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桃花开(张明胜)

金扇贝艺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又见桃花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张明胜</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区里的桃树开花了,仿佛一夜之间便缀满了枝头。有的花团锦簇,有的含着苞吐着蕊,白的,红的,粉的。像雪,像霞,像害羞的少女,一阵风吹过,仿佛春姑娘襦裙上的彩色风铃,摇起清脆悦耳的铃声…….这些树只能算