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曼德勒山风光

田雨

一、前 言 缅甸的风景区域大致分为三段。南部靠海以仰光为中心,景点围绕着佛教寺庙,以仰光圣丁固达拉山上大金塔寺、仰光斯确昂特大街路南波特涛塔寺为代表,富丽堂皇。 <h5>仰光圣丁固达拉山大金塔寺-富丽堂皇</h5> <h5>波特涛塔寺-尊贵中的瑰丽</h5> 二是靠北西部蒲甘古城为代表,古迹众多,完全不一样的色调,沧桑而瑰丽。<div> 三是中部曼德勒古城,玛哈木尼寺‌、古皇宫,曼德勒山上、下环绕的众多寺庙,辉煌而壮丽。</div><div> 自然还有东塔曼湖、乌本桥的落日(曼德勒市区南部11公里处)。</div> <h5>曼德勒辉煌而壮丽的玛哈木尼寺‌佛塔</h5> <h5>玛哈木尼寺-辉煌而壮丽</h5> <h5>北西部蒲甘古城不一样的色调,沧桑而瑰丽</h5> <h5>东塔曼湖雁归来的田园风光</h5> <h5>东塔曼湖黄昏影调</h5> <h5>乌本桥落日</h5> 二、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是佛教名山,旧称罗刹女山。据说,这一带是先有曼德勒山寺庙、后有的城市。<div> 当年释迦牟尼宣扬佛法时路过曼德勒山,指着山下广袤的土地,预言2400年后,这里会出现一座繁华的大城。</div> <h5>曼德勒城市概貌</h5> 果然不负佛所望,敏东国王1057年迁都曼德勒后,在他的统治下,30年的辉煌点缀了历史不朽的篇章,一座繁华壮丽的皇城跃然屹立在伊洛瓦底江边。<br>  曼德勒城因山而得名。 <h5>繁华壮丽的皇城跃然屹立在伊洛瓦底江边</h5> 曼德勒山高236米,资料显示山上有231座大佛塔和寺院,1000多座的小寺院。实在抱歉,绝大部分不知道名字,也未到过。<div> 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有一条石阶(木阶)上山。</div><div> 沿途有八大寺庙。</div> <h5>曼德勒山高236米,山上有231座大佛塔、寺院</h5> 重要的上山道是连接山顶佛塔弯延而下的塔廊,远远看去仿佛是纸盒造型廊梯。<div> 通过它将山下的布的地观景台、最宽观景亭、近山顶的斯塔温皮佛塔与印度教的苏达昂庙(Su Taung)寺庙连接。</div> <h5>曼德勒山登山示意图(与下图对照)</h5> <h5>连接山顶佛塔弯延而下的塔廊,远远看去仿佛是纸盒造型廊梯(红褐色廊梯)</h5> <h5>曼德勒山门</h5> <h5>曼德勒山门</h5> <h5>半山乌敏东色寺附近廊道</h5> <h5>山顶印度教的苏达昂庙上下山廊道</h5> 沿途的八大寺庙名字、特征、关系基本弄不明白。山顶二个寺庙大概清楚。<div> 半山的阿南达寺‌,寺庙有佛陀的3块遗骨,在皇宫门前能看到。</div> <h5>半山的阿南达寺‌,有佛陀的遗骨</h5> 另一个是乌敏东色寺,它出名的是月牙形的长廊和弯月型的庙堂,里面供奉四十五尊佛像。<br> 月牙形的长廊有30个做工讲究的拱门、进入庙堂,拱门的寓意是僧人打坐的洞穴 。 <h5>乌敏东色寺,月牙形的长廊</h5> <h5>弯月型的庙堂,供奉四十五尊佛像</h5> 在乌敏东色寺附近,路旁还立着一尊塔中的镀金施依亚塔佛塑像。<div> 佛像左手捏衣袂,右手伸出食指指向大皇宫方向。</div><div> 施依亚塔佛像指向,指示佛的预言,2400年后这里会出现一座繁华的大城,即曼德勒皇城。</div> <h5>施依亚塔佛塑像(佛指向曼德勒土地,2400年后出现座繁华大城)</h5> <h5>佛像左手捏衣袂,右手伸出食指指向大皇宫方向</h5> <h5>镀金施依亚塔佛塑像附近寺庙</h5> 三、曼德勒山顶风光 <h5>从皇宫看曼德勒山</h5> 1、印度教的苏达昂寺庙 无论坐电梯还是走上山路都经过一段连接苏达昂寺庙的廊桥。 <h5>坐电梯、走上山路经过连接苏达昂寺庙的廊桥</h5> <h5>连接苏达昂寺庙的廊桥</h5> 苏达昂寺庙是印度教庙堂,印度教不熟悉。