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良渚

跋山涉水

<p class="ql-block">初探.良渚</p><p class="ql-block">—跋山涉水走遍华夏大地系列之.人文地理历史篇.良渚</p><p class="ql-block">引子:“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是2025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适逢今年4.18我有幸参与,良渚遗址倡导的系列活动,可谓幸运之至。</p> <p class="ql-block">公元2025年4月18日晨7:04许,来自中原的三退休老同志结伴而行,打车前往杭州良渚博物院, 零距离触摸5300年前的长江下游文化;顺便体验一下近年来,风靡全球的Ai时代的杭州。</p> <p class="ql-block">你还别说这一体验,就体验出“差异”,按照我自己的经验,在入住酒店门口打开高德导航,输入目的地“良渚博物院”,不愧为Ai界的排头兵,瞬间高德平台就给你提供了,十多个方案供你选择。</p> <p class="ql-block">我首选的是“顺风车”,结果我一点击,随后一串“方案”。我随手点了第一顺位,立马显7:30×××号车会过来接我们,结果我们仨“老同志”就耐心等待。</p> <p class="ql-block">谁知时间到了,车依旧没有到,结果等来的是,突然更换了车型和号码,我有点吃惊。本来我们是一行三人,车司机给我信息是,我能不能“捎上”一个人,我回答“可以”。</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看了看约定的时间是7:50,事实上,最终,车接到我们的时间是8:10 。也就是等“顺风车”时间逾一个小时 ,这也是我搭乘“网约车”时间最长的一次,也算是体验吧……。</p> <p class="ql-block">一上车,我就说了一句话,等车一个多小时。结果,司机师傅,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侃”了起来。我当然,知道他的“转移”是为了避免尴尬,随即,我也就跟他聊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到异地城市,乘网约车或者是出租车,听司机师傅“侃大山”是件惬意的事情。特别是,北京和上海的司机师傅,一旦,你上了他们的车,简直就是遇到了“博士通”……。</p> <p class="ql-block">从我们入住的地方,到良渚博物院,四十公里左右的路程,司机师傅几乎嘴就不停。兴许是自东向西横跨一个杭州的缘故,再加上高峰拥堵,行车一个半小时多一点方到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一下网约车,遇到了几辆大巴车,载着几百个中学生来看博物馆之 奇遇,瞬间 不快便烟消云散。我等三人,座在良渚正们口附近的石阶上休息,边观察周边暮春的景致,边等小朋友们入馆后再进…….。</p> <p class="ql-block">一刻钟后,我们一行三个“老同志”刷身份证入内。人馆后,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壁上,“良渚是实证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十七个醒目白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我照例按照平面图给出的介绍,从第一展厅开始次第参观。第一展厅是“水乡泽国”。前沿介绍是:“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300年,这一文化已经出现了发达的稻作农业、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阶层分化和统一的精神信仰”。</p> <p class="ql-block">这一展厅,由“人地相依、千年时空、文明基石和国之中心”四部分组成。适逢“国际古迹遗址日”,整个展览厅里,绝大多数人熙熙攘攘的中小学生,他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逐个听讲解。</p> <p class="ql-block">时不时我也会“凑”过去听上几句,大多数时候是,等学生们走后,我独自观察展柜。作为“古国时代中期的良渚”,来之前我是做足了功课的。先是看了“新时期时代考古”一书,里面介绍过她。</p> <p class="ql-block">再就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一个叫做“玉鉴.古国”的展览,在河南博物院里面展出了近半年时间,主要展出的是红山和良渚时代的“玉文化”,我曾经看了四次。</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是今年2月22日在河南博物院,,《国学讲坛》听了赵辉教授主题为,“良渚文明;中国文明起源的璀璨明珠”后,受到启发,觉得应该亲临现场,一睹良渚的闪烁之光。</p> <p class="ql-block">带着对新石器时代“古国三个时代”,和“夏商两周”文明起源的追问。我近年来,走过了裴李岗、贾胡、仰韶、庙底沟、双槐树、大河村、二里岗、二里头、殷墟、周源等地方。</p> <p class="ql-block">看了那么多遗址后,体会深刻的是,面对大自然,人类就是“匆匆过客” ,时代有时代的局限,人有人的局限。还是孔夫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更是夫子发出人类对命运的慨叹。</p> <p class="ql-block">新时期时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石器的加工、陶器的诞生和运用”,以及粮食作物的栽培和五畜的驯养。良渚的先民们,堪称这些方面的智者化身。</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第一展厅里,最吸引我的是出土的5300年历史的“木陀螺”,她们的模样竟然跟我儿童时期自己刻的,有逾九十分的相似度。这里我驻足最久,回忆自己当年“挖柿树根”,刻陀螺的印记。在河南老家,我们把陀螺称为“滴溜”。