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烟花三月下扬州,与扬州的小桥流水、精美园林相比,隔江相望的镇江更显大气豪迈。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这里三山环抱、一江相连,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它已有3千多年建城史,书写了大半部江南历史,古诗文化更是文脉悠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镇江很安静,是一座慢节奏的小城,这里的街道很空,物价很低,却处处是千年古迹,江山盛景。这里的街巷没有江浙其他大城市的喧嚣,这里的景区也没有苏杭热门景点的熙攘,这座古老的小城,把江南水乡的精致与历史名城的古典融于一身,处处弥漫着诗意、典雅、沧桑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千年来,镇江这座城发生过太多故事,上演过无数精彩,如今低调得鲜为人知。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形,让它成为古代的军事前线,跟其它江南水乡相比,这座经历了无数战争的小城,少了几分柔情,多了几分硬朗,来到这里,你会忍不住感慨:江南的柔情水乡,竟能塑造出如此铮铮铁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半是山水画卷,一半是人间烟火,镇江,是一座浸润在诗词里的历史名城,不仅有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还曾上演过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历史。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王昌龄在此抒怀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情绪,王安石吟诵着“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思乡情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镇江是一座仍然鲜活着的千年古城,从秦汉到隋唐,从宋元到明清,三千年的历史在这里一层层垒叠,为镇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走一走西津渡古街的青石板路,才算没有白来镇江,这条老街全长只有一千余米,却能一眼看尽千年。它是镇江保存最完好的古街,不仅是镇江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也是多元化的休闲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山寺建于东晋,历经千年沧桑。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建筑上,镀上一层金色。站在西侧的观景平台,脚下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远处的货轮点点,近处的钟声悠扬。春色漫金山,烟雨醉江南,春色正浓,三山一渡在暮春的烟雨里铺开千年画卷,镇江,这个被《全唐诗》提及百余次的诗意小城,正等着你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山寺与金山相依,历史可追溯至一千六百多年前,承载着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民间传说。而今,镇江金山寺的慈寿塔屹立在悬崖之畔,这里曾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的居所。法海洞中,一尊法海塑像静立,洞口的横额上刻着“古法海洞”。据说,当年法海在此与一条盘踞岩洞中的白蟒激战,驱其入海后便在此洞中修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镇江市金山寺,这座屹立于万里长江、千里运河之畔的千年古刹,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这里不仅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生辉的佳景。它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地处镇江市区西北部,海拔43.7米的金山之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名扬四海。康熙皇帝曾亲临金山,提笔写下“江天一览”四字,并赐名江天禅寺,足见其雄伟壮观。苏东坡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留下诸多佳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传早在唐代时,随着佛教的兴盛,金山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建,唐宣宗时期,宰相裴休之子法海(俗名裴文德)重修寺院,并得唐宣宗敕名“金山禅寺”,自此,金山寺声名鹊起,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宋代时,金山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寺内建筑规模宏大,香火鼎盛,成为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多次修缮与重建,金山寺的建筑风格与规模逐渐完善,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独特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传统寺院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布局,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江流,各色建筑散布于山体之上,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楼塔争辉。远看山是一座寺,近看寺即一座山,形成一种“山在寺中、寺在山中”的“寺裹山”的奇特景观。整个寺庙建筑群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等主要建筑,以及慈寿塔、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苏经楼)、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等古迹,每一处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雕梁画栋,极具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雄宝殿作为金山寺的核心建筑,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殿外,一座高大的铁塔巍然矗立,塔身雕刻精美,是金山寺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慈寿塔则高耸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登塔远眺,江天市廛,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寺内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如碑刻、石刻、佛像等,这些文物不仅记录了金山寺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历代文人的风采和书法艺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佛教文化外,金山寺还与民间传说《白蛇传》紧密相连。传说中,白娘子为救许仙而水漫金山,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有传说《西游记》里的唐圣在此出家,使得金山寺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色彩。游客们在参观金山寺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佛像和壁画、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还可以聆听导游讲述关于金山寺的传说和故事,增加游玩的趣味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山寺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遗迹吸引着众多游客,更因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而著称。作为江南地区四大名寺之一,金山寺自古以来就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历代高僧大德在此讲经说法,传播佛教教义,使得金山寺的佛教文化得以源远流长。同时,金山寺还保存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经书,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库。每年,金山寺都会举办各种佛教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加,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镇江金山寺塔名为慈寿塔,是金山寺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矗立于金山西北峰,塔高30米,为八面七级砖木结构,内有旋式木梯,外设栏杆,登塔可俯瞰长江与镇江城景。现存的塔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适逢慈禧太后60寿辰,故取名“慈寿塔”。玲珑秀丽,每层景观各异,外墙刻有“天地同庚”四字(传为八岁童所题),塔基浮雕讲述金山传说。宋代王安石《金山》诗“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即描绘登塔所见。慈寿塔融合了佛教文化、历史传说与建筑艺术,是镇江金山寺的核心景观之一,兼具游览与人文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山景区以“寺裹山”著称,金山寺依山而建,殿宇楼阁,远观近瞧,只见寺庙不见山,更有“金山寺裹山”之说。金山寺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历经岁月,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代康熙帝曾亲临金山寺,并赐题“江天禅寺”,但因康熙帝在平“三藩之乱”时,曾得到金山寺和尚的暗中支持,所以金山寺一直受到朝廷的庇护,故改为“江天禅寺”并赐“康熙御笔之宝”一方及半副銮驾。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楞伽台、妙高台方丈室等。镇江金山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蕴的名山。它既有古老的佛教文化,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是一个值得的旅游休闲胜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金山寺建于东晋,历经千年沧桑。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建筑上,镀上一层金色。站在西侧的观景平台,脚下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远处的货轮点点,近处的钟声悠扬。春色漫金山,烟雨醉江南,春色正浓,三山一渡在暮春的烟雨里铺开千年画卷,镇江,这个被《全唐诗》提及百余次的诗意小城,正等着你的到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