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情聚江南</p><p class="ql-block">一一原空军新闻干部教导队同学战友宁锡苏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南,这片古老而充满诗意的土地,既是地理的标识,更是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江南的边界不断变迁,而在今天的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包括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城市及其周边,早已成为江南的代名词,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眷恋与向往。</p><p class="ql-block">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我们一群曾同在空军新闻战线上拼搏的同学战友,带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情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踏上了一场南京、无锡、苏州三地的聚游之旅。</p><p class="ql-block">想当年,空军政治部充分听取各级呼声,为了留住优秀报道骨干,专门拨出提干指标,在距济南20公里左右的郭店(原济空机务教导队),举办了一期空军新闻干部教导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51名学员,来自全国七个军区空军(其中1名来自陆军,后调入空军)。这些人经过统一考试,优中选优,才获得这个人生转机的。</span></p><p class="ql-block">这些人确很优秀,也很争气。一年教导队读书毕业后,都回原部队任师团新闻干事,后来发展都不错。几十年后,在军队退休的都是正师副师;转业到地方工作的,有正厅副厅,多数是处级,最低也是科级。</p><p class="ql-block">人嘛!年岁越长越易怀旧。这大概是天性吧!!20多年后,我借助曾在军委总政治部办公厅研究室工作过、与不少同学常有联系的优势,动议并实现了在济南的首次聚会。“鲁缘”同学群,就是那个时候我创建的,目前已有38人入群,但仍有部分同学无法联系上,听说有的已去了天边和远方。</p><p class="ql-block">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都已年过花甲,岁月如梭,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鲁缘”群的每次聚会,都是我和武汉的崔牵头协调组织,武汉的王、广州的李、西安的于、天津的杨等人,都是有力的推动者和积极分子。我们的新闻老前辈、原武空的曹部长也多次参加我们的聚会,还讲当年开办空军新闻干部教导队很不易的历史,并一直不断鼓励,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凝聚力量。</p><p class="ql-block">同学战友聚会,2015年在济南首次举办以来,已走过整整11个年头。曾在济南、武汉、广州、西安,江西上饶,河北德州和天津、河南新乡洛阳开封、重庆、山西太原大同等地欢聚过,原则上每年一次,每次更换一个地方,并逐渐形成惯例。2021年和2022年因疫情中断,但从2023年起又恢复如常,甚至变为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每一次相聚,都让我们心心相印,欢乐无比。</p><p class="ql-block">今年恰逢“鲁缘”群同学聚会10周年,选择在南京、无锡、苏州三地之旅。4月9日至14日五天行程,16人参加。大多数曾来过江南游玩过,此次主要是为了相聚,足见情谊深厚!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已年届八旬的曹老部长也独自坐火车前来参加欢聚。在南空司令部领导岗位上退休的武,因来自老部队同学之邀,不但在南京一场晚宴到场,而且还示意在无锡的老部队战友宴请大家,这种关爱让人难忘。</p><p class="ql-block">我作为东道主,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尽心尽力组织协调、服务接待好。有3场宴请,即南京在鼓楼区嫩江路60号的「观云白酒体验中心」,无锡在锡山区东亭中路20号的泓历新禧酒店,苏州市吴中区木胥路12号徐总公司。这都是我的老部下、老战友、老朋友安排的。苏州的两位徐总还赠送了碧露春茶和苏州土特产。</p><p class="ql-block">五天的行程,从南京到无锡,再到苏州,一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在酒桌上,大家怀旧欢聊,举杯畅饮,其乐无穷。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江南的美景与美食,更让我们收获了新的感动与回忆。</p><p class="ql-block">南京,这座古都,以其厚重的历史气息迎接着我们。