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祝家沙地沟杏花村风景-2025年4月18日

巍巍

<p class="ql-block">沙地沟大杏的历史起源</p><p class="ql-block">‌树苗引入与种植‌</p><p class="ql-block">1932年,广东人侯公满(东北军成员)流落沈阳,暂居沙地沟村村民刘兴耀家中。他观察到当地山坡气候适宜,建议种植果树,并于次年从广东带回200多棵果树苗(包括杏、梨、苹果),与刘兴耀共同栽种于背阴向阳的山坡。</p><p class="ql-block"> 现存树龄近百年的杏树被视为“杏王”,见证了沙地沟村的产业变迁。佟家峪村支部书记张艳恒称其为“沈阳第一杏花谷”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杏树多为村民房前屋后零星种植。2018年后,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约1亿元)推动规模化发展,建成自动化温棚、蓄水池等设施,并注册“沙地大杏”商标。</p> <p class="ql-block">产业发展与文化品牌</p><p class="ql-block">‌从自然种植到规模化经营‌</p><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杏树多为村民房前屋后零星种植。2018年后,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约1亿元)推动规模化发展,建成自动化温棚、蓄水池等设施,并注册“沙地大杏”商标。</p><p class="ql-block">如今佟家峪村几乎家家种植杏树,同时发展树莓、蓝莓等配套产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