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府:美食美文第5季

文元书院

<p class="ql-block"><b>◎豆杆印象/刘景洋(浙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类活动因地域差异原因,产生的结果会各不相同。同样是豆制品,四川隆昌的豆杆却未曾见过。老过是一个奇特的人,以吃为美,虽然对于清高的人而言,该行为是有点低俗,但对于一个潜心研究美食(非吃食也)的人,该行为就不是个人行为了,而是社会活动,往大的方向说,属于非遗推广活动。</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段时间,老过的目光越过江浙大地,乘上诗歌的翅膀来到天府之国,与前贤神游,共绘神女之壮丽。古代文人流行“四雅”,虽然老过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擅长,但对于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大雅之技,以他对生活的感悟,总觉得雅而无烟火,大概尚缺少许火候,不足以倾心把玩。于是好美食又耍酒的老过开始研究具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的食物。他认为豆制品完全符合,本属植物,其性含水,长于泥土,火里烧,锅中煮,从选择农时种豆,至豆制品成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时间一长,就有了必要的沉淀。老过就喜欢有沉淀的东西,比如古琴,绘画,以几千年计算方能看清全貌,故使他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于是,豆杆出现了。我怀疑豆杆一定是老过无意间搜索到的,因为他也没有亲眼见过。资料记载隆昌豆杆有一千多年历史,并且与常山赵子龙有关联,曾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昌豆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资料摆出来之后,选择豆杆就符合老过对沉淀的执着了。</p><p class="ql-block"> 写此文,仅是对美食的一种个人诠释,至于豆杆的制作与烹饪就不在此文中赘述了。喜好的人自有喜好的方法,最简单的一种是:对于美,不在拥有美的本身,而是对美的欣赏与感悟。</p><p class="ql-block"> 乙巳桐月记。</p> <p class="ql-block"><b>◎炒豆杆/过承祁(浙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豆杆是四川省隆昌市传统美食。做法是把豆腐皮卷成杆,烘干。我只能说个大概,没有亲眼见过。</p><p class="ql-block">网络时代。各地人都在吃。我买来时,觉得和腐竹差不多。泡发后,斜切段,用新鲜猪肉来炒。佐之姜、蒜、辣椒、料酒。一尝口感不一样,要嫩滑、 Q弹得多。这是我第一次做豆杆。用的是江南的小炒方法。</p><p class="ql-block">因为是川菜,我想做成麻辣的,估计会更好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