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兄弟👬行(之七)曲阜,‍

若水

<p class="ql-block">4月19日上午,我们离开枣庄市薛城区,驱车近百公里来到孔子故里曲阜市。</p> <p class="ql-block">曲阜市,鲁国故都、孔子故里,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曲阜曾是炎帝旧都、黄帝出生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由于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因此被称之为“东方圣城”,也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耶路撒冷”。同时,曲阜市还是鲁班故里,孔尚任隐居地。</p> <p class="ql-block">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简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199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三孔景区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孔庙,是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后经历代王朝,特别是唐宋,以后不断整修、扩建,规模越来越大,现已成为占地六百多亩的古代杰出建筑,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p> <p class="ql-block">圣时门</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根据《孟子·万章下》中“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的论述,钦定孔庙正门为“圣时门”,意为孔子是顺应时势的圣人,其思想具有永恒的时代适应性。</p> <p class="ql-block">弘道门是孔庙的大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清世宗雍正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书写匾额。</p> <p class="ql-block">这棵圆柏已有1600多年树龄了</p> <p class="ql-block">大中门始建于宋代,当时称为“中和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明代扩建时改名为“大中门”,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同文门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明清时期,同文门经历了多次重建,如今已成为孔庙的第五道门。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世宗将其更名为“同文门”,寓意“书同文行同伦”,强调文化的统一性。</p> <p class="ql-block">奎文阁是孔庙主体建筑之一,原来是收藏御赐书籍的地方,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十三碑亭‌</p><p class="ql-block">‌是奎文阁与大成门之间的十三座碑亭,保存唐至民国碑刻,包括帝王御制碑文(如明成化碑),记录历代尊孔政策及书法艺术演变。</p> <p class="ql-block">杏坛</p><p class="ql-block">相传为孔子讲学之地,以简朴的亭台和古树闻名,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孔庙主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殿高24.8米,重檐九脊黄瓦顶,四周环绕云龙浮雕石柱,内部供奉孔子及弟子神位。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代帝王在此举行祭孔大典,象征儒家文化的至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寝殿</p><p class="ql-block">寝殿‌是曲阜孔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孔庙的东侧,与孔庙主体建筑相连。寝殿是孔子后裔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圣迹殿</p><p class="ql-block">的圣迹殿是孔庙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孔庙的东路,是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后土祠</p><p class="ql-block">供奉土地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鲁壁</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除《秦史》以外的列国史记,并禁止私藏儒家经典。这一事件被称为“焚书坑儒”,导致大量儒家典籍被毁。孔子第九代孙孔鲋为保护儒家经典,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重要典籍偷偷藏于孔子故宅的墙壁夹层中。这一举动被称为“鲁壁藏书”,目的是避免这些经典被焚毁。</p><p class="ql-block">为纪念孔鲋藏书的壮举,明代在孔庙内修建了“鲁壁”。这堵墙壁不仅象征了儒家经典的保存,还因其独特的“壁”字写法(多出一点)而引人注目,寓意墙中有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棵古树树皮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孔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曾占地240亩。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东、西、中三路布局。</p> <p class="ql-block">圣人之门位于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建于明代,是孔府建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门楣上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的“圣人之门”竖匾,彰显了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重光门</p><p class="ql-block">又称“仪门”或“塞门”,明代建筑,因上悬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赐“恩赐重光”匾额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堂</p><p class="ql-block">大堂是衍圣公迎接圣旨、接见官员、处理重大公务及举行仪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孔府前上房‌是孔府内的重要建筑之一,位于孔府中路的最南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之一。前上房不仅是衍圣公会见族人的内客厅,也是举办宴会的地方。中堂上悬挂着“宏开慈宇”的大匾,并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此外,前上房西间是衍圣公平时的办公室,名为签押房,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曾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孔府前上房悬挂的寿字是写给孔子第75代孙的‌。这幅巨大的寿字是慈禧太后亲笔书写赠予孔子第75代孙的</p> <p class="ql-block">孔府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今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地</p> <p class="ql-block">孔子死后,弟子们带来各自家乡树种栽植在孔子墓周围,孔林内树种很多。子贡所植楷树(即黄连树)在明代因遭雷击枯死仅存树桩,后人立碑建亭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p> <p class="ql-block">乾隆驻跸亭</p><p class="ql-block">乾隆驻跸亭,是清朝乾隆皇帝在巡视孔林时,为了休憩而设立的亭子。这座亭子不仅代表了乾隆皇帝对孔子的极高尊崇,也展示了古代皇家建筑的精致与华美。</p> <p class="ql-block">为今天拜谒三孔作诗一首</p><p class="ql-block">《谒三孔》</p><p class="ql-block">古柏参天掩圣乡,千年俎豆荐灵光。</p><p class="ql-block">杏坛雨润弦歌远,阙里风清德泽长。</p><p class="ql-block">碑刻犹存秦汉韵,庭槐曾护鲁宫墙。</p><p class="ql-block">行来每仰先师训,万仞宫墙仰浩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