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漾的琴弦——杭州城脉与湖山交响作者 章育生

心海怀馨

<p class="ql-block">  水漾的琴弦——杭州城脉与湖山交响</p><p class="ql-block"> 章育生</p><p class="ql-block"> 杭州,一座被水纹镌刻的城。钱塘江劈开浙西群山奔涌而来,西湖潋滟成眸,湘湖含翠如黛,千岛湖散落星子,西溪湿地铺展成宣纸上的飞白。更有青山湖的红杉蘸水写诗,南湖的古渡泊着运河往事,三白潭的渔火映着千年炊烟……水,是织就这座城的经纬线,将自然造化、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市井烟火,缝合成一部流动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钱塘江自皖南怀玉山飞湍而来,如一条银龙蜿蜒于浙地。行至杭州,江面豁然开阔,却又因喇叭状河口骤然收束,潮水奔腾如雷,成就了“天下第一潮”的奇观。苏轼曾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潮,是自然的狂想曲,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吴越王钱镠筑海塘以御潮,千年后,六和塔依然俯瞰江流,铁马秋风的豪情与“保境安民”的智慧,早已融入潮声的起伏。</p><p class="ql-block"> 江畔的富春江段,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以水墨定格了它的苍茫;而下游的之江路,现代高楼与古渡口交映,钱塘江大桥如钢铁长虹横跨两岸,诉说着茅以升“桥存人存”的壮烈。潮去潮来,江水流淌的不仅是泥沙,更是吴越文化的血脉。 </p><p class="ql-block"> 若说钱塘江是杭州的筋骨,西湖便是它的魂魄。三面云山一面城,六桥烟柳一湖春,西湖的美,是自然与人文的共谋。白居易的六井引水、苏东坡的葑泥筑堤,让一汪潟湖蜕变为灌溉万顷的“人间瑶池”。白堤上的桃花依旧笑春风,苏堤的烟柳仍垂映晚钟,而三潭印月的石塔,将月光揉碎成诗,千百年来引得文人墨客竞折腰。</p><p class="ql-block"> 湖心的孤山,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与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慷慨在此交织;雷峰塔下,白蛇传说的缠绵与鲁迅笔下“倒掉的塔”的反思遥相呼应。如今的西湖,游人如织却依旧静谧,因它早已学会以包容的姿态,将喧嚣化作涟漪,沉淀为历史的倒影。</p><p class="ql-block"> 西行百余里,千岛湖如一块翡翠镶嵌于群山之间。1078座岛屿星罗棋布,水下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贺城与狮城。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兴建,让淳安百姓以家园为代价,换来了这“天下第一秀水”。湖水澄澈如镜,岛屿形似伏虎、状若游龙,桂花岛的丹桂飘香,龙山岛的海瑞祠肃穆,每一处都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p><p class="ql-block"> 泛舟湖上,恍惚可见水下古城的飞檐翘角,听见湮没的街市喧嚣。渔民撒网,白鹭掠过,当年的“移民泪”已化作今日的“生态美”。千岛湖的水,是牺牲与重生的寓言,更是人与自然和解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一句叹息,让这片城西湿地免于宫阙之扰,保留了野趣天然。河汊纵横,芦花似雪,秋雪庵的钟声惊起一滩鸥鹭,深潭口的龙舟竞渡荡开千年民俗。这里是《非诚勿扰》中的爱情秘境,也是洪昇创作《长生殿》的灵感之源。摇橹船穿行于蜿蜒水道,岸边茅舍与柿树相映成趣,农耕、渔猎、隐逸的文化层层叠叠,宛如一部活着的《水经注》。</p><p class="ql-block"> 与西湖并称“姊妹湖”的湘湖,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古意。跨湖桥畔,一条距今八千年的独木舟静卧博物馆,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溯千年;越王城山上,勾践“卧薪尝胆”的传说与斑驳的城墙,诉说着春秋争霸的刀光剑影。湖水如碧玉含烟,金沙戏水的沙滩上孩童嬉闹,荷花庄的莲叶接天,历史与现代在此悄然对话。</p><p class="ql-block"> 北望杭城,京杭大运河如一条青铜编钟悬挂于天地之间。隋炀帝凿通的江南运河段,在此与钱塘江血脉相连。拱宸桥畔,石雕神兽镇守的不仅是急流漩涡,更是“四方辐辏,百货骈阗”的漕运记忆。富义仓的米垛堆叠过康乾盛世的余晖,塘栖古镇的广济桥下,曾穿梭着运丝绸、茶叶、贡瓷的万斛漕船。 </p><p class="ql-block"> 运河不语,却记得白居易疏浚沙河的锹声,马可·波罗笔下“水上宫殿”的盛景,乾隆南巡时香积寺的袅袅炉烟。如今,桥西历史街区的通益公纱厂旧址与工艺美术博物馆隔岸相望,刀剪剑博物馆的寒光里折射着“运河三老”守护遗产的苦心。夜色中,武林门码头游船划过《乾隆南巡图》光影秀,运河亚运公园的跑道与古纤道平行延伸——这条活着的遗产,仍在书写新的通途。 </p><p class="ql-block"> 杭州的水,不止于名川大泽。青山湖的水上森林,红杉入镜,鹭影翩跹;南湖的运河码头,漕运往事随桨声渐远;三白潭的渔舟唱晚,炊烟袅袅间尽显水乡烟火;白马湖的动漫小镇,将传统与现代泼墨成趣;阳陂湖的生态修复,让宋代“一湖映双塔”的盛景重生;金沙湖的人造碧波,为新城添一抹灵动;仙女湖的传说,则为山涧流水蒙上神话的轻纱……这些“小水”如繁星点缀,让杭州的水系更显丰多姿盈。 </p><p class="ql-block"> 杭州的水,是白居易治理西湖时的汗滴,是钱镠射潮弓弦上的露珠,是张岱湖心亭看雪的冰晶,更是今日“五水共治”的美好图景。</p><p class="ql-block"> 杭州的水,是潋滟的诗行,是流动的史书,更是生命的图腾。它哺育了稻香鱼肥,承载了舟楫商贾,浸润了诗词书画。</p><p class="ql-block"> 这城将水的刚柔并济刻入基因——钱塘江教会它勇立潮头,西湖赋予它诗意栖居,西溪留存它野性本真,湘湖沉淀它历史沧桑。仁者见水,可见吴越铁骨化作护堤柳;智者见水,可见科技新城倒影在云栖小镇的数据流里。此城永远年轻,因它的灵魂,始终如钱塘潮水般奔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原创散文,版权所有;图片来自网络,感恩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