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后的反思:在时光的褶皱里寻找进步的密码。

周雪红

<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褶皱里,总能找到进步的密码。就像那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她走过花丛,猫咪静静注视,仿佛也在思索着什么。这一幕让我想起初三一轮历史考试后的反思,它不仅仅是一次成绩的总结,更是一场关于教学与学习的深度对话。</p><p class="ql-block"> 从学生的答题纸来看,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依然存在不足。比如试题考察了“遵义会议的影响”,不少学生混淆了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记忆,而忽略了巩固的重要性。正如小女孩走过花丛,如果她回头看看,或许能发现更多细节。同样,学生也需要反复回顾,才能真正掌握知识。</p><p class="ql-block"> 考试还暴露了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弱、材料与知识点联系不足的问题。这让我明白,单纯的记忆无法应对复杂的考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于是,在接下来的二轮复习中,我决定打破教材原有的单元和章节顺序,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重新整合专题。例如,通史专题帮助学生纵向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主题专题引导学生横向对比不同时空下的异同,而热点专题则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增强复习的时代感。我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从“背历史”走向“思考历史”。</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我也会加强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主要抓基础知识的背诵;对于中等学生,注重鼓励和抽查,帮助他们巩固基础;而对于优生,则侧重综合性试题的练习。就像花丛中的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每个学生也需要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不断反思与改进的修行。这次考试后,我不仅看到了学生的不足,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在未来的复习中,我会不断调整策略,与学生一起进步。正如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所言:“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我希望通过反思与实践,带领学生抵达“与历史共生”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褶皱里,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就像小女孩的脚步,每一步都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最终会汇聚成一条通往未来的路。让我们一起,在反思中寻找进步的密码,共同迎接中考的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