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北京~故宫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从天安门前走过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每次走过,都能感受到它的庄严肃穆和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点,在这里,能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国家的威严,也能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共同汇聚在这片象征着国家中心的地方,心中会油然而生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p> <p class="ql-block">红墙映日,岁月有痕,站在这里,与历史同框,每一块砖都是历史的诉说,每一寸红都是岁月的沉淀,站在红墙前,我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p> <p class="ql-block">北京是五朝古都,如果是古都,那肯定有皇宫,北京的皇宫就是紫荆城,今天我们都称她为故宫。</p> <p class="ql-block">午门是进入故宫的入口,来到午门,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城楼,赫然悬着蓝底印着金黄午门字样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午门城楼在明代也称之为五凤楼。《春明梦余录》上说:“午门即俗所谓五凤楼也。”其实,这种俗称的来源,比午门早得多。《宋史》的记载:在西京洛阳有“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三门,中曰五凤楼”。午门上部为门楼一座,两翼俗称“雁翅楼”,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午门因为按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表盘里面,南方的门就对应着午,所以叫午门。 午门还有一个名字叫朱雀门,因为从正面看来,只有三个门洞就意识着朱雀的三只足,午门的主城楼是凹进去的,两面是凸出来的,像朱雀的两只翅膀,所以他又叫朱雀门。</p> <p class="ql-block">五个门洞各有用途,清朝规定:正中门是皇帝出入的门,皇后只有在大婚入宫时花轿从此门经过一次。</p> <p class="ql-block">"推出午门斩首"这句戏剧台词,早就为人们所熟悉,但是明、清两朝都不存在此事。倒是有在午门廷杖的历史事实。廷杖,就是皇帝叫人用棍杖打臣下人的屁股。</p> <p class="ql-block">如果打了胜仗收兵回朝时,要在午门举行仪式,向皇帝进献战俘,皇帝亲自登午门接受献俘礼。在明朝时,每年正月十五,要在午门悬挂灯笼、賜宴,臣民可近前观赏。</p> <p class="ql-block">午门展厅</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从午门向北望去,正前方是太和门,它是前朝三大殿的正门,在明代,皇帝早朝御门听政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广场中央的内金水桥是紫禁城中最壮丽的桥,为太和门广场前5座汉白玉石拱桥的统称。</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广场既为内金水河分出内外,内金水桥又将两部分联系成一空间整体,且于平淡中见起伏,更增强了南北中轴线上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从午门进入故宫后,向东可参观文华殿、文渊阁、箭亭、钟表馆、珍宝馆等建筑,其中,文华殿是皇帝举行经筵讲学的地方,文渊阁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藏书楼。 </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作为故宫的主要入口,其地位至关重要。这里是皇帝举行朝会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也是故宫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因此,在太和门前立铜狮子,不仅起到了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更象征着皇家的统治地位和国家的稳定。铜狮子的造型和工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这两尊铜狮子造型雄浑,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铜雕艺术的代表之一。狮子的毛发、肌肉、爪牙等细节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百兽之王,狮子象征着力量、威严和吉祥。在古代,狮子被赋予了守护和驱邪的功能,常被放置在宫殿、寺庙等重要场所的门前,以彰显其庄重和神圣。因此,太和门前立铜狮子,体现了皇家的尊严和权威,也寓意着国家的安定和繁荣。</span>源于深厚的文化寓意和历史传统,这两尊铜狮子不仅是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太和门前这两尊铜狮子不仅是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珍贵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它位于故宫的中心,建在高约8.13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有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有云龙云凤图案。