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9日我参加了众信旅游组织的新疆游,这是我第二次去新疆。新疆的土地像一本被时光反复摩挲的书,初读时惊叹于山川湖海的平仄,重读才懂戈壁与草原间藏着生命的隐喻。第二次踏上这片土地,不是重复的行走,而是与自己初遇时的震撼再次重逢——原来有些风景,要带着岁月的褶皱去看,才能在沙砾中读透永恒,在风雪里看见温柔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办理好值机和安检后,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登上了前往石河子的飞机。飞机起飞,逐渐攀升,石家庄的城市景观在舷窗外慢慢变小。</p><p class="ql-block"> 飞行途中,透过窗户,能看到下方时而云海翻涌,如棉絮般蓬松柔软;时而广袤大地,山川、田野、河流交织成一幅壮阔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开始缓缓下降,石河子的轮廓逐渐清晰。远处的山脉、城市建筑和大片的农田映入眼帘。最终,飞机平稳降落在石河子花园机场,我带着满心欢喜,开启在石河子的新旅程。</p> <p class="ql-block">抵达石河子花园机场后,导游用新疆特有的长绒棉欢迎我们,随后前往七师胡杨河市。车轮碾过平整的公路,窗外掠过兵团连队的白杨树与广袤棉田,偶尔可见农工在田间劳作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来到七师开元名府办理入住。酒店外观气派大方,走进大厅,宽敞明亮,装修豪华典雅,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地接待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20日此行的首站是赛里木湖,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环湖第一站是赛里木湖东岸,眼前的景象令人屏息,因东岸冰层较厚,融化速度较慢,湖面尚未完全解冻,湖冰从边沿处撕裂,冰块随风而动,形成“半湖脂玉半湖蓝”的冰推奇观,冰与水泾渭分明,场面壮观。</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赛里木湖西北,湖岸上的一处草甸,新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点将台,台上挂满彩色旌旗,台顶上的敖包两侧各立有4个旗杆,代表蒙古八旗。</p><p class="ql-block">点将台是游客登高望湖的好去处,从点将台望去,赛里木湖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湛蓝如宝石,与远处连绵的雪山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赛里木湖西面是天鹅栖息的区域,这面的湖水全部融化了,优雅的天鹅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弋,它们时而引颈高歌,时而低头觅食,洁白的羽毛在蓝色湖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天鹅与周围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为赛里木湖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去往那拉提的途径果子沟大桥,它位于北天山西部的果子沟风景区,大桥气势如虹,非常壮观,置身于风景秀美的山谷之中,大桥优美的S曲线,恍如盘旋于山间的巨龙。</p><p class="ql-block">果子沟大桥是新疆的第一座斜拉桥、是新疆高度第一的桥,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钢桁梁斜拉桥,是我国乃至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果子沟大桥周边群山林立、草木繁盛,大桥在蓝天白云之下,更显得巍峨震撼。</p> <p class="ql-block">大桥蜿蜒曲折,幽深绵长,自然而然与周围高耸的山峰和谐共生。一座桥把三座山连成了一个整体,桥高坡陡,引桥穿花绕步,不愧是世界上最雄伟、最惊险、最有魅力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可克达拉市,是第四师。它地处天山北麓西段,位于伊犁河谷,可克达拉,意为“绿色的原野”。这里降水充沛,气候宜人,有“中亚湿岛、交响夏都”的美誉,是中国西部罕有的“丝路水乡”。</p> <p class="ql-block">21日游览美轮美奂的那拉提草原,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地势起伏和缓,草原犹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山峦脚下。</p><p class="ql-block">清澈的溪流在草原上蜿蜒流淌,与周围的青山、草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远处的那拉提高岭,山势巍峨,山顶上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与绿色的草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那拉提草原周边的森林资源丰富,以云杉、冷杉等针叶林为主,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沿着栈道走进草原,阳光撒在身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是哈萨克族的聚居地之一,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这是番红花 ,又名西红花、藏红花 ,喜冷凉半荫、怕涝。它因用途广、价值高,有“植物软黄金”之称。花朵娇柔优雅,观赏性高 ;柱头可入药,能活血祛瘀、散郁开结 ;还可作调味剂、香料、染料等 。</p> <p class="ql-block">22日游览福寿山,它位于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大西沟乡的国家AAAA级景区。之所以叫大西沟,是因为位于霍城县西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而得名。之所以又叫福寿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福寿山庙,也叫大西沟庙、百寿山庙,是清代修建的道教寺庙,山因庙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四月是去福寿山看杏花的最好时节,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杏花已随春潮褪去,但山色仍藏着未尽的诗意。它的自然景观非常独特,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绿草如茵;远山白雪皑皑,眼前野杏树、野苹果树交相辉印;牛羊、牧人游走林间,毡房炊烟袅袅,树影婆娑迷幻;山谷河道蜿蜒曲折,沟壑溪流潺潺;登高远望,一景四季,四季一日,身临其境,着实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面对壮阔山河时,反而像被按下了人生暂停键,突然想问自己:“我究竟为什么存在?”