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寻幽探秘之星】漫步羊楼洞青石板街

zmzg小草

<p class="ql-block">图 文:zmzg小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104286</p> <p class="ql-block">“羊楼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楼秋。千载修得茶香绕,观音泉韵洗风流”,描绘了羊楼洞古镇的风景和历史。我和先生初春走进了这座古镇。它位于湘鄂交界的丘陵地带上,三面环山,离赤壁市区26公里,是赤壁6大古镇之一,曾被誉为“世界第一茶叶古镇”。古镇“羊楼洞”之名,据说源于一位外乡流落来的雷性文士,他为这里的山水所动,建了一座风雅别致的木楼,上面饲羊,下面有泉水洞养鱼而来。</p> <p class="ql-block">古镇最负盛名的,便是那条明清石板街。它始于400年前,全长1100米,最宽处达6米,曾是万里茶马古道的重要一段。另有三条丁字巷。石板街具有典型的古街风貌,以青石板铺设而成,岁月的洗礼让石板变得光滑,还留有深浅不一的独轮车痕,依稀可见羊楼洞“万商云集”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侧,清代、民国时期的住宅和商铺百余栋依旧保存完好,古色古香。沿着两边的房屋向前伸去,宛如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古街,虽然失去了昔日的宁静,但古韵犹存,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石板街上,茶庄林立,大大小小,错落有致。据说在明朝时期,这里的茶业十分发达。鼎盛之时,古镇上有200多个茶庄,居住着四万多人,五条主干道纵横交错,一百多个店铺热闹非凡,因此又有“小汉口”之称。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之中,每一处都弥漫着茶香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除了茶庄,石板街上还有不少古书店、饭店,为古镇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其中,一个邮局格外引人注目,据说它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见证了古镇的百年变迁。</p> <p class="ql-block">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广济堂药铺。它创办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门内,真人大小的蜡像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门边的对联“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质朴而深情,与如今一些药店门口的广告“购药200元送鸡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对这份坚守与情怀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石板街上,还有一座《中俄万里茶道展览馆》,展厅面积达350平米。馆内以砖茶之路、中俄万里茶道的前世今生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回顾了砖茶的诞生过程,讲述了羊楼洞与中俄万里茶道的兴衰历程。这里曾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块青砖茶,一度占据世界茶市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纽带。</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不远处的墙上,贴着石雕与影像的组合画,生动地展现了青砖茶的制作过程。雕塑如真人大小,在影像的背景中立体感十足,栩栩如生,仿佛让人看到了茶农们辛勤劳作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在石板街的尽头,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文化广场。广场中央,一块巨型石刻巍然矗立,上面刻着“欧亚羊楼洞万里茶道源头”几个大字,并刻有古茶道的地图。它记载了从公元1006年开始,这里的青砖茶向北方牧区流通的历史。到了清朝,青砖茶更是通过万里茶道远销国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边,秀美的乡村风光令人陶醉。这里有山、有水,长长的栈道蜿蜒伸向远方的茶园。茶园中,“羊楼洞国际会展中心”巍峨壮观,田野里还竖着一块巨大的标语牌,上面写着“2021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查阅资料得知,这场大会于2021年12月18日至20日在此隆重举行。赤壁羊楼洞,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万里茶道的源头,如今这里茶园面积达16.3万亩,茶叶产量高达6.8万吨。更令人感动的是,这里还有一个“羊来茶往”的佳话。2020年,蒙古国为支持中国抗疫工作,分批将3万只羊捐赠给了武汉。为感谢蒙古国的支持,湖北省向蒙古国捐赠了一批抗疫物资和一份特殊的礼物——2万份赤壁青砖茶。这份礼物,承载着深厚的情谊,也见证了羊楼洞青砖茶在促进中外友谊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羊楼洞青石板街,千年茶香的熏陶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我们仅在这里呆了半天时间,但却让人永远记住了它为促进中外友谊作出的巨大贡献!</p>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