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在海外

雪白雪红62116020

<p class="ql-block">  老同学徐阳,拿到语言学博士学位、嫁给了巴黎市政厅的园林工程师,自己在双语学校也有一份工作。2015年我去欧洲旅游,她带我游览了好几个巴黎的名胜处……</p><p class="ql-block"> 说起海外求学各种艰难,她也是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下乡的蹉跎岁月,一晃已经几十年过去了。老知青已经进入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岁月、我们小知青也陆续进入退休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  我的知青朋友洪大头现在定居加拿大,他回国探亲时,我父亲偶尔见到了。老父好一通感慨: …… 看人家小洪,英语有多好啊、已经移民加拿大了,你们还是一个锅灶吃饭的呢!</p> <p class="ql-block">  老父亲的话引起了我的回忆,我和洪大头是在一个知青集体户,分别在富民县城郊二大队的二队和八队参加劳动,洪大头第1年分红得了400多元,我分了500多元,用农民的话说,两个小伙够蛮力的!(那个时候的钱可真值钱: 8毛钱可以买一斤排骨肉,1块6就可以买10斤好大米!)</p><p class="ql-block"> 咱们都把钱交回家里,洪大头的母亲在省计委工作,非常体恤小孩子,她问洪大头: 你要什么?</p><p class="ql-block"> 大头说我要顶级的美多超短波收音机,他家里用那4百元贴了点钱,真的给他买了一个大收音机,这成了大头形影不离的宝贝,他又听“敌台”,又学英语,就像当年的解振华和李肇星一样,尽管前途无望,还是自己在抓紧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说我的时候,我反问他,我交回来的钱你们根本就没有给我买什么东西,只是说家里困难、困难就不知道我下乡也非常困难、回来穿着补疤衣服,你们又觉得小农民给你们丢了脸……</p><p class="ql-block"> 老父再也不好意思把洪大头来跟我们类比了!</p> <p class="ql-block">  洪大头虽然爱学习,可是比较小气抠门。比如大家从家里带去的咸菜都是公开摆出来让大家品尝,可是他带来的咸菜自己吃完赶快就锁进小箱子里边——真是做得出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两年以后参军到了部队,农村青年参军并不踊跃,基本上我们知青一报名都能录取,所以公社武装部长王刀锈拿不到知青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79年中越边界战争爆发,我们还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后知青密友维克多考上了北京大学,我考上了一般的大学,洪大头在地方先上中专,然后又考大学,开始考取了医学院,他还不愿意去,大家都为他惋惜,结果他复读一年弃理考文,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复旦大学经济系!(他的数学和英语分遥遥领先)</p> <p class="ql-block">  大头出国时有几个洋相,一是他媳妇做生意赚了点美元,要带出去买车买房,跻身于当地华人阶层,他来找我咨询怎么办,我告诉他可以用万事卡或者旅行支票,他一听有手续费,就坚决不干。</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和他老婆腰缠万贯,心怀鬼胎、战战兢兢的过了海关,其实那时的出国热,中国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制止这些移民的人把钱带出去!</p> <p class="ql-block">  二是 大头两口子做的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办了个假离婚,为的是在纺织工校再骗一套房子,然后卖掉换成钱带出去,据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上学……。</p> <p class="ql-block">  有些出国的人回来都要求我们请他们的客,理由是他们已经人生地不熟,老板会宰他们,这都没有什么,吃饭能花几个钱?我和维克多轮流请他们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们出国去玩美加、北美洲中美洲地区,我们是飞机落地后,租车自由行。这些回国内让我们请客吃饭的人信誓旦旦的说,只要我们来,他们一定热情欢迎——其实我们的旅游攻略已经做到每一顿饭每一个住宿都已经落到实处,给他们打电话通通推辞、要么干脆不接电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你们的中国习惯,我们已经被西方习俗被洗脑了——人情淡如水嘛!</p> <p class="ql-block"> 同学杨卫平说话细声细语,从来就很谦卑,结果他在日本留学,就找到了那一方的水土——医学博士毕业后就留在名古屋医科大学从教,我有一年去看他,发觉他的事业风生水起,全家也接了过去。还从助教授,副教授一直干到了终身教授,可惜他喜欢喝日本小清酒,结果就是这个东西害了他,听说后来酒精中毒了,提前进了养老院,我是不愿相信,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啊……!</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外号叫小野马的赵佳林,留在日本丽泽大学教经济学,没有不良嗜好,现在还在从教——只是不停的抱怨日本人不好相处!</p> <p class="ql-block">  还有到美国发展的饶小芬和吴大林,饶嫁了一位东欧移民,小日子过得还可以,相夫教子就做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太太;吴大林好像做了地质工程师,成天监测地震的预报,节假日最喜欢加班,拿双份工资,跟同学们几乎没有什么来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