字,仿若带着温度,悄然流淌进我的心灵,为它带来无尽的光明与慰藉。</p> <p class="ql-block">如今,书籍依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随身携带一本书,因为我知道,书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远离。在书的世界里,我可以自由地探索,可以尽情地想象。</p> <p class="ql-block">退休了,书更成了我生活中亲密的伙伴。有时候,我会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翻开一本书,让阳光洒在书页上。微风拂过,书页轻轻翻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样的时刻,让我感到无比宁静与满足。书,不仅是我知识的源泉,更是我心灵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退休之后,我与好友们时常小聚,闲话家常,谈笑风生。每当谈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总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朋友们听得兴致盎然,纷纷感慨与我相处的惬意时光。其实,这都得益于我对蔡东藩先生《通史演义》的喜欢。读书能帮助人塑造有趣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在《美篇》之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收获了众多美友的点评与赞赏,他们称赞我的文字优美动人。然而,这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我自幼至今的博览群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的滋养让我在写作时文思泉涌,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回首过去的岁月,我深深感激那些陪伴我成长的书籍。它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如何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书,是我的良伴,也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曲折,我都会继续与书为伴,让书香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