</p><p class="ql-block"> 可能我们热衷旅游,看到的雪山、湖泊、人群,本质是在收集活着的证据。风吹过脸颊的触感、陌生人的一个微笑、甚至此刻的茫然,都是生命独一无二的体验。就像一棵树不会追问自己为什么要生长,它只是尽情伸展枝叶,感受阳光雨露。</p><p class="ql-block"> 也可能是为未知而活,就像旅行时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风景,人生的乐趣也在于不断探索“为什么”的过程——或许答案会在某天突然闪现,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追寻本身就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福寿山下来,观看了叼羊比赛。叼羊是哈萨克民族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一种马上娱乐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激烈、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p><p class="ql-block">此次叼羊比赛分红组与黑组之间进行争夺,最后黑组取胜,取胜的叼羊手是受尊敬的,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古语云: "胡儿一鞭去如飞",指的就是哈萨克人叼羊。</p> <p class="ql-block">23日,去惠远古镇家访,它位于新疆伊犁霍城县,是伊犁地区历史上的重要城市,清代乾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造惠远城,它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作为“伊犁九城”之首,城内保留着将军府旧址、钟鼓楼、文庙等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新疆的沧桑变迁。</p><p class="ql-block">惠远城是典型的清代城池,城墙高大厚实,城门、城楼、瞭望台等保存完好,建筑风格融合了汉、回、维吾尔等多种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踏入古镇,坐上装饰精美的马车,车轮缓缓转动,清脆的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回响。马车悠悠前行,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仿佛穿越时光隧道 。</p><p class="ql-block">来到维族人家,热情的主人早已笑脸相迎。踏入庭院,葡萄藤架起一片阴凉,一串串青涩的葡萄在枝叶间若隐若现。屋内装饰充满民族风情,色彩艳丽的地毯、挂毯,精美的手工艺品,处处彰显着维吾尔族独特的审美。主人端出香甜的瓜果、喷香的馕和热气腾腾的奶茶,大家围坐在一起,笑语晏晏,分享着生活的喜悦,让人真切感受到维吾尔族的热情好客与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盛开的杏花,樱花,如云似雾,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为古朴的街道增添了几分柔美的诗意,也给古镇街道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人家的建筑多为庭院式,院内种满葡萄、石榴等果树,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房屋装饰精美,带有独特的民族图案和色彩。 </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体验维吾尔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在维吾尔族人家品尝了抓饭、手抓羊肉、维吾尔族烧烤、奶茶等特色美食,感受舌尖上的新疆。</p> <p class="ql-block">这张合影,汇聚了旅行团里所有女士的风采。大家并肩坐在这充满民族风情的建筑前,背后蓝白相间的墙面、五彩装饰,透着浓郁异域韵味。这不仅是一次旅行的留念,更是大家相伴同行、共赏美景、共品文化的美好见证,每一张笑脸都藏着对这趟新疆之行的热爱与满足 。</p> <p class="ql-block">这个维吾尔族小伙子一开口,歌声便倾泻而出,那嗓音犹如来自天山深处的清泉,纯净且悠扬,带着天然的磁性,瞬间抓住所有人的耳朵。那由内而外的魅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深沉醉,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心、为他喝彩。</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独库公路沿线第一个景点独山子大峡谷,峡谷海拔千米,形成于亿万年前,土质结构特殊,植被不多,岩石裸露,保持了最原始的自然风貌,被称为“世界上最像月球表面、火星基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沟沟壑壑的峡谷轮廓清晰,如同被精雕细琢过。站在大峡谷边缘,即使有安全网隔离,往下俯瞰也依然有腿脚发软的感觉,而在壮观辽阔的景象前,人们更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p><p class="ql-block">时间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亿万年的冲刷为新疆的戈壁留下密布如织的冲沟,崖壁刀削斧凿,谷底蜿蜒曲折,共同构成了震撼人心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昌吉市里酒店,酒店道路旁、庭院中,海棠花肆意绽放。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簇拥在枝头,宛如天边的云霞飘落凡尘 。微风轻拂,花朵微微颤动,似在枝头翩翩起舞,细碎的花香随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丝丝缕缕钻进鼻腔,令人心醉。漫步其间,仿佛走进了古典诗词中的春日盛景,满是诗意与浪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4日,游览天池,天山天池是天然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10米,呈南北向延伸,长约3.5公里,最宽处约1.5公里,面积约4.9平方千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中。 </p><p class="ql-block">远处的博格达峰主峰海拔5445米,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延绵,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银色光芒,与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森林资源丰富,以云杉、冷杉等针叶林为主,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草原如绿色绒毯,野花盛开时五彩斑斓,与森林、雪山、湖泊共同组成了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天山天池是西王母道教文化的传播之地,传说这里是西王母的瑶池,是天界下都,是神仙的凡间后花园,也是西王母的夏宫和沐浴之地。