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我收集的老照片,都是民国时期的,拍照地点是江西赣州。相册里有很多蒋经国的照片,因为1939年至1945年他主政赣州。</p> <p class="ql-block">赣州贡江上的浮桥</p> <p class="ql-block">赣州阳明路上的学生游行队伍</p> <p class="ql-block">赣州虎岗,蒋经国办的中华儿童新村。图为蒋与师生在大门口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谱名经国,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人,蒋介石长子。</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幼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先后在武山小学、奉化县龙津学校、上海万竹小学就读。</p> <p class="ql-block">:1925年因参加“五卅运动”被浦东中学开除,后前往苏联,入读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参加苏联红军,又进入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学习。193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5年与芬娜·瓦赫列娃(蒋方良)结婚。</p> <p class="ql-block">1937年3月回国,先在溪口老家读书,1938年前往江西南昌,担任江西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等职,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区行政督查专员兼保安司令,还兼任赣县县长,主政赣南,推行“赣南新政”。</p> <p class="ql-block">主席台,</p><p class="ql-block">蒋经国讲话</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推行“赣南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五大目标。</p><p class="ql-block">当时赣州城常遭敌机侵袭,中小学停办,大量青少年失学,同时还有许多无家可归的难童、孤儿和抗日阵亡将士子弟。于是在赣州郊区办起了中华儿童新村。</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与学生。</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的蒋经国还有一点苏共党员的思想吧。</p> <p class="ql-block">1941年,蒋经国改水东长岗岭为虎岗,并开始在此建设中华儿童新村,1943年6月建成开学。</p> <p class="ql-block">儿童新村全景</p><p class="ql-block">现在虎岗仍保存了民国时期留下来的部分房子,有教室,办公楼。但是操场己经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新村 学生有一千多名,学生来自粤、闽、浙等省的孤苦无靠儿童,部分贫苦公教人员子女也被吸收其中。</p> <p class="ql-block">新村工作人员有来自江浙一带的流亡知识青年,还有本地赣县乡师、女师的高材生。</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里学生后面的房子仍然还保存下来了。解放后儿童新村是赣州师范学校。文革后成了工厂宿舍。</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与妻儿合影</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主政赣州时设的意思箱。</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主持新式婚礼</p> <p class="ql-block">检阅童子军。</p> <p class="ql-block">赣州至圣路</p> <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文清路靠南门口这一段。</p> <p class="ql-block">赣州中山路</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p><p class="ql-block">图片上的最高建筑,就是现在的太子楼。现在中山路上就是这栋楼还是民国时候留下来的,其它房子都拆除重建新房子了。</p> <p class="ql-block">赣州郁孤台的贺兰山</p> <p class="ql-block">赣州公园北大门</p> <p class="ql-block">赣州公园里的博物馆。1949年以后是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接见百姓</p> <p class="ql-block">赣州大公路</p> <p class="ql-block">北门发电厂(现在的八境公园区域)</p> <p class="ql-block">八境台与城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河浮桥</p> <p class="ql-block">1949年前的正中路,1949年后改名解放路</p> <p class="ql-block">赣江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