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04月20日是第9个世界痛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随着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痛风管理正从“经验医学”迈向“精准医疗”。</p> <p class="ql-block">一、认识痛风:疼痛背后的“沉默杀手”</p><p class="ql-block">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尿酸会以结晶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肌腱等部位,引发急性或慢性炎症,导致关节红肿、疼痛、发热,严重时还会影响关节功能,甚至造成关节畸形。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宛如刀割,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然而,除了急性疼痛,痛风还会悄无声息地损害肾脏,增加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风险,是威胁健康的“沉默杀手”。</p> <p class="ql-block">二、痛风的高危因素与症状表现</p><p class="ql-block">(一)高危因素</p><p class="ql-block"> 1. 饮食因素: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啤酒等,会使尿酸生成增加。</p><p class="ql-block"> 2. 生活习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过度饮酒,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与痛风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人群脂肪组织增多,会影响尿酸代谢;而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同时促进尿酸生成。 </p><p class="ql-block"> 3. 疾病与药物: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也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p><p class="ql-block"> 4.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在痛风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p> <p class="ql-block">(二)症状表现</p><p class="ql-block"> 1. 急性发作期: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单个或多个关节出现剧烈疼痛,最常见于大脚趾关节,其次为脚踝、膝盖、手指等关节。关节周围皮肤红肿、发热,疼痛在24 - 48小时达到高峰。</p><p class="ql-block"> 2. 间歇期:急性发作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进入间歇期。此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尿酸盐结晶仍在体内沉积,若不加以控制,痛风会反复发作。</p><p class="ql-block"> 3.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随着病情进展,尿酸盐结晶不断沉积,形成痛风石,可出现在关节、耳廓、鹰嘴等部位。痛风石会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还可能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引发感染。</p> <p class="ql-block"> 三、科学防治,向痛风“宣战”</p><p class="ql-block"> (一)饮食管理:把好“入口关”</p><p class="ql-block"> 1. 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减少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的食用;避免饮用啤酒、白酒、黄酒等含酒精饮品,以及富含果糖的饮料。</p><p class="ql-block"> 2. 选择低嘌呤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香蕉、苹果等低果糖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适量摄入低嘌呤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蛋、牛奶。</p><p class="ql-block"> 3.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保证饮用2000毫升以上的水,促进尿酸排泄,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苏打水。</p><p class="ql-block"> (二)生活方式调整:养成健康习惯</p><p class="ql-block"> 1. 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p><p class="ql-block"> 2.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轻关节负担,改善代谢功能。 </p><p class="ql-block">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p><p class="ql-block">(三)定期检查与规范治疗</p><p class="ql-block"> 1.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p><p class="ql-block"> 2. 规范治疗:一旦确诊痛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急性发作期以消炎止痛为主,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缓解期则需降尿酸治疗,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减少痛风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不可自行停药、减药,以免病情反复。</p> <p class="ql-block">四、携手同行,共抗痛风</p><p class="ql-block"> 痛风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在2025年“世界痛风日”,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p><p class="ql-block"> 1.个人层面: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学习痛风防治知识,积极配合治疗。</p><p class="ql-block"> 2.家庭层面:家人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监督生活习惯,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 3.社会层面:医疗机构、社区、媒体等加强痛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消除对痛风患者的误解和歧视,共同为痛风患者创造友好的社会环境。</p> <p class="ql-block"> 守护关节健康,从了解痛风开始;远离痛风困扰,从点滴行动做起。让我们携手共进,向痛风说“不”,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