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占地面积2377平方米,长宽比为9:5,<span style="font-size:18px;">紫禁城最大殿宇,72根大柱中6根为缠龙金柱,</span>象征着九五之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核心功能‌:举行国家最高规格典礼,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每年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三大节时接受群臣朝贺。清代曾短暂用于殿试(后改至保和殿),但传胪典礼(宣布进士名次)仍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建极绥猷”匾,中央是金漆雕龙宝座。冬至前后的阳光,会反射到太和殿的“建极绥猷”和乾清宫的“正大光明”金匾之上,仿佛皇帝的恩泽普照四方。</p> <p class="ql-block">屋顶设10个脊兽(现存古建筑孤例),体现“九五之尊”的皇权至高性。</p> <p class="ql-block">日晷为时钟,是古代的标准计时器;嘉量本为容器、为粮斗,是古代的标准计量器。它们分别代表着天与地、时间与空间,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标志,是皇帝向天下授时的表现,也是国家一统“同律度量衡”的象征,故能够作为紫禁城的顶级陈设。</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过渡性用途‌:皇帝前往太和殿前休息、接受执事官员朝拜及了解典礼流程。审阅皇太后尊号奏章、纂修皇家族谱后的验收,祭祀前阅读祭文并修正内容。中和殿虽与太和殿相似,但取名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单檐四角攒尖,饰金龙和玺彩画,金砖铺地,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虽现代已难觅其踪迹,但依然能感受到其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多元功能‌:科举考试‌:清代乾隆五十四年后成为殿试固定场所。皇家宴会‌:宴请外藩王公、文武大臣及除夕皇族家宴。政治活动‌:接见外国使节、举行宗教仪式及重要会议。建筑特色‌:重檐歇山顶,面积1240平方米,檐角设9个小兽,体现“保和”的治国理念。</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内设有雕镂金漆宝座,坐北向南,这是皇帝在参加重大仪式前更衣的地方。殿内还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皇建有极”,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意思是“由天子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独特,它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覆盖黄琉璃瓦。殿内金砖铺地,东、西两梢间为暖阁‌。保和殿不仅是皇帝更衣的地方,还在每年的除夕、元宵节时赐御宴,乾隆之后的殿试也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故宫汉白玉石阶是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永乐年间,其设计体现了古代宫廷建筑的尊贵与庄重。汉白玉产自山西太岳山,质地坚硬、纹理细腻,被誉为“石中皇后”,因其洁白如雪、光泽如玉的特性,成为皇家建筑的专属材料。</p> <p class="ql-block">故宫汉白玉石阶是建筑、艺术与权力的复合载体,其材质之珍、工艺之精、寓意之深,堪称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士兵发现故宫鎏金铜缸表面镀有黄金,遂用刺刀刮削黄金,导致缸体表面留下密集刀痕。‌这些铜缸并非纯金铸造,而是铜胎鎏金工艺制成,每口缸表面镀有约100两黄金。由于黄金层较薄,刮削后露出底层铜质,形成明显划痕。‌</p><p class="ql-block">故宫通过保留这些痕迹,提醒后人八国联军侵华的破坏性与民族自强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三宫六院”中的“三宫”指的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这三座宫殿位于北京故宫的内廷部分,是明清两代皇帝及其后妃的重要居所和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也是皇帝的寝宫,主要用于处理日常政务和居住。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乾清宫的建筑规模宏大,采用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殿内设有象征皇权的宝座和“正大光明”匾额。</p> <p class="ql-block">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主要用于存放玉玺等重要物品,同时也用于举行一些典礼仪式。其名称取自《易经》,寓意“天地交合、康泰美满”。</p> <p class="ql-block">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位于内廷的中心位置。在明清时期,坤宁宫不仅用于皇后居住,还用于一些重要的皇家仪式。