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忠勇杨家鼓”夜景震撼大气</p> <p class="ql-block">“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每当吟诵起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杨家将那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英雄形象便在我们的脑海中瞬间浮现。他们满门忠烈,精忠报国,其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怀着对忠勇杨家将精神文化的无限敬仰,在2025年4月16日,我们广西杨氏联谊总会,在杨再林会长的带领下,常务副会长杨逢杰,副会长杨新强三人一行,踏上了前往陕西神木市的征程。从延安出发,一路上,我们的心情既激动又期待,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召唤,引领我们去探寻杨家将文化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当火车缓缓驶进神木站,一幅大大的广告牌标语横幅映入眼帘:“忠勇之城欢迎您!”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已经踏入了杨家将的英勇世界。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的小郭早已在站外等候,双方一见如故,那种亲切感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p><p class="ql-block"> 来到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的办公室,虽空间不大,但却布置得井然有序。杨家将文化宣传图片琳琅满目,各类杨家将文化书籍摆满书架,浓厚的杨家将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人,瞬间有了回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随后,项世荣常务副会长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马安亮主编、高越副主编、折和平副会长、孟建刚办公室主任等众多研究会成员都参加了此次仪式。在交流中,广西杨氏联谊总会会长首先介绍了本次前来的目的,我们渴望学习和了解杨家将文化的精神实质,探寻杨家将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神木市以打造杨家将文化为出发点,所凝聚的忠勇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分享了广西杨氏宗亲在弘扬杨家将精神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广西杨氏人口众多,达143万,在广西百家姓中排名第七。自2011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盛大的 “广西杨氏经济文化交流代表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规模宏大,有一定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在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办公室进行座谈,《杨家将文化》杂志主编马安亮给我们介绍杨研会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的成员们,也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该研究会成立于2006年,创会发起人杨国伟任首任会长,拥有300余位会员。2007年8月,成功组织召开了 “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杨家将历史文化。2011年8月,又举办了第二次杨家将与陕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不断挖掘杨家将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和强化其文化内涵,为杨家城的保护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杨研会还通过广泛联谊,与世界各地杨氏宗亲组织交流学习,并以《杨家将文化》会刊为宣传窗口,已成功发行六十九期,反响良好。2020年,他们将杨家将历史文化的忠勇爱国主义精神,提炼为 “忠勇、创新、包容、共享” 八个字,确定为神木市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将杨家将精神文化升华,汇聚成神木市精神凝聚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为了弘扬杨家将文化,神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开发杨家城,保护杨家将文化。2019年,专门成立了神木市杨家城保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首次筹资捐款就达3亿多元。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 “杨家将国家文化遗址公园” 已初具规模,一个以杨家将文化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旅游风景区基本形成。园内环山旅游公路、上山步道、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保护展示中心、城墙、烽火台景观、杨家将人物雕像、模拟古战场、杨门女将群雕像、将军祠及广场、杨家城展览馆、杨家将战鼓等一应俱全,为全国各地杨氏宗亲组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场所,成为弘扬杨家将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研学基地。</p><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杨研会全体人员盛情款待了我们,大家围坐一堂,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杨家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气氛热烈而融洽。</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我们便随杨家城保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马乐斌副总经理、杨研会副会长折和平和编辑兼驾驶员郭小姐一同前往参观建设中的杨家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入口处庞大的杨家将战鼓,棕色的鼓身,中间一个醒目的 “杨” 字,周围环绕着八层铜制装饰。利用高科技技术,夜晚灯光亮起时,它能自动发出声光电的音乐灯光舞美效果,仿佛在诉说着杨家将当年征战沙场的英勇故事。</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参观了游客服务中心,其外墙由精美的原石头墙垒砌而成,古朴而厚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站在烽火台城楼上,神木市的城市建设景观尽收眼底,一边是现代化的都市风貌,一边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杨家城,古今交融,令人感慨万千。在景区南门中心广场,我们看到了苍劲挺拔的三棵神树,它们的枝叶似乎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仿佛它们在不停吟唱杨家将的颂歌,似乎它们在尽责地守望着窟野河的波浪起伏,见证着从麟州到神木的变迁。(注:据史料记载,古麟州城外东南四十余步,有松树三棵,大可二三人合抱,人称神木。)</p> <p class="ql-block">来到古道、古井、古墙等古城遗址,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杨家将将士们在这里守疆戍边、保家卫国的场景,他们英勇无畏、冲锋陷阵的大无畏英勇气概,以及那悲壮的战斗画面,历历在目。在将军祠里,供奉着杨宏信、杨业、杨重训三父子的雕像,他们是杨家将精神的象征,激励着后人传承这份忠勇爱国的精神。杨家城展览馆内,展示的杨家将从麟州故里演绎出一系列图片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杨家将的传奇历史。</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杨研会办公室孟建刚主任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神木市城市展览馆,了解到神木市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发展到2024年时,一年GDP达2502.61亿元的全国强县级市的历程。煤炭、稀土等多种产业蓬勃发展,神木市还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义务教育十五年,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全免费的城市。城市建设规划合理,管理规范,市容市貌街道整洁有序,老百姓幸福指数高。在神木市博物馆,我们领略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政府部门对忠勇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视,使得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古城区白家大院古老的民居,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精美的建筑工艺令人赞叹。据说在文革时期,主人家用纸将四合院主要建筑工艺部位全部粘上,并在纸上写上毛主席语录标语,才使其得以保存下来,这也成为了历史文化沧桑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晚上我们又受到了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和杨家城保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领导的热情款待。在这两天的交流与参观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神木市委市政府对杨家将文化的重视与传承,百姓对杨家将文化的认同与赞美。这里的每一处遗迹、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杨家将的忠勇精神,让我们对杨家将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p> <p class="ql-block">风从东方来,梦从神木起。神木,这座承载着杨家将精神的城市,不仅是杨氏宗亲心中的圣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杨家将的忠勇精神,如同神木的烽火台,虽历经岁月洗礼,依然闪耀着光芒,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杨家将文化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和发扬,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p> <p class="ql-block">将军祠</p> <p class="ql-block">将军祠广场巨幅雕像</p> <p class="ql-block">杨家城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杨门女将群英谱</p> <p class="ql-block">烽火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古城</p> <p class="ql-block">三棵神树。这是遗址南门中心广场,大家看到的这三颗高大的树我们称之为神木,是由世界沙雕大师冯光兴亲自设计并且参与雕琢的。这三颗树的直径是3米多,高是13米多。道光版《神木县志》载:“县东北杨家城,即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约四十余步,有松树三株,大可两三人合抱,为唐代旧物,人称神木。金以名寨,元以名县,明代尚有遗迹。”</p> <p class="ql-block">参观神木市博扬物馆</p> <p class="ql-block">感谢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给我们赠送了杨家将文化方面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感谢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给我们赠送《杨家将文化》刊物</p> <p class="ql-block">忠勇杨家鼓再现杨家将忠勇爱国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