我们首先来到中山陵,沿着长长的墓道拾级而上,庄严的建筑、整齐的石阶,仿佛在诉说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与不朽功绩。站在祭堂前,望着先生的坐像,心中满是对先辈的敬仰,也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p><p class="ql-block">踏入南京总统府,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红墙黄瓦在阳光下泛着庄严的光泽。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风云变幻。我站在中轴线的广场上,仰望那高大的建筑,心中涌起一种庄重与敬畏。曾经的权力中心如今静默无声,却依旧散发着威严的气息。漫步在回廊间,看着那些精美的雕花和斑驳的墙壁,仿佛穿越了时空,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此刻,我的心情既激动又感慨,为这曾经辉煌,也为如今的宁静与和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离开南京,我们来到了太湖明珠——无锡。太湖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站在鼋头渚的半岛上,眼前是波光粼粼的太湖水面,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仿佛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湖中的小岛星星点点,仿佛是太湖的明珠,点缀在这片碧波之中。</p><p class="ql-block">除了太湖,无锡的灵山胜境也让我们流连忘返。巨大的灵山大佛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那庄严的佛像、祥和的氛围,让人心生敬畏。我们在佛前祈福,希望战友们都平安顺遂,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苏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我们。</p><p class="ql-block">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我们在这里领略了江南园林的精妙与雅致。园内的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布局精巧,移步换景。走在曲折的回廊中,透过花窗可以看到外面的美景,仿佛每一处都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在这里,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古人那种诗意的栖居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沉浸在自然与艺术的怀抱之中。</p><p class="ql-block">漫步在苏州留园,仿佛踏入了一幅精致的水墨画卷。园内古木参天,枝叶婆娑,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假山堆叠,曲折幽深,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池水如镜,倒映着亭台楼的,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沿着蜿蜒的回廊前行,每一步都有不同的景致,古朴的门窗、精美的砖雕,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沉淀。心情在这宁静中渐渐舒缓,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沉醉于这份古典园林的魅力,感受着江南水乡的温婉与雅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聚游最后一天即4月14日下午,我们在苏州的和颐酒店道别。</p> <p class="ql-block">参加宁锡苏三地聚游之旅的同学战友,在微信群里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分享着此次相聚的点滴与感悟。</p><p class="ql-block">武汉的王即兴赋诗一首《游园感怀》:“姑苏城内拙政园,太湖边上马家角。政园亭阁花木香,马角小桥映翠绿。拙政古朴称之最,马角清秀格调新。王臣园林留青史,马家新宅圆梦乡。”</p><p class="ql-block">天津的杨以一首《姑苏别诸战友》表达离别之情:“阳春重聚慰离衷,又向江南逐断蓬。金陵酒酽吴门雨,灵山佛音鼋头风。雁字初横云水外,鬓丝已杂雪霜中。分襟莫拭斑斑泪,自有心犀万里通。”</p><p class="ql-block">广东佛山的陈:“非常感谢马爷、崔爷的精心组织和安排,非常感谢各位老战友、老同学及家属(特别是曹老的亲自参加)几日的陪伴,非常感谢苏州两位美女老板及家人们的热诚招待。热烈欢迎你们来佛山做客!再次感谢!”</p><p class="ql-block">西安的于:“感谢连日来的陪伴,感谢盛情款待。人生漫漫,旅途有你们真好!