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诵学习不仅是塑造声音的过程,还是一种探索,一种体验,一种在世界知识海洋透过文学巨匠之作,来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段人生的冲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节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赫尔曼·黑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朗读者:墨默无闻</p> <p class="ql-block"> 我的目光仍拥有选择,南方和北方都还属于它。但再走上五十步,便唯有南方向我敞开了。南方自蓝色山谷向上呼吸,这样神秘,我的心又这样为之跳动啊!湖水与花园,红酒与杏仁的芬芳飘上来,是有关热望及罗马朝圣的古老神话。</p><p class="ql-block"> 青春记忆如遥谷钟声传来:想起第一次去南欧旅行的狂喜,陶醉呼吸丰盛的蓝湖香园,夜里倾听苍白雪山那一面的遥远故乡!想起第一次在古塔神柱前祈祷!想起第一次在棕岩后看见浪花翻腾的海洋,如梦似幻!</p><p class="ql-block"> 那份迷狂已不在,那份渴望也不在了……</p><p class="ql-block"> 世界越来越美了。我独自一人,却很自在。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我渴望成熟。准备好死去,准备好重生。</p><p class="ql-block"> 世界越来越美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朗诵技巧启发】</span></p><p class="ql-block"> 这段文字情感层次丰富,色彩浪漫又轻柔,朗诵时建议大家稍稍“看”到以下几处细微末节:</p><p class="ql-block">📒情感铺垫与节奏感:开头“我的目光仍拥有选择……”和中段进入“青春记忆如遥谷钟声传来”后,情绪会有变化吗,节奏会怎样提升,才能带出记忆如潮水般的奔涌与迷醉。</p><p class="ql-block">📒转折的处理:“那份迷狂已不在,那份渴望也不在了……” 原文中之后有一大段文字我们并未选入,所以请大家注意情绪的转换。</p><p class="ql-block">📒整体氛围:朗诵这段文字,如同行走在日光斜洒的古道,带一点迷醉、一点怀旧、一点超脱,欢迎大家用心体会自由发挥,期待大家充满诗意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Klingsors Letzter Sommer)是德国、瑞士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家赫尔曼·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四十二岁的表现主义画家克林索尔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作为一名热爱诗歌、酗酒者和好色之徒,在瑞士南部度过生命中最后一个夏天,并为即将死亡的感觉所困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尔曼·黑塞(德语: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赫尔曼·黑塞出生在德国,1884年,七岁的黑塞开始写诗。1904年,黑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27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荒原狼》,引起了德国文学界的激烈争论。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尔曼·黑塞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