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到了春意盎然的季节。元大都城垣遗址——海棠花溪景区也迎来了最是一年春好处,这里以花为媒,以史为魂,让古老城垣在春日花海中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诗意纽带。海棠花为主的各种花卉沿小月河两岸,绵延飞舞,粉色的如织锦、白色的如飞雪,黄色的如晚霞,再配上绿色的垂柳依依,为春日京城增添了诗意与浪漫,四月一日,我与几位老同学古稀之年再次相聚在海棠花溪。</p> <p class="ql-block">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土城加上北土城全长9公里,海棠花溪属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北土城东段,全长1.1公里,沿三环路南侧秀美的河岸铺展开来,呈现出蜿蜒曲折带状结构,海棠花与残存的土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人在花中走,城在水中映”的绝美画卷。现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棠花溪已经成为北京春季最受欢迎三大赏花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各色各样的海棠花名目繁多,颜色五光十色,形态千差万别,高矮错落有致,还有进口的洋海棠花,真是让人“乱花渐欲迷人眼”!据介绍这里有29个品种,5000多株海棠,所以成为京城海棠花的首选之地。</p> <p class="ql-block"> 蒙元在兴起、建立蒙古汗国、到建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先后建有元上都、元中都、元大都。我几年前相继去过内蒙的元上都、张北的元中都,而对家门口的元大都还是停留在童年的印象。这样我和老伴又分别四次来到西土城,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把全长9公里的元大都城垣遗址走了一遍,感觉元大都城垣遗址在脑海中的印象越来越清晰具象了。</p> <p class="ql-block"> 对于北京人说的“土城儿”我还是童年跟着母亲去花园路的亲戚家,看到十来米高的一溜看不到尽头的土堆,就是“土城儿”了,现在知道了是因明朝建都往南移动了5里地,而遗留下来的杂草丛生的夯土堆。如今一晃过去了六十多年,我从童年变成了古稀之年。土城儿变成了水清草绿花盛开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明光桥的梯形城墙尽头,就是西土城入口处,1988年时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为其题写了园名“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土城两侧就是西土城南路单向主路,西侧向南,东侧向北,中间就是十几米高的土城。土城两侧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白槐花与忍冬花正在悄然绽放!↓</p> <p class="ql-block"> 我从明光桥入口处爬上土城,往北到学知桥(南北方向的西土城),从学知桥开始往东就是北土城西路,十几米高的土堆上绿树成荫,阶梯与砖石板的小路穿插其中,到处都是干净整洁的绿地与街心花园,原来的护城沟变成了碧波荡漾小月河,已经找不到童年脑海中的画面了。</p> <p class="ql-block"> 在高高的土城上溜达,视野开阔起来。脚下是元大都城垣遗址斑驳的夯土,眼前是车流如织的现代街巷,仿佛能触摸到七百余年的时光褶皱。这里曾是马可·波罗笔下多次用“无与伦比”来形容的元大都,称其是世界上最庄严、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如今绿树成荫,花草遍地,可以看到风霜中褪成赭褐色夯土残垣及裸露的树根,乾隆御笔“蓟门烟树”的石碑依然矗立,见证着金戈铁马的元帝国如何化作史书中的一行注脚。</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大都城城垣遗址上,好像与一个沧桑的老人在对话,听他娓娓的诉说着元大都短暂的辉煌与无奈的衰落,真是让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从学知桥到京藏高速的健翔桥为北土城西段。北土城西路最突出的是组雕《大都建典》的两幅大型壁画。大都建典描绘了元大都建城的皇城地图及当时的盛况,西侧壁画则展示了元大都作为各族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成果,特别突出了元大都的规划者刘秉忠和元大都地图。元大都的地图模型上已经按照中轴线分布来规划建设,11个城门为明清的都城奠定了基础,现在安贞门、健德门还是七百年的名字,元大都的丽正门就是在明清正阳门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元世祖忽必烈坐在由四头大象组成的象辇上豪华又威风。↓</p> <p class="ql-block"> 东侧壁画反映了元世祖忽必烈设国宴、万民齐庆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时而走在土城的下面的街心花园,时而走上土城顶曲曲弯弯的幽静小路上,林木葱茏,遮天蔽日,让人难以想象这就是车水马龙的三环闹市区。↓</p> <p class="ql-block"> 在遗址土城下的有关于元代的历史与文化展览窗,图文并茂。↓</p> <p class="ql-block"> 展览图片上有这么一段文字,我感触很深。“忽必烈被任命管理‘漠南汉地’的军国大事”。过了2年多,他率军攻克大理,此大理是现在的云南大理吗?查了一下还真是,我真是佩服五体投地,蒙古到大理有 3000多公里,那时既没有火车也没有飞机,最多就是骑马,这蒙古军队在忽必烈带领下是真能打啊,蒙古的金戈铁马当时不仅横扫国内,就连欧洲的许多地方都是所向披靡,领土达到2000多万平方公里。分崩离析也是很快,不到百年就被明朝大军赶到漠北去了。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再次重演!能征善战未必能治国,未必能得到人民的拥护。</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我们来到的北土城东路。到了路边有《建安东路》的指示牌旁边的广场上有雕像群,有《大都鼎盛》《战车》,另有还有许多或单个或几个人物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大都鼎盛》组雕。这是北京市最大的室外组雕,远远看到平台上高高的有忽必烈与元妃的巨型雕像,忽必烈的雕像身形巨大威武雄壮,真是雄才大略豪情满怀的一代霸主!元妃的雕像高高的头饰与苗条身材凸显其俊美秀丽。</p><p class="ql-block"> 总长达80米的壁画反映的是大都的皇城、内域的面貌和经济文化,物质交流及公主出嫁的盛大场面。 展现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北京悠久疑重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西侧的“大都建典”与东侧“大都鼎盛”遥相呼应,再现元大都的建设场景和鼎盛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战车》组雕充分展示了元代军队的勇猛和不可侵犯。军士驾驶着战车率领着马队、强壮的牛队,拉着护有展翅的雄鹰、帐篷,气势磅礴犹如从石缝中瞬间迸发而出,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冲击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大型壁画局部。↓</p> <p class="ql-block"> 土城下的街边小公园,花红柳绿和式样独特的小亭子(是否带有蒙元风格),居民们遛弯、散步、打太极、跳舞唱歌,惬意的生活让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 第四次是四月十四日我从学知桥南骑共享单车有4公里,从三环沿北土城西路,经花园路、健翔桥、原熊猫环岛到安贞路到安定路北土城东路,重游海棠花溪,但是在北京的4月12-13日11级狂风后海棠花瓣全部飘落,只剩下满树毛渣渣的花托,从我们第一次四月一日到今天就是14天的时间,从灿烂到落幕,游人不多了 ,海棠花溪恢复了常态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四次实际游览,终于搞清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全貌。这段城垣遗址,它既是凝固的史诗,又是当今流动的生活。一边是元帝国铁骑扬尘的轰鸣,一边是今日海棠花溪的私语。而我们站在这里,赏花看景,老友聚会,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满满的幸福感充盈在心中!</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4.1——2025.4.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