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dai)阳古镇,既有冶炼铸造的阳刚豪气,<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大特产是宝剑和钢针,</span>亦有轻歌曼舞的灵动柔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春秋战国到两汉魏晋,阳阿成为蜚声于世的歌舞之乡,</span>汉代美女赵飞燕从这里走向皇室,这里还拥有北方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三晋第一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阳古镇,位于</span>山西晋城泽州县太行山麓,是一座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在秦朝时就已在此置县,连续八百多年来,这座古镇先后成为县、侯国、郡的治所。特别是西汉时期,大阳古镇的前身阳阿县被封为侯国,汉元帝的女儿阳阿公主的食邑。赵飞燕在阳阿公主府上学习学舞,后来成了汉成帝的皇后。就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之一赵飞燕。</span>“身轻如燕”这一说法就来源于赵飞燕,<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在形容美女时经常说“环肥燕瘦”,环指的是杨玉环,而燕就是赵飞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有阳阿之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鸿雁”,丰富的矿藏资源使大阳成为我国冶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大阳古镇以先进的冶铁技术而闻名,这也催生出了大阳的两大特产,宝剑和钢针。男人佩戴宝剑叱咤江湖,女人手持钢针舞绣织锦,大阳古镇又被叫做“九州针都”,大阳是全国的制针中心,产品还远销国外。</span></p><p class="ql-block">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古镇保留着完好的明清风貌,特别是一条五里长的古街更是古镇的精华。铺着石板路的古街就像是一条蜿蜒的巨龙,路旁有无数的商铺、古民居、富商宅院等古式建筑。当地有一首民谣来形容大阳古镇: “东西两大阳 ,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九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p><p class="ql-block"><b>注:以上部分文字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硕大的铸铁的“大阳古镇”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从河南到山西,一马平川后,突然穿越拔地而起的太行山,便到了山西晋城。</p> <p class="ql-block">目前,大阳古镇早没有了昔日的辉煌,是一个游客不多的清净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飞燕出嫁的表演即将开始</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石雕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铁证如山,不容质疑。</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煎饼鏊,目前在晋城还是百姓家里常用的,把泡好的小米磨成浆,一勺勺舀进已经加热好的煎饼鏊里,盖上盖煎一会儿,然后把煎饼翻面,换另一个加热好的盖子盖上,一会儿一个热乎乎香喷喷的小米煎饼就好了,配上一碗羊肉杂各汤,别提多美了。</p> <p class="ql-block">目前,当地还有不少人使用的是各种铁的摊饼的鏊,三脚的铁锅,还有长把的炒菜锅等,虽然沉重但厚实好用。</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些制作精美的铁壶,就更是高档艺术品了。</p> <p class="ql-block">铁娃娃,家里有小娃娃的,孩子睡着后,大人把这个铁娃娃支在旁边被子上,孩子睡觉时就不容易惊醒。</p> <p class="ql-block">制针的师傅,正在手工制作缝衣针。</p> <p class="ql-block">传统补缸的手艺</p> <p class="ql-block">这样精美的石雕,处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拐弯抹角”这个成语,在这里得到了最直观的解释,古时这里繁华,街巷也不宽,来往的车马多,为了交通方便,拐角处就把墙角去掉,变成圆弧形。</p> <p class="ql-block">当你走在这样一个古镇,不知是时间颠倒了给你展示呢,还是自己的视角颠倒了,才能看到这样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镇真实地呈现在面前。不管如何,上看下看,这里都值得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