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看这次侗寨游的形成安排时,我看到了要去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参观。我也真是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枪手部落,于是好奇的上网查询。度娘告诉我:芭莎苗族部落是中国唯一一个枪不离身的苗人部落,保留了完整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岜沙自称是古代蚩尤部落的一个分支,逐鹿中原战败后辗转来到贵州大山深处的。岜沙(苗语意为草木繁多茂盛),世代以狩猎和农耕为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被誉为“最后一个持枪部落”。</span></p><p class="ql-block">按照计划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岜沙苗寨的旅程。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前行,车窗外,连绵起伏的山峦如绿色的波涛,层层叠叠。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偶尔能看到几处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点缀其间,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给这静谧的山水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我们将走进了这个神秘而古老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停在了芭莎苗寨的山下,换乘景间车上山,其实山下我仿佛已经闻到了火药味,几个持枪苗人的雕塑守候着山门。</p> <p class="ql-block">大立柱上写着“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哇哦!这个苗寨因为它的特点还具有国际范儿。</p> <p class="ql-block">候车的广场有秋千供游客嬉戏。</p> <p class="ql-block">也可以居高临下看山下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一位苗族妇人在清洁地面。这儿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挺干净的。</p> <p class="ql-block">乘景间车上山,穿过这个竹编的拱门,很快就到了寨子口。</p> <p class="ql-block">还未进入寨门,就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古朴的寨门由原木搭建而成,充满了原始的气息。几位身着传统苗族服饰的寨老,手持火枪,站在寨门前,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他们脸上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沧桑,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我们想和他们合影留念。其中一个老者用手比划和我说着什么,我基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好不容易听出了他说“一点钱”。我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了,希望我们和他们拍照给他们一些钱。现在出门都是一(手)机在手,万事不求,我身上根本找不出钱。幸好大妹包里有点零钱,掏出20元给他。他们开心的和我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妹夫走到哪儿都喜欢和当人人拉呱,了解风土人情。瞧他正和一个枪手交谈着。我担心他(苗人)能不能听懂他(妹夫)的话,或者他(妹夫)能不能听懂他(苗人)的话。😄😄不过远远望去,他们交谈的很认真。</p> <p class="ql-block">陆陆续续枪手增加了,还来了身着苗家正装的苗族姑娘。导游梅子告诉我们,我们将经历岜沙苗寨特有的“宅门迎宾仪式”。</p> <p class="ql-block">随着歌声响起,苗族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理解是迎宾舞吧。</p> <p class="ql-block">随即火枪齐鸣,震耳欲聋。那声音仿佛穿越了千年,回荡在山谷之间,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震撼。在火枪的轰鸣声中,我们缓缓走进了这座神秘的苗寨。</p> <p class="ql-block">走进寨门,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地延伸向寨内深处。</p> <p class="ql-block">小路两旁,是一排排古朴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木质的墙壁,小青瓦的屋顶,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愈发古朴厚重。楼前屋后,种满了各种绿植,三角梅开得正艳,红的、紫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座古老的苗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岜沙苗寨,只见那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与山间的云雾融为一体。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给整个苗寨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美得让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在寨子里漫步,不时能看到身着精美苗族服饰的姑娘们。她们的服饰色彩鲜艳,绣工精美,每一件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些精美的刺绣,针法细腻,图案栩栩如生,有的绣着飞鸟走兽,有的绣着花草树木,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们的苗族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村寨内的小山上,有一座纪念亭屹立山头,精巧别致,名叫“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纪念亭”。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从江县从党候坡上的香樟林里砍伐三棵最好的香樟树,运送到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这位老人家已经100岁,精神状态依旧很好,我们走过她主动和我们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年纪大的人不少,我猜想这大概得益于山好水好空气质量好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到了寨中的广场,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早就听说到这个苗寨主要有三大活动,一是寨门迎宾,二是广场歌舞表演,三是剃头表演。我们到了广场歌舞表演就开始了。先是苗家汉子的持枪舞(我自己瞎编的舞名😄😄)和竹笙舞。别看这些汉子中有的并不年轻,但是跳起舞来劲头十足,还很能踏得住韵律和节奏。</p> <p class="ql-block">接着一群苗族姑娘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了舞台。她们的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银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随着悠扬的芦笙声响起,姑娘们开始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时而轻盈灵动,如林间的小鸟;时而热情奔放,似绽放的花朵。那欢快的节奏,仿佛能感染每一个人,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摆动身体。</p> <p class="ql-block">在苗家姑娘的邀请下我们的团友也加入了舞蹈队伍。</p> <p class="ql-block">在欣赏舞蹈的间隙,我们了解到了岜沙苗寨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据说岜沙苗族的祖先是大迁徙中的一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从遥远的东方迁徙至此,看中了这里的山水,便在此定居下来,一住就是数百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持枪狩猎、镰刀剃头、崇拜树木,这些古老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在岜沙,还能感受到村民们质朴的生活气息。妇女们坐在家门口,用灵巧的双手刺绣着精美的图案,一针一线都蕴含着苗族的传统文化。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让人不禁心生羡慕。</p> <p class="ql-block">说到镰刀剃头,这是岜沙苗寨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习俗。</p> <p class="ql-block">当问到有人想尝试一下镰刀剃头吗?我们团队中的一位汉子胆子特别大,主动要求体验镰刀剃头。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坐在了椅子上。一位岜沙汉子手持一把锋利的镰刀,<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在他的头上涂了一些水,然后拿起镰刀</span>动作娴熟地为我们这位队友剃头。那镰刀在他手中仿佛变成了一件神奇的工具,轻轻划过,头发便纷纷落下,却丝毫不会伤到头皮。看着那锋利的镰刀在他的头上游走,至少我觉得玄乎,那毕竟是镰刀呀!但是,岜沙汉子的技艺十分精湛,不一会儿,我们队友的头发在他手起刀落下就被剃得干干净净。</p> <p class="ql-block">他摸着自己的光头,开心地笑了起来,周围的人也纷纷为他的勇气鼓掌。后来我才知道,他跟我们的年龄相差不会太大,但是确实五人自驾从杭州到侗寨的。</p> <p class="ql-block">寨后的山上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岜沙人对树木有着特殊的崇拜,他们认为树木是有灵魂的,是生命的象征。在他们的观念里,人出生时种一棵树,去世后用这棵树为自己做棺木,回归自然,这种生死与树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这次岜沙苗寨之行,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它让我领略了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