</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是“文明圣地”,第一单元叫做“发现古城”,2007年发掘的良渚古城遗址,证实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实证,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第二单元系“都城格局” 这里把 “山—丘—水—城”之间的关系,演绎得已经堪称完美,不愧为水域天际之江南。</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叫做“水利文明”,从这个展厅 考古展示出来的良渚水利建设,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这充分证明了,进入农业文明的中华民族,早在古国时代就,已经注重了水利事业。</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 从信使上来讲,四年多年前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经流传了三千多年。奇怪的是,至今不管其他国家的人如何评价,是人家的事。倒是,依旧有国人质疑,我觉得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是“神王之城”,任何城邑的建造,皆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柱相关联。良渚亦是如此,从考古发现证实,那么大的工程量和工作量,没有一个庞大的族群是难以实施的。</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是“早期城市”,人类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5000年前后,四大文明皆出现了一系列早期城市。有了“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宗教中心和军事中心”,人类逐步从蒙昧走向文明。</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叫做“玉魂国魂”,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从红山的牛河梁到凌家滩,再到良渚等皆出土了“琮、璧、钺”等玉器,用以区别阶层和身份。表明早在古国时代,阶层分化已经很严重了。</p> <p class="ql-block">我四次看“玉鉴.古国”古国文明展,最大的感慨是,五千多年前,“贵姓”墓出土的玉器数量惊人,而今之社会,文明之发达,普通老百姓拥有一片“玉”也是奢侈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 最震撼人心的是,“神人兽面纹”,特别是“神徽”的出现。另人难以琢磨, 更神奇的是,头发丝细的线,如何能做到再刻五根线条,由此佩服五千年前的良渚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我博物院里度过了一个半小时左右,临近结束时,在一个展厅里遇到中小学生,座在展厅条几上休息,我分别与他们交流。其中,中学生来自金华市,整个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参观博物馆,小学生系本市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12点多一点,我走出博物院,与大门口的两个五零后老同志汇合,而后打的前往良渚遗址公园。近期,我走到了好几处遗址公园。从8300年到6500年,5800年,4300年,3900年等,发现的规律是,从简单到不简单,再由不简单到复杂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到了良渚遗址公园,我们一行三人,在服务中心吃了点简餐,补充了些水分。良渚遗址公园,是我近期走到过遗址公园中,唯一收费的公园,70岁以上免费,六十岁以上半价。</p> <p class="ql-block">张兄享受了免费,我和燕子姐以半价优惠票入内。因故,天气有点炎热,三个老同志协商决定,乘电瓶车逛一圈。这也是我近年来少有的,乘电瓶车游览景区。</p> <p class="ql-block">南北长1910米,东西宽1770米的遗址公园,面积约280公顷,以宫殿区为中心,加之内城、墓葬区、居址和外城等,暮春时节,园区里植物茂盛,花卉争奇斗艳。这里很可以消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韵味。</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走的是一号旅游线路,原本介绍的是半个小时一圈,我们走完,概用了20分钟左右,至遗址南门停车场下车。而后,我们在附近的水塘边座了一会,目视池塘里面的鱼儿们,尽情享受水里面的快乐,顺便也体现“子非鱼”之快乐……。</p> <p class="ql-block">13:45许遇到南门,广告词“五千年中国看良渚”,我拍了一张照片后,便离开良遗址公园,打网约车返程。返程的司机师傅70后人,来自老家河南周口,军人出身一路上介绍他的人生经历,快到目的地时,我说你的经历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平民百姓生活的奋斗史。</p> <p class="ql-block">晚上燕子大姐一生的骄傲,她在浙江上大学外甥的宝宝,我们一行四人开怀品尝了,当今之中国年轻人,皆喜欢去的大型商场里面名吃,三老带一新开心得是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后来得知今天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我才明白今天会有那么多中小学生生进入遗址博物馆,这也是兴许是“传承”的魔力吧……。</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们一行三个老同志,逛良渚的一天结束。此正是:一行仨老近两百,探秘良渚五千三;文化传承靠青年,一代一代往下传;生生不息乃生灵,活在当下度余生。</p><p class="ql-block">公元2025年4月18日晚22:52 山痴书于杭州下沙大学城校区维也纳国际酒店(草稿),4月19日晚修改于西湖智商虎跑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