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早上束河镇天气阴沉,降温下小雨,我们没有再次进入束河古镇,九点前就冒雨离开束河,按计划向着德钦县的飞来寺出发,全程约340公⾥,预算包括看风景在内大半天时间是完全可以到达。飞来寺是观看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的最佳地方,也是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一个重要景点。据介绍: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的云南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包含金沙江大湾、白马雪山、浓雾顶、飞来寺、明永冰川和雨崩六大片区。 离开束河,我们临时确定走G214去“虎跳峡”打卡。路上车外一直下着小雨。 下午一时许,来到“虎跳峡"景区。上世纪我第一次自驾去香格里拉,路过这个景点还不需要门票,但感觉虎跳峡与我们看过的众多峡谷瀑布比较,虎跳峡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峡谷。这次离景点还有5公里,汽车就被拦着要求去购票。天空已经下起中雨来,数台自驾小车和旅游大巴在排队购票。看这天气,假如进入景点徒步,不但要拿着雨伞排队挤上观景台,而且拍摄效果也不佳。于是我们放弃购票进入虎跳峡,直接上了G5611(大丽高速)。后来我们在路上遇到的情况,证明我们放弃去虎跳峡,节约时间是正确的。 高速路上,透过下雨的车玻璃,看到了山上一片白茫茫。 11点38分,我们通过了大丽高速公路的冷都隧道。山上的树木全部挂着雪。我们南方人比较少见这种风景,大家很兴奋。 12点55分,我们进入小中甸服务区。 小中甸服务区内,远远便看见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和她的同伴在玩雪。 上前一问,原来是老乡,顺便就帮忙给她拍摄抛雪球。 南方女孩遇到大雪,当然开心。 下午1点45分,我们到达香格里拉市“塔中塔”。这座矗立在进入市区前的标志性建筑,号称”世界上最高的白塔“(108米)。据说:塔中塔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即藏历火鸡年七月(公元2017年9月)竣工的。它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风格,在原有的“平安吉祥塔”位置上,覆盖着再建起来的。原来的白塔是1997年迪庆州成立40周年时建造的。真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建造塔中塔。 从塔中塔进入香格里拉市区,天空下起大雪来。我们顺便躲进饭店吃午餐。 离开香格里拉,我们开始沿着G214前行。这条路又称西景线,是沿着金沙江边的一条国道。可以说,我们从这里进入了风景如画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 我们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遇到的第一个景点——”贺龙桥“。 贺龙桥建于1958年9月,原名《伏龙桥》,是德钦金沙江上的第一条跨江大桥。后来,为了纪念贺龙率领红军二、六方面军长征时,曾经来到此地播放革命火种,便改名《贺龙桥》以作纪念。 此桥曾经是金沙江两岸的交通要道,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成了危桥,桥面拆去,留下了钢梁。 桥头的雕塑是贺龙(中)、任弼时(右)、关向应(左)三位当年的红军领导。 说实在的,贺龙桥当年还算是很壮观的拉索桥。 现在贺龙桥不远,已经建起了一条坚固的公路大桥。 你不认真看,这幅标语还一时读不顺。 河对岸是一个藏族村,还有一个历史纪念馆。 继续前行,路旁首次看到了美丽的经幡,这是进入藏区最明显的标志。 贺龙桥在白马雪山的脚下,离开贺龙桥,我们开始攀登G214白马雪山路段。 海拔高度很快上升,刚才拍摄的经幡已经在山下(右下角)。 远处的村落,是刚才路过的奔子栏镇。 下午3点,我们来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著名景区“金沙江大湾”。 金沙江大湾原来叫月亮湾,因为金沙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Ω”状。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在这里修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多层观景台(免费)。 本来想用无人机拍摄,但是天下雨啦,风很大,不敢飞。 观景台的建筑独特,从上往下走有几层。其中一层有详细介绍梅里雪山几大景区的展板。 站在金沙江大湾回望,刚才的走过的盘山路蜿蜒蛇行。 下午5点,路边出现了一座漂亮的寺院。 拐个弯,一座藏族传统建筑雄伟壮观地耸立在国道边上。门楼上写着“噶丹东竹林寺”。这里海拔约3000米,道路上看似镜面,这不是什么好消息,显然路面结了薄冰。 据介绍:噶丹东竹林寺是1985年7月重建的一座寺院。原寺院建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原名“冲冲措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寺址在新寺西北约3公里处。 接下来约一小时,我们非常谨慎地行驶在湿滑道路上,山边都是积雪。这张照片拍摄时间下午6点33分。(下一篇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