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往事:知识不会“荒废”

红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句名言道:“行是知之而始,知是行之而成。”我们的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学而致用。要努力积累学习各种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才会进步。知识具有自然属性,无处不在。看你能否将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行动之上而获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东北呼伦贝尔市参加一个会议。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地理位置,紧靠俄罗斯边境。当时,上高等级的公路较少,地域广袤开阔,是典型的大草原地貌;见到的高地一般也是浑圆,偶尔遇有片片的白桦林;有圈地相隔的牧场和承包的大片牲畜领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草原上放牧的马群和羊群,都需要骑马的牧人跟随管理。如果放任不管,它们就会到处走散。一不留神,容易加入到别的畜群之中。因此,牧主们在这些牲畜上都染上醒目的辨别颜色,一旦走失,便于寻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这些牲畜横穿公路时,车辆一般到此都会停下来,先放行牲畜群穿越。车辆一旦按下喇叭,声响便会引起牲畜惊吓而四处逃散。但是,唯独牛群不是这样。它们似乎有组织纪律性约束,还有一种抗拒的“牛脾气”。它们横穿马路时,不慌不忙,簇拥着走自己的道路,一般不理会停在道路上的车辆。如果你急着鸣喇叭,把它逼急了,它会干脆停下来就不走了,“真牛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晨,牧主打开牛圈,牛群在头牛的带领下,会列队奔向自己的牧场。到达牧场之后,便开始自觉的食草和自由行动。傍晚时,它们会根据天色的变化情况,在头牛的带领下列队回家进入牛栏。遇到水塘时还要喝点水或洗个澡。很少看到有牛官儿跟随放牧。长期的往返奔走,草地里自然就形成了一条由驻地到牧场明显固定的“牛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常,人们居住在起伏的山地丘陵时,都喜欢走捷径。按照地面的起伏沟坎状况,形成了弯弯曲曲的人行小路。而在起伏不大,人烟稀少的平坦草原上,“牛道”的形状,多数是直线,时而能看到“拐角”的出现,非常特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让我得到了提示:在人员稀少的广袤草原上,能在地面上形成永久而有规律的行走痕迹的,只有“牛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零一五年的五月,上级决定派遣东北虎特战队,代表我军参加“俄罗斯优秀侦察兵国际大赛”。届时,有二十多个国家参赛。由于我军在俄罗斯本土上参加比赛,使用的是俄罗斯的军用地图,我们的特战队员没有接触过,需要重新学习,给我军的比赛增加了一定难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级决定,由我担任辅导特战队员训练的工作。俄罗斯地图图式上有六百多个地物符号规定,而我军却只有一百多个符号。由于苏联时期和现在的俄罗斯地形图有变化,我也需要边学习研究,边辅导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部队的训练营地,有人拿着俄罗斯的军用地形图,指着上面的一个地图符号,询问大家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大家一下无法应对,就把目光转向了我。我看了看回答说:“显示的是特殊道路的地物符号!”,在我军的地图上,只有人员通行的各种道路才能有显示。在俄罗斯广袤的地域内,特别是在人烟稀少的情况下,显示较大面状原野或牧场的范围时,增添了牲畜经常性活动的痕迹。根据相关地形的关系位置判断,我肯定的回答道:“这是牛道!”让人们一时感到意外。后来经过实践证实,我的研究和判断是无比正确的。为特战队员的定向越野行动,提供了依据。这是由于自己平时观察事物后,得到的认知结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不懈的努力,东北虎特战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待和我军的重托,终于在异国他乡,利用俄罗斯绘制的军事地形图,战胜了俄罗斯特战队,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感到,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多,基础就打得越牢靠。展现的机会,总是馈赠给有准备的人。广博的知识如果留在你的身上,不管时间长短,终会有契机报答给你。只要你坚持自觉地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和丰富知识的储备,终究你会受益,知识永远不会“荒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