诚挚欢迎各位适时到三秦大地游览!”</p><p class="ql-block">广州的李:“一趟完美的江南之春游,一场欢快的同窗战友聚,一堂生动的历史人文课,一段难忘的人生不了情。感谢群主的精心策划,感谢崔的周密安排,感谢一路同行的各位给予的帮助关怀,感谢二位徐总的辛勤操劳,丰盛的美味佳肴让人回味无穷。感谢首长的关心厚爱!此等欢快何处有?宁锡苏聚游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汉的王还书了一幅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表达对江南之行的留念:“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总结道:“这次宁锡苏聚游很欢快,谢谢大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虽中间有些‘小插曲’,但一笑了之,不足为奇,最终划上了圆满句号。当然,若有不周之处,请各位谅解。我和崔会按照老首长的鼓励,当好‘热心人’,一如既往组织好以后的聚游!”</span></p><p class="ql-block">宁锡苏三地之旅,又是一次难忘的相聚。我们不仅领略了江南的美景,更重要的是,我们重温了那段难忘的空军新闻岁月,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战友情谊。曾经,我们在新闻战线上并肩作战,为了宣传空军建设发展而努力奋斗。如今,虽然我们都早已离开了部队,但那段火热的军营岁月、多写稿多见报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却成为了我们心中最珍贵最难忘的人生历程。</p><p class="ql-block">(2025.04.18于苏州姑苏沧浪新城)</p> <p class="ql-block">附:《情聚江南》一文反响</p><p class="ql-block">《情聚江南》一文先后发在鲁缘同学群(在济南办的空军新闻干部教导队同学群)、华戎新闻老友群(北空机关部队及空军机关新闻干部群)和朋友圈后,引起大家的热议。</p><p class="ql-block">△天津的新闻同学杨寿清: 马局是快枪手。大作拜读,这么短时间写出如此生动的美篇,向你致敬!</p><p class="ql-block">△武汉的新闻同学王群明:《情聚江南》已拜读,美文一篇,好文采,马局辛苦了!美篇真美,图文并茂。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原南空参谋长武运平首长:《情聚江南》好文章!</p><p class="ql-block">△武汉的新闻同学、聚会牵头人之一崔伟: 美篇全方位详实记录下了我们新闻干部教导队部分同学这次宁锡苏之行,文笔流畅优美,图文并茂,阅后身临其景,是一篇难得的美篇佳作!</p><p class="ql-block">△广州的新闻同学陈光汉: 马爷辛苦,大作已拜读,谢谢!</p><p class="ql-block">△广州的新闻同学李洪斌: 《情聚江南》一文,文笔流畅优美,图文并茂,阅后身临其景,是一篇难得的美篇佳作!我等同窗战友年近七旬,各有各的精采,各有各的艰辛,各有各的苦楚,各有各的辉煌。今天还能一起走,过往云烟早飘散,留下真诚,活在当下,珍惜当下。谢谢老马。</p><p class="ql-block">△我:@诸位好!谢谢各位的褒奖和鼓励,还需继续不断努力。写错的地方,都已一一更正了,请审阅!</p><p class="ql-block">△原武空宣传部曹部长:马局,你的关于我们活动记述写得很好!我看了两遍,还给老伴女儿看了,他们都觉得我们的活动搞得好,我遇到了好战友!我还打了赏呢!聊表心情吧!多保重!</p><p class="ql-block">小伙子们都多虑了,叫你们主席,总编,局长等都是你们在战友们心中的位置!没错!别声明解释了!国信办外交部都没说什么,你们啰嗦啥啊!老曹喜欢你们!</p><p class="ql-block">△我:@曹老兵 曹部长说的有道理。这美篇只限“能分享的人可见”,不是“所有人可见”,其他人是看不到的。</p><p class="ql-block">△曹部长:重要的,关键是每个人在知晓你的朋友们心中的形象和位置!你们这波人,在我这个有八十年人生阅历的人心目中,都是好样的,不是什么官帽职称能打住的。</p><p class="ql-block">△现为北京冠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戎新闻老友会微信群群主郭铭儒:@苏州老马 ,林华,你制作的这个美篇,文美,图也美。让我们重温了一次江南之行。我至今还记得“马家角”这个地方。它将是我们记忆中的一块历史性地标。</p><p class="ql-block">你们这次聚会中每次发出来图片和视频,我都认真看了。早就想写点感触,只因几个重要文件需要突击,迟迟没有写成。</p><p class="ql-block">有几点感受:</p><p class="ql-block">一是济南这个空军新闻干部教导队意义非凡,不仅给空军新闻队伍充实了力量,担当了20多年的行业支撑,还给地方输送了不少新闻人才。</p><p class="ql-block">二是彰显了当时空军政治部办这个教导队的英明,宣传部和《空军报》协调落实有力。</p><p class="ql-block">三是体现了这批学员的整体素质,坚持不懈追求和兄弟般的情感。