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蓬莱区古称登州,地处烟台市西北部,自古有“仙境”之名,是秦始皇东巡求仙之地,汉代设县,唐代置州。1983年撤县设市(县级),2020年改建制为烟台市蓬莱区。</p><p class="ql-block">蓬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以其独特的山海风光和人文底蕴,成为胶东半岛的旅游明珠,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探访“仙境”之美。</p> <p class="ql-block">碧海蓝天,繁花似锦,丹崖山上蓬莱阁古建筑群偎山抱海,听涛观浪,令游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海市公园内的大石碑,迎门面是苏轼的海市诗,向海面是杨朔的散文《海市》,这是蓬莱的文化基石,是文脉,这两件文学作品与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戚继光抗倭故事构成了蓬莱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苏轼在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仅任职登州知府(今山东蓬莱)五日,却因勤政爱民、兴利除弊而深受百姓爱戴,至今蓬莱仍流传“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佳话。 </p><p class="ql-block">元丰八年,苏轼结束黄州贬谪生涯,被任命为登州知府,但仅五日后又接到调任礼部郎中的诏令。 尽管任期极短,苏轼并未敷衍了事,而是深入考察民情,发现两大问题:“榷盐制度弊端”和“海防松弛”。 </p><p class="ql-block">当时登州实行“官盐专卖(榷盐)”,盐民(灶户)只能低价卖盐给官府,百姓被迫高价买盐,导致“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 </p><p class="ql-block">登州是北宋北方海防重镇,临近辽国,但驻军松散,水军训练废弛。 苏轼上奏《登州召还议水军状》,指出“兵势分弱,以启戎心”,建议加强水军训练,固定驻防。朝廷采纳后,登州海防得到强化,并建成“刀鱼寨”(明代戚继光抗倭时仍发挥作用)。 </p><p class="ql-block">苏轼离任后仍上奏《乞罢登莱榷盐状》,建议允许灶户直接卖盐给百姓,官府仅收税。朝廷采纳后,登莱百姓得以免于官盐盘剥,此政策延续至清代。 </p><p class="ql-block">苏轼在蓬莱阁写下《蓬莱阁记所见》《海市诗》,使蓬莱阁名声大振。 </p><p class="ql-block"> 后人建“苏公祠”纪念他,祠内供奉苏轼画像,并刻有《乞罢登莱榷盐状》碑文。 </p><p class="ql-block">至今,蓬莱阁景区仍保留苏公祠、卧碑亭等遗迹,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登州古城戚继光故里是主体,父子总督牌坊高大威严,风化明显的表面彰显着历史的沧桑,戚继光抗倭事迹辈辈传扬。戚府忠孝园内,牡丹花盛开,国色天香,艳压群芳。</p> <p class="ql-block">明天是农历乙巳年三月二十三,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今年的春季快要结束了。</p><p class="ql-block">去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我的老父亲驾鹤西去,整整一年了。我时常有给老父亲打电话的冲动,然而再也无法接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