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div> 以下是我前些时候在龙门石窟所见,下面请大家随我穿越千年时光,感受这座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震撼心灵的文化之旅吧!</div>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左手边这条浩瀚的大河。它就是伊河。伊河两岸青山对峙,犹如天然门阙,故称“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时,因皇宫正对伊阙,这里便有了“龙门”的雅称。 桥上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龙门”是1955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亲笔手书。 遥望伊河对岸的东山。这里虽佛像较少,却别有洞天:香山寺是白居易晚年隐居之地,有着“龙门十寺之首”的名号见证了唐代文人的风雅。 再回头看一眼伊河大桥。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年(公元493年),历经十多个朝代、1400余年风雨,现存窟龛23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被世人称作露天的“东方雕塑博物馆”。这里便是龙门石窟的大门。 山边一条小溪在山下形成一个小水潭。潭中众多的锦鲤好似在对前来理佛的游客表示欢迎。 最先进入人们眼帘的是龙门石窟的“起点”——古阳洞。这里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洞窟。 大家注意看这些佛像:面容清秀、脖颈修长、衣纹飘逸,正是北魏“秀骨清像”的典型风格。 因为年代的久远当年的璀璨已不复存在。但仍能看出曾经的金碧辉煌。 请注意看这尊雕像会发现佛像的服饰已从印度袈裟变为宽袍大袖的汉服。对,我们已经从北魏时代进入了汉代。 这里便是皇家工程宾阳中洞。洞窟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小佛龛,其实是古代“众筹许愿”的产物——达官显贵们通过捐资造像,祈求平安与福报! 整个西北山上都是这种洞窟。因为1400多年时光的洗礼很多洞窟里已经没有完整佛像了。 隔着伊河看对岸的建筑群。它是白居易晚年隐居之地——香山寺。 抬头看洞顶的莲花藻井,仿佛能听到佛陀说法的梵音。 重点来了!眼前这尊大佛就是龙门石窟的“镇山之宝”——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这尊高17.14米的巨佛,据记载由女皇武则天捐脂粉钱两万贯修建。您看祂的面容:眉如新月,双目低垂,嘴角含笑,既有佛陀的慈悲,又透出帝王的威严。两侧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神态各异,共同构成盛唐艺术的巅峰之作。 右边的力士手托佛塔怒目前方 大佛左边的智慧之佛 让我们越过伊河回头看看西山的全貌在整个西山的洞窟中,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窟龛23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 在伊河东岸观景台可以看到卢舍那大佛全貌。 站在礼佛台远眺西山全景,正是拍摄卢舍那大佛全景的最佳角度,让我们用镜头定格这“一佛一世界,千窟千面缘”的壮美。<div> 龙门石窟的主要景点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就是旅游攻略。</div><div>1、交通:可以坐飞机高铁到河南洛阳。然后在洛阳可以有3班公交车直抵龙门石窟,分别是53路、60路和81路,其中81路是洛阳火车站发车。</div><div>2、开放时间:旺季07:00-19:50,淡季07:30-18:502。</div>3、游玩路线:景区入口→西山石窟→过漫水桥→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