各路神仙会在此举行盛大的蟠桃会,王母娘娘也会携七仙女等来此沐浴嬉戏。</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叫白榆 ,被称为“定海神针”,是天山天池八景之一。它生长在天池大海子景区北岸,海拔近2000米 ,是天池周围方圆几公里内唯一的榆树,树龄达185年。</p><p class="ql-block"> 关于它有美丽传说:相传天池中有水怪兴风作浪,王母娘娘大怒,拔下碧玉簪投入水中,水怪被镇住,碧玉簪化作这棵榆树,成为镇水之宝 。神奇的是,无论天池水位怎样上涨,都淹不到树的根部。</p><p class="ql-block"> 从植物特性看,榆树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但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独生独长,且生长态势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也实属罕见,因此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当晚在新疆大剧院欣赏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p><p class="ql-block">从空中俯瞰,新疆大剧院外形形似含苞待放的金色雪莲,呈瓣状半开,象征着团结奉献、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p><p class="ql-block">从平面视角看,圆底穹顶的设计又使其像极了新疆人常吃的洋葱,即“皮芽子”。 </p><p class="ql-block"> 建筑采用金色的肌理,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展现出高贵与华丽,完美诠释了西域民族特色建筑精髓。</p><p class="ql-block"> 五十六个大大小小的火焰门分布于建筑各处,象征着中华五十六个独具特色的民族,体现了民族大团结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剧院高度达80米,是中国最高的穹顶类剧院建筑。整体建筑长256米,宽146米,舞台台口27米,规模宏大,可同时容纳2000人观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演出以西域的历史典故、绚烂的西域文化为基点,分为《大爱》《玉魂》《梦回》《生命》《燃情》《草原之恋》等六个篇章,将西域乐舞、丝路文化、歌舞风情有机融合,展现了新疆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p><p class="ql-block">舞台真实还原出冰山雪峰、沙漠胡杨、绿色草原等大美新疆的自然景观,以及楼兰古城的古寺宫殿、洞窟飞天等人文胜景。</p><p class="ql-block"> 灯光随着剧情和场景的变化而巧妙调整,营造出各种氛围,音效也十分逼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p><p class="ql-block"> 表演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元素,如维吾尔族的旋转舞姿、塔吉克族的鹰舞等,演员们的舞蹈动作优美流畅、刚柔并济,充满了力量感和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各民族服饰为元素的演出服装以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展示了新疆各民族的独特风情和生活场景,体现了不同民族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的动人画面。</p> <p class="ql-block">25日参观火焰山,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312国道3956至3957公里处 ,距吐鲁番市23公里。</p><p class="ql-block"> 踏入景区,火红的山体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山体全部由桔红、褐红色的砂岩和泥岩组成,是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经过漫长岁月,泥沙中的铁元素高温氧化,才构成了这火红底色。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热气流不断上升,山体熠熠发光,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 ,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西游记》中那烈焰冲天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一座巨大的金箍棒造型温度计就映入眼帘,它直径0.65米,高12米,温度显示高5.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立体温度计,时刻展示着这里炽热的温度,仿佛在提醒人们,这是个与众不同的火热之地 。</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西游文化长廊也不容错过,50米长的通道两壁,有24幅取材于《西游记》的浮雕,生动再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经典故事在这里栩栩如生地呈现,浓厚的神话氛围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接着参观了吐鲁番郡王府,它位于吐鲁番市区东郊的葡萄乡木纳尔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生活、理政之所 。额敏和卓是吐鲁番历史上杰出人物,因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卓越,被乾隆皇帝册封为“吐鲁番郡王”,其家族世袭罔替近二百年,这座郡王府见证了多代郡王的兴衰。</p><p class="ql-block"> 建筑占是传统维吾尔族建筑风格与中原建筑文化融合的典范 。以土木结构为主,采用拱门、尖顶、穹窿等维吾尔族建筑元素,同时融入中式对称美学,外观庄重大气,内部装饰精美。墙壁上有精美的砖雕、木雕和彩绘,题材多为花卉、几何图案和民族传统故事,色彩绚丽,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 府内陈列着大量郡王家族使用过的生活器具、服饰、文书等文物,通过这些展品,可直观了解郡王家族的生活风貌和吐鲁番的历史文化。 </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的是吐鲁番拉昆塔温德姆酒店,酒店外观巧妙融入维吾尔族建筑元素,土黄色调的外墙,搭配富有民族特色的几何图案与镂空装饰,展现出浓郁西域风情,又不失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气,与新疆当地风貌和谐相融。</p><p class="ql-block">大堂内以华丽的水晶吊灯、色彩绚丽的民族地毯装点,四周墙面装饰着新疆特色手工艺品,如精美的刺绣挂毯、手工绘制的陶器等。