<div> 这里供奉的是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的湿婆神。她有许多变相,主要有苦行者,毁灭者,舞王,林伽等。<div> 湿婆信仰对佛教的观音信仰有很大影响,两者在名号、化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div></div> <h5>供奉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的湿婆神,她有许多变相</h5> <h5>湿婆神的变相,苦行者,毁灭者,舞王,林伽等</h5> <h5>湿婆对佛教观音信仰有影响,两者的名号、化身有许多相似</h5> 整个庙堂的墙壁、柱子用三菱玻璃镶嵌,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有多个方向通道廊,在玻璃多面反射眩光作用下,,晶莹剔透、五彩斑斓、鲜艳夺目。 <h5>庙堂的墙壁、柱子用三菱玻璃镶嵌</h5> <h5>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h5> <h5>在玻璃多面反射眩光作用下,,晶莹剔透</h5> <h5>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h5> <h5>玻璃多面反射眩光下,晶莹剔透</h5> <h5>廊及柱五彩斑斓、鲜艳夺目</h5> <h5>多个方向通道廊</h5> <h5>镜头中穿越的佛塔</h5> <h5>佛塔立于庙堂外</h5> 庙堂外,一圈开阔的观景台,将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景色尽收眼底。 <h5>庙堂外,一圈开阔的观景台</h5> <h5>宽阔的观景台</h5> <h5>站在观景台,将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景色尽收眼底</h5> 2、斯塔温皮佛塔寺庙 斯塔温皮佛塔与印度教庙紧邻。寺庙的特点没有具体信息。拍摄了一些照片。它也是观看日出、日落的佳处。<div> 斯塔温皮佛塔寺无更多的信息,请欣赏景观。</div> <h5>斯塔温皮佛塔景观欣赏</h5> <h5>斯塔温皮佛塔景观欣赏</h5> <h5>斯塔温皮佛塔景观欣赏</h5> <h5>斯塔温皮佛塔景观欣赏</h5> <h5>斯塔温皮佛塔景观欣赏</h5> <h1><b><i>3、曼德勒山下风光图片欣赏</i></b></h1> 曼德勒山虽然不高,但座处市区之畔,城市风景一览无余。<div> 缅甸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从天边宛然而来,弯弯曲曲绕过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div><div> 从山脚下沿着山坡逐级而上,沿途有大大小小二百多个寺庙,从山顶往下瞭望,我不知道名字的寺庙从江对岸分布到山顶。</div> <h5>我不知道名字的寺庙从江对岸开始分布</h5> 四、结 束 语 寺庙特有的金色、红色构建,星星点点分散在绿绿葱葱山峦中。仿佛是一篇壮丽的乐章,从远古走来,让我感觉到佛教信仰的执着、创造出眼前壮美而延绵不断的画卷。 <h5>寺庙特有的金色、红色构建,星星点点分散在绿绿葱葱山峦中</h5> 缅甸饱经沧桑,地震、战乱、冲突让老百姓贫穷而痛苦。<div> 然而面对建筑损毁,家园破碎,老百姓对佛的信仰和情感展现出远久而赤城,对生活总是面带微笑。</div><div> 这种亘古不变的情怀,我真不知道是应该赞赏呢还是赞叹。</div> <h5>老百姓对佛的信仰和情感展现出远久而赤城,这种亘古不变的情怀,我真不知道是应该赞赏呢还是赞叹</h5> . 再 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