其建筑风格与乾清宫相呼应,代表阴阳结合,寓意“天清地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三座宫殿共同构成了“三宫”,是故宫内廷的核心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布局思想和君权神授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故宫的西六宫和东六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后妃的居所,分别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两侧,对称而建。</p> <p class="ql-block">东六宫</p><p class="ql-block">东六宫包括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和延禧宫。</p><p class="ql-block">‌景仁宫‌:康熙帝在此出生,并曾暂住以怀念兄长福全。</p><p class="ql-block">‌承乾宫‌:顺治帝宠妃董鄂妃的居所,康熙和乾隆的后妃也曾暂住于此。</p><p class="ql-block">‌钟粹宫‌:雍正皇后乌拉那拉氏和慈安太后的居所。</p><p class="ql-block">‌景阳宫‌:明朝为冷宫,清朝存放乾隆的《宫训图》。</p><p class="ql-block">‌永和宫‌:雍正生母乌雅氏的居所,她在此反对雍正登基。</p><p class="ql-block">‌延禧宫‌:曾四次被焚毁,宣统年间修建“水晶宫”未完工,成为烂尾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六宫</p><p class="ql-block">西六宫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启祥宫(太极殿)。</p><p class="ql-block">‌储秀宫‌:慈禧太后大半生居住于此,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储秀宫与翊坤宫通过体和殿相连,形成一体。</p><p class="ql-block">‌翊坤宫‌:清代为宠妃居所,但居住于此的妃嫔多命运坎坷,如康熙的宜妃和乾隆的继后那拉氏。</p><p class="ql-block">‌长春宫‌:乾隆皇后富察氏的居所,富察氏去世后,长春宫被锁闭,保持原状。</p><p class="ql-block">‌启祥宫(太极殿)‌:嘉靖帝生父的出生地,咸丰年间与长春宫改建为一体。</p><p class="ql-block">‌永寿宫‌:乾隆生母钮祜禄氏曾居于此,也是宠妃的住所。</p><p class="ql-block">‌咸福宫‌:乾隆晚年偶尔居住,后成为皇帝守丧之地。</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p> <p class="ql-block">故宫里也有烂尾楼</p> <p class="ql-block">景阳宫 听说这是冷宫</p> <p class="ql-block">珍妃井</p> <p class="ql-block">东西六宫各由两条南北走向的长街划分,每街旁排列三座宫,规划整齐。清代皇后、妃嫔等居住于此,嫔以上为各宫主位,贵人以下随居。乾隆帝曾在每宫悬挂御笔匾额,并设屏风、宝座等,供后妃接受请安行礼。</p><p class="ql-block">东西六宫不仅是后妃的居所,也见证了明清两代宫廷的兴衰与故事,是紫禁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游览东西六宫,不仅是一次历史的穿越,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印记,每一眼都见证了皇家的辉煌与衰败。</p> <p class="ql-block">阴阳道</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p> <p class="ql-block">路过红墙,像被时光拉住衣角,那就合个影吧,把故事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故宫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故宫钟表馆位于奉先殿,是故宫博物院中专门展示钟表文物的展馆。这里陈列着超过1500件钟表,年代跨度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涵盖了中西方钟表的精华,堪称世界博物馆钟表收藏中的翘楚。</p><p class="ql-block">‌故宫钟表馆不仅是一座钟表博物馆,更是一部关于时间、技艺与文化的动人故事,值得每一位游客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故宫珍宝馆,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于1958年开馆,分设在故宫东北角的皇极殿,乐寿堂,颐和轩是故宫博物院重要的常年开馆的陈列馆之一,以展示清代宫廷文物珍玩为主。</p><p class="ql-block">故宫珍宝馆从故宫博物馆藏品中遴选400多件文物,在皇极殿两侧庑房四个展厅分别陈列珠宝、金银、玉石、盆景类文物;此外,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等建筑则根据其功能与历史,恢复相关原状陈设。</p> <p class="ql-block">人工仿生盆景,以金银为骨架镶嵌稀有宝石,兼具吉祥寓意与写实美感,代表清代宫廷独特审美。</p> <p class="ql-block">探寻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那份古老与神秘的韵味。里面的故事更是让人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故宫的红墙金瓦间, 每一步都踏过历史的尘埃, 感受那千年的风华绝代,我们在故宫的深处, 感受着历史的厚重, 仿佛能听到过去的回声, 每一步行走, 都是在故宫中寻找着历史的痕迹与印记,所有的感受都不及第一眼看到的震撼!雄伟壮观!红墙之外有天地,红墙之内皆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