立柱上有传统维吾尔族花纹雕刻,搭配暖色调灯光,营造出温馨且充满异域格调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客房装修风格独具匠心,床头背景墙采用维吾尔族传统图案刺绣或彩绘装饰,家具造型简约又带有民族特色线条。部分特色房型融入吐鲁番当地元素,如仿照葡萄晾房设计的镂空隔断,还有以火焰山、葡萄沟等景点为灵感的装饰画,展现吐鲁番独特风光。房间内配备现代化设施</p> <p class="ql-block">26日此行的最后一站是走进石河子农垦博物馆,触摸一段热血沸腾的屯垦戍边史。</p> <p class="ql-block">南疆</p><p class="ql-block">第一师: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师部驻地为铁门关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 。该师承担着屯垦戍边重要任务,在农业现代化(如棉花种植等)、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显著。</p><p class="ql-block"> 第二师:同样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师部驻地也是铁门关市,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 。在林果业、旅游业等领域不断探索发展,对区域经济有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第三师:位于喀什地区,师部驻地为图木舒克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 。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特色农业和工业产业发展上发挥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第十四师:位于昆玉市,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 。致力于生态保护、特色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进步。</p><p class="ql-block">北疆</p><p class="ql-block"> 第四师: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师部驻地为可克达拉市 。这里农牧业基础较好,同时依托伊犁河谷的自然人文资源,在文旅融合等方面积极发展。</p><p class="ql-block"> 第五师: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师部驻地为双河市 。在棉花、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以及口岸经济等方面有一定发展成果。</p><p class="ql-block"> 第六师: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师部驻地为五家渠市 。靠近乌鲁木齐,具有地缘优势,在农业产业化、工业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协同发展。</p><p class="ql-block"> 第七师: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师部驻地为胡杨河市 。在棉花产业、石油化工等产业方面有一定规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第八师:位于石河子市,师部驻地为石河子市 。是兵团经济较为发达的师,工业体系相对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科技教育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 第九师:位于塔城地区,师部驻地为额敏县 。主要承担守边护边任务,同时在畜牧业、特色种植等方面不断探索发展路径。</p><p class="ql-block">第十师:位于阿勒泰地区,师部驻地为北屯市 。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生态农业、旅游业等方面持续发力。</p> <p class="ql-block">十一师(建工师):师部位于乌鲁木齐市 ,是兵团唯一以建筑产业为主的师,业务遍布全疆及海外23个国家,并非集中在某一特定南疆或北疆区域。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后经多次整编更名。承担众多重大工程建设,如天山公路、青藏铁路等 ,被誉为“西部建设的雄师” 。</p><p class="ql-block"> 十二师:2000年11月成立 ,师部驻地靠近乌鲁木齐 ,下辖团场部分位于乌鲁木齐市周边,起到拱卫首府的作用,不是典型意义上处于南疆或北疆某一明确地理区域开展屯垦戍边等任务的师。</p><p class="ql-block"> 十三师:师部位于新星市 ,地处东疆,位置相对独立,在区域划分上既不完全等同于传统南疆范畴,也不属于北疆典型区域 。</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震将军,拓荒者的背影与精神坐标。1950王震将军率部挺进新疆,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缔造者,他曾立下“不把戈壁变绿洲,决不收兵”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阳光洒在石河子整齐的林荫道上,很难想象当年的荒漠如何变成如今的绿洲。但那些凝固在展柜里的历史细节,还有王震将军等拓荒者的身影,早已将“屯垦戍边”的火种,种进了每一个参观者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8天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作为第二次体验旅行的游客,这次与众信携手的新疆之旅,堪称“服务教科书”级体验!从行程规划到全程陪伴,每个环节都让人感受到专业与温度。</p><p class="ql-block">首先此次行程安排张弛有度,每日路线兼顾经典景点与小众秘境,既有澄澈如镜的赛里木湖,也有广袤无垠的那拉提草原,还有极具民族特色的惠远古镇家访,午休与行车时间合理分配,避免赶路疲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众信工作人员全程随行,用心关怀贯穿全程,专业又不失轻松,让异乡之旅充满家的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其次导游知识储备堪称“行走的百科全书”:讲解时信手拈来当地历史、民俗与自然生态知识。</p><p class="ql-block">此程虽终,那些山川、湖泊、草原,已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成为我余生最珍贵的宝藏。不过被记住的不仅是风景,最打动是能遇见这样“把服务做到心里”的团队,新疆的广袤天地间,众信的专业与温度,早已成为旅程中最珍贵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待他日,我定要再度奔赴,续写与你们的浪漫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