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古镇名声赫,教堂华夏双第一。

君羊悠悠

<p class="ql-block">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浙江省人民政府2017年1月13日公布;海宁市人民政府立石。</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6日,我去游览了海宁市长安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我在长安镇读书时的孩童时刻,该教堂作为浙丝一厂的子弟小学使用,尽管我不在那里上学,有时也会进去玩一下,我妹妹也在那里读了二年书。那时,教堂内部两面是教室,感觉里面很高,其它也没什么印象了。今次游览,才知道原来还有个钟楼,文革前期被拆,2005年恢复,还了解到,教堂有两个全国首次:华夏第一座由教徒自筹资金建造的教堂、华夏第一座以“圣女小德肋撒”命名的教堂。这倒可算是长安镇的一个骄傲了。回来查资料,发觉各版本描述有不同,如钟楼的复建时间,因本人无从判断正误,故在下方一并列出。</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木牌介绍:</p><p class="ql-block">海宁长安镇圣女小德撒堂</p><p class="ql-block">圣堂建于1927年,占地面积10.9亩,主体为哥特式,共7间,有钟楼,神父楼和附属用房,是中国第一座由信徒自筹资金建造的教堂。亦为中国第一座以“圣女小德肋撒”为主保的教堂。1986年修复文革被毁的钟楼,于2015年10月1日恢复原貌并重资建成祭台。</p><p class="ql-block">另附(查自百度):圣女小德兰(德肋撒)1873年元月2日生于法国亚林松,自幼丧母,体弱多病,信奉天主教,15岁入加尔默罗圣衣会。因患肺病,于1897年9月30日去世,享年24岁半。</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碑对“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的介绍:</p><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于民国15年(1926)由陆伯鸿和尤佩生发起筹募资金3.5万元,民国17年动工,民国18年(1929)竣工,当年10 月3 日举行开堂典礼,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为该堂朝圣日。文革期间,教堂被占用,房屋破坏,钟楼拆毁,1979年后房屋归还整修。2005年由教徒集资重修,恢复钟楼。2014年海宁市人民政府对现存的主体建筑经楼和神父楼整体保护修缮,天主堂主体为哥特式建筑,通面阔三间12.4米,通进深八间31.2米,前正中有钟楼共四层,尖顶耸立十字架,高约17米。神父楼为三开间两层小楼。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是海宁市现存唯一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教堂。这是我国第一座由教徒自筹资金建造的教堂,亦为我国第一座以“圣女小德肋撒”命名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胜迹垂辉》对“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的介绍:</p><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位于海宁市长安镇辛江路35号,坐西朝东,前临辛江塘河,西傍米赛丝绸集团厂房。</p><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主体为哥特式建筑,原有建筑8间,前正中有钟楼共4层,尖顶耸立铁十字架,高约17米。教堂左边建平房5间,设诊所、保守间及司事先生办公室,房3间为神父、修女之住院、其后另有平房3间作为厨房及工友宿舍,楼房与天主堂之间建有长约12米的走廊一条,开凿有水井一口,上建四角凉亭一座,其余空地种花草果木。现尚存主体建筑经楼,面阔三间,通面阔12.40米,通进深八间31.2来。神父修女住院三楼三底及六间平房,面积约483.6平方米,均为砖构,保存尚好。</p><p class="ql-block">天主堂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在此之前,由于长安附近的许村、石门(即崇福)以及桐乡等地教徒数量增长,杭州总堂无法兼顾,教徒为进行宗教活动,远途往返十分不便,因此天主教徒杭州教区决定在水陆交通较为便利的长安镇建造天主堂。民国十五年(1926),由上海知名人士尤佩生先生及中华全国公教进行会会长上海华商电器公司总经理陆伯鸿教徒等发起,及沪杭等地教徒共捐资约3.5万元,于民国十六年(1927)委托临平天主堂司事崔加禄先生在长安镇东街尽头以每亩100元的代价购得旱地9.6亩,并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初破图建设。</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1929)10月3日,举行开堂落成典礼,前来参与盛典的教徒约3000人。自此之后,每年十月三日定位该堂的“朝圣日”,直至1937年8月15日长安首次遭日寇飞机扫射轰炸,朝圣中断。1945年抗战胜利后渐恢复。1966年7月十年动乱开始,天主堂被改作学校,钟楼被毁,内部设施也遭捣毁。1985年10月3日举行复堂仪式。所存建筑也得到初步整修。2005年由教徒集资重修,恢复钟楼。</p><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教天是海宁市现存唯一一座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天主堂建筑,这是我国第一座由教徒自筹资金建造的天主堂,亦为我国第一座以“圣女小德肋撒”命名的天主堂。2010年8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拍摄时钟楼尚未复建。翻拍自《长安镇志》一九九四版。</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教堂内部(2012年9月11日赵建平摄),此时的祭台还较为简陋。</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主立面(正东面);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小德肋撒圣女立体塑像:正面;摄于2025年4月6日。这座塑像最初是由法国利休圣衣女修道院总院长赠送,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2007年,塑像被重新塑造,并建亭子予以进行保护‌‌。</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正西面;摄于2025年4月1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东北面;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东北面;摄于2025年4月6日。据好友回忆,文化大革命拆钟楼尖顶哪天他在现场轧热闹!(1967或1968年),看着长安搬运站的造反派把尖顶拉下来!哪天是午后,当时有阵雨!</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东南面;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西南面;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大厅正拱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大厅;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大厅祭台;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钟楼铁十字架;摄于2025年4月1日。</p> <p class="ql-block">小德肋撒圣女立体塑像:背面;摄于2025年4月1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钟楼外拱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钟楼外拱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钟楼内拱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大厅东部隔间南侧;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大厅东部隔间北侧;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大厅西侧房间,这个地面地砖可能是原物;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大厅西侧房间,这个地面地砖可能是原物;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主立面北边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北面局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北面局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西侧(北)局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西侧(南)局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西立面窗户;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神父楼,三开间两层小楼;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神父楼一楼中间办公室;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神父楼一楼中间办公室内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神父楼,东南向;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神父楼,局部;摄于2025年4月6日。</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神父楼,局部;摄于2025年4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