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下房地产行业走入低谷,房产商欠施工企业的工程款,施工企业欠工资和材料科款,某大集团开出的商票到期兑不到款,造成很多企业陷入困境。我想起来一个俗语,叫“开空头支票”,意思是不能兑现的支票,常比喻不能实现的空话或许诺。</p><p class="ql-block">这个俗语出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四三:“他今天见了朱延年,态度也和往常不同,讲话比较强硬。他说,‘经理,到期不付不行,现在开空头支票要办罪的啊。’”</p><p class="ql-block">朱延年是小说中典型的投机奸商形象,经营福佑药房,长期通过伪造账目、售卖假药等手段牟取暴利。在第四部中,随着“五反”运动(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深入,他的不法行为被揭露。对话中的“他”可能是朱延年的下属或债权人(如会计、店员等),此前因朱延年的权势而隐忍,但在政策高压下态度转变,直接警告其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制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平时生活中也常遇到说这个俗语的情况,某人以重金承诺约定某事,对方恐难实现,于是说,“你不要开空头支票忽悠我哟。”或者说“你不要给我指雁为羹,画饼充饥。” 这代表着虚幻且不切实际的空想与慰藉。</p><p class="ql-block">“指雁为羹”这个成语颇有几分诗意花意,但并不是古人闲情逸致,对着天空飞过的雁群,幻想着美味佳肴,这个成语背后,藏着的是当时社会的人民无奈,和辛酸,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我安慰。出自元・宋方壶的《醉花阴・赶苏卿》:套曲:“他他他觑绝罢两泪倾,便有那九江水如何洗得清。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讲述的是双渐苏卿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职场中常常出现“指雁为羹”现象,企业老板为了招聘到好的员工,在招聘文告中会罗列各种优越待遇;有老板为了榨取员工更多是劳动价值,承诺员工高薪和各种优厚待遇,说得天花乱坠,以使员工踏踏实实安心工作,创造更多价值。然而年终结算时,却以各种理由拒不兑现当初的承诺。这岂不是现代版的指雁为羹?</p><p class="ql-block">某植系集团金融板块,打着致力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球化的财富管理平台和专业化综合金融服务”的口号,如今塌方了,致许多企业投入的巨额资金收不回,这是标标准准的指雁为羹。</p><p class="ql-block">朋友之间,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了金钱上的大力帮助,对方也承诺事成之后一定及时奉还并给予回报,然而终究没有了下文。这个当初的承诺恰恰也是“指雁为羹”,给人一个美好的愿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指雁为羹”,就是画饼充饥的升级版,意思是指着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说要把它做成肉羹,让对方进入全圈套。比喻的是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天上的大雁,看得见摸不着,最终也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罢了。</p><p class="ql-block">它不只是有代表着虚幻且不切实际的空想与慰藉,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是一种欺诈行为的美化版。</p><p class="ql-block">这成语告诉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投资前调查研究、要做好规划,在社交中要“听其言,观其行”,不可轻信任何人,否则,最终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一事无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