否则,这么多年了,仍然心没散,情没变,年年聚。互相关心着,爱护着。可以预见,你们将会是一生的战友,一世兄弟。我有幸受寿清邀请,参加了你们在天津的聚会。感觉你们确实都是值得交往的好兄弟。在那次聚会上我还见到了多年没见面的振华老弟。十分亲切。</p><p class="ql-block">林华不仅文笔厉害,更为重要的是重情重义。有这样的好兄弟,是今生之幸。</p><p class="ql-block">还是那句老话:看见林华格外亲。</p><p class="ql-block">最后,嘱咐弟兄们一下:我们毕竟都老了,是真的老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应该提到第一位上来了。祝大家各自保重,希望能有机会多聚几次。</p><p class="ql-block">△空军直属某单位政治部原主任柴英(正师退休)在华戎新闻老友群和“鲁缘”新闻同学群发信息:@苏州老马 我已经被你们深深的战友情,同学情,兄弟情感动了,这是一股什么力量把你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十年不间断,年年相聚,岁岁相见,而且每次相聚,每个人都为聚会倾自己最大的力量,只为让同学们相聚快乐,旅游开心,友谊长存,真是太难得,太真诚了。我有幸与你们有缘,特别欣慰,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特别希望参加咱们的活动。可惜,林华和崔伟几次热情相约,都因为我走不开而擦肩而过。祝贺你们此次江南行圆满成功。期待下一次相聚,开启新的快乐!</p><p class="ql-block">△西安的新闻同学于建文在鲁缘群:@柴英 早上好!你的评价让我感动! 同时感动的还有这一群人的行为!!其实,一路走来,每年的聚会已成为振奋自我的精神图腾!!</p><p class="ql-block">△广州的新闻同学陶东升: 拜读马局同学美篇,图文并茂,仿佛同聚同行!为此佳作点大赞!好在崔书记同学总结到位,完全同意对此文的赞誉!</p><p class="ql-block">在华戎新闻老友群,还有互动:</p><p class="ql-block">△杨寿清:@柴英 这次宁锡苏之行,马林华、崔伟、于建文都调动了各自的资源,一路远接高迎,我等天天嗨皮,乐不思蜀。</p><p class="ql-block">△柴英:@杨六郎 好羡慕你们啊,下次一定紧紧跟随。</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国画报》社副总编钱友荣: 林华重情义,点赞!</p><p class="ql-block">△北京某局政治部主任赵宇:林华,非常好!为你点赞!从活动安排到美篇制作,无不看到你对战友的浓浓深情。这份情意,博远厚重,撼天动地!</p><p class="ql-block">△杨寿清:@赵宇 此行第一站南京,老马在前炮五师的老战友做东摆酒接风;第二站无锡,老马在前导三团的老战友摆酒接风;第三站苏州,马夫人的闺蜜设家宴接风,还给每人一套豪华礼品。老马对同学战友真是情深意长。下次聚会,欢迎老哥参与哈。退休了,别老呆在家里。</p><p class="ql-block">△赵宇:战友情感天动地!期待!</p><p class="ql-block">后面是两微信群以外的好友点评:</p><p class="ql-block">△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傅明:全文拜读,深感战友情谊厚重!!马局文采飞扬,真情流露!</p><p class="ql-block">△山西临汾民政局科长郭栋梁:马老师好,大作拜读,为您的友情感动,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我们已进入老年,珍惜每一次相见,欢迎您方便的时候与嫂子一起来临汾玩。</p><p class="ql-block">△原某军分区政委、苏州市园林局局长衣学领:写的很好!办这种活动很不容易,我组织过二次费力费神费财!这是需要情怀的!谢谢马局的分享!</p><p class="ql-block">△原航天发射中心政治部主任李冬云:马局,我仔细阅读了这次活动从筹备到落地的全程,处处都凝结着您的心血。无论是前期方案的反复推敲,还是活动现场的精细调度,您都亲力亲为、全程把控。这种精益求精的作风,不仅彰显了您作为优秀军人的卓越统筹能力,更让我感受到您重情重义、对战友和工作的深厚情怀。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主心骨,活动才能如此圆满成功,我由衷地钦佩!</p><p class="ql-block">△原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蒲硕棣:马爷虽然辛苦,但红光满面春风得意!</p><p class="ql-block">△苏州市公安局副调、苏州市公安局所属\保安公司总经理廖亚平:既有文人的细腻,又具领导的魄力,更有一颗善良有爱的心!友情浓于酒,比酒更醇香。</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法院原厅长戴惠:马局,看了您写的文章,再一次领略了您情商高,文笔好,宝刀不老!佩服!马局是发起人,年年能召集这些老领导老战友聚会,你们这些战友聚会的美好时光和回忆是最珍贵的!向您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