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嵩山南北线

南宫亦悠

<p class="ql-block">嵩山行</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四十七人,徒步穿越嵩山南北线。山道蜿蜒,壑深林密,怪石嶙峋,倒也颇有些"奇"处。槐花开了,白灿灿地挂在枝头,随风摇曳,仿佛在笑。这花笑甚么?笑我们这些人的腿脚不济,还是笑我们竟以为能在此处寻得甚么"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林中飞鸟往来,忽上忽下,自得其乐。它们大约不解,为何这许多两条腿的生物,偏要排成长队,气喘吁吁地爬这高山。鸟儿的翅膀一振,便飞过了我们半日才能走完的路程,而我们却要一步一步地量过去,量得汗流浃背,量得膝盖发软。</p><p class="ql-block">半山腰有古寺一座,门可罗雀。和尚们坐在廊下,面无表情地看着游人如织。游人们举着手机,将佛像摄入方寸之间,便算拜过了。香火钱投入功德箱,发出"当啷"一声响,和尚们的眼皮便跳一跳。佛门清净地,如今成了景点,和尚们也成了景点的一部分,与那山石树木无异。</p><p class="ql-block">沿途游人确实多,多到摩肩接踵。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冲锋衣,举着各式各样的登山杖,活像一支杂牌军。有人高谈阔论,有人默默前行,更多人只是低头看路,间或抬头拍张照片,证明自己"到此一游"。四十七人的队伍,走着走着便散了,三三两两,各怀心事。</p><p class="ql-block">心旷神怡?或许有那么一瞬。当站在山顶,看云雾在脚下翻滚时,确有一种超脱之感。但这感觉转瞬即逝,很快就被口渴、腿酸和"该下山了"的念头所取代。我们这些人,背着水袋,穿着登山鞋,带着各种装备,却仍是山中的过客,永远无法像那槐花、飞鸟甚至和尚们一样,真正属于这里。</p><p class="ql-block">下山时,天色已晚。槐花在暮色中依然"含笑",只是那笑容,在昏暗的光线里,显得有些勉强了。接下来看一看沿途的风光和队友们的风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册崖是嵩山的一处著名景观,它就像一本打开的地质史书,一片片高700米到800米的白色岩石笔直耸立,又像一本本巨厚的书册立于天地间,距今约18亿年,独特而神奇,是嵩山最精华的部分,也被称为嵩山镇山之宝。</p> <p class="ql-block">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如今我们登上三皇塞了,不知道少林可否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地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