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4日,吃过早饭动身去陵水县英州镇串门,顺便到附近景点玩一趟。</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清水湾核心区的游艇码头。</p> <p class="ql-block"> 海南疍家博物馆位于陵水县新村镇疏港大道潟湖水岸,毗邻海域和4A级风景名胜区“南湾猴岛”。2023年9月22日,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疍家,是历史上广泛活动于中国沿海、长江与珠江流域及海南岛的一个族群,是中国南方比较特殊的水上居民。</p> <p class="ql-block"> 其称始见于先秦,不同历史时期又称但、诞、蜑、蛋、鲛人、卢亭户等不同的称谓。其操舟江河,船行四海,做出了极大贡献,开创了一份极其丰厚且独具特色的中国水上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在水边的疍民世代以捕捞为主业。水就是疍民耕作的田地。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江河湖海等不同环境,疍民发展出相应的生态和职业分工。</p> <p class="ql-block">疍民世代漂泊在江河湖海,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了迥异于陆地居民的水上社会。疍家的生产方式、生活诉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都体现了显著的“亲水”特征。</p> <p class="ql-block">捕鱼采珠、衣食节庆、语言歌谣、习俗信仰等都是疍民在严苛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顽强生存,艰苦奋斗的重要见证,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海南作为疍家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海南疍家不仅具备其它地区疍家特征,更兼具海南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海南疍家主要分布在陵水、文昌、三亚、乐东、临高等各处港湾。目前,陵水疍家人聚居人数最多也是最集中的,约有3000多户,1.5万人,新村港也是目前为止海南疍家文化传承最为完整的“疍家部落”。</p> <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开放疍民逐渐离水上岸,基本形成居住生活在陆地,渔船锚地、网箱养殖、渔家乐等在海上,疍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了很大改变。</p> <p class="ql-block">我们以前去“南湾猴岛”旅游,曾在索道轿厢和摆渡船上远远看过疍家渔排。这次为了近距离体验疍家风情,准备上渔排吃海鲜,按政府公示牌上的电话联系渔家乐,游艇很快把我们接上渔排,在网箱挑选海鲜、过称、加工很快端上餐桌。</p><p class="ql-block">你可以试想一下,渔排漂浮在海上,一旦有游艇靠近或渔船驶过渔排会轻微摆动并发出嘎吱嘎吱的磨擦声,我们围桌而坐,吹着海风,闻着大海的味道,吃着最新鲜的海鲜,感觉不同寻常、惬意、舒服。</p><p class="ql-block">这次体验疍家风情,最惊喜的是渔家乐卫生状况比我们想象要好很多!也好于我们去过的所有民宿和农家院!有两点可以证明:一是,用餐期间没发现蚊蝇;二是,渔排上的厕所干净,没有异味;民风所至,非常敬佩。</p> <p class="ql-block">疍家渔排就像一个神奇的村庄,一排排房子错综复杂又有章可循,家家户户门前的水路就像村里的马路,只不过交通工具换成了船。如今这里拥有党政管理中心、海上派出所等社会管理机构,有环卫、加油站、小卖部、餐厅、民宿等配套服务,比陆地村庄的管理服务有过之而无不及。</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疍家渔排背靠南湾,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将大风大浪隔离在了半岛的另一端,不得不佩服疍民先祖的智慧和勇敢。</p> <p class="ql-block">返程离开英洲镇前,看到有白鹭在湖面上觅食,还有一群白鹭落在树稍上,停车用手机拍照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