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让自己成为自己21

欣喜的欣

<p class="ql-block">爱是让自己成为自己21</p><p class="ql-block"> 社会的每个人都必然要接触社会关系,与之必然的,也要接受这些社会关系带来的矛盾和挑战。比如买房,买车,公司制度,家庭关系等等。在这些环境下,究竟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学习和发展呢?答案只有一个——用爱的力量把“纠结”变为“和谐”。</p><p class="ql-block"> 人们心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疑虑,甚至不能处理好各种矛盾,究其根源,仍旧是没有从大脑的固有思维模式中走出来。人们喜欢既不放弃固有的思维模式,又想尝试一下新的思维方式是否有用。而爱的道路一再强调:要么实践“理解一切”“接受一切”的思维,要么接受“割裂”“分别”的心理状态,不允许“脚踏两只船”。</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割裂和分别”的模式是人们认识事物根深蒂固的习惯。可是,爱的道路要求人们必须放下分别心,接受一切,理解一切。“有条件的爱”是对爱的误用。误用爱几乎成为生活中所有领域痛苦和矛盾的源头。不论是正确的爱,还是误用的爱,这些来自爱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造就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用对了,就幸福快乐,用错了,就纠缠煎熬。但你要知道,你自己才是经历自我的主人,是自己的选择创造了那些事件和过程。没有任何人,或者外在的力量能阻碍你的决定,终究是你的思维方式制造了一切问题。因此,只有自己才有解开一切问题的钥匙,这是和重力、相对论一样的客观规律。本质上,这是爱的规律的运用而已。</p><p class="ql-block"> 固有的思维模式总以为别人制造了一切问题,所以,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会遇到其他问题的困扰。因为你一旦认为那是一个问题,并开始关注它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一个幻觉的世界了。不管怎么做,只会在这个幻觉中越陷越深。因此,首要的一个成为自己的技巧是,不要着急去解决问题,而是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也许你觉得,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了,你的责任就是解决问题。处于幻觉的人们一向觉得,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怎么认识问题,而是你到底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技能,到底给出了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可惜,这些本质上都是“行动决定一切”的逻辑。他们连问题究竟是什么都不清楚,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内在问题还是外在问题都没弄清楚就开始行动了。结果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现新问题。</p><p class="ql-block"> 当你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在探索的是:我真正追逐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进入这场追逐?追逐的结果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究竟什么东西才能让我平安和幸福,永不担心失去?追逐的终点在哪里?追逐会让我成为自己吗?我要如何做才能成为内在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当一连串问题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爱的生活原则便展露出来。爱的核心是去“成为”,而不是去“行动”。只有在成为自己的时候,人们才会走出患得患失的恐惧,才会在爱中拓展自己。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认为问题是外在的,就不可能真的解决问题。因为外在是不可控的,就算表面解决了一个问题,很快又会出来另一个。你就会陷入固定思维模式的病毒循环,计较那些大小多少对错的分别,不可能得到内在的安宁。一直到你开始回头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认为那是一个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爱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完整的,没有一丝割裂的部分。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只要你把一个事物割裂成碎片,就是自己在制造问题。割裂的思维方式,是碎片化的的思辨过程,推论的是不经考验的幻觉。要知道,影响自己思想的从来不是某个分割在外的力量。当你认为攻击会损害你而去反击的时候,实际是在强化那些攻击你的力量。当你不搭理那些问题的时候,并把那些问题还原为原来的整体,外来部分的攻击自然也就不会继续去追逐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了。所以,记住这个原则:“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制造的,真正的问题就是——成为你自己,完整的看待一切事物。放下选择,接纳一切。那些来自碎片化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 爱的思维让我们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到底想要成为什么,你就会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本质上,我们不是在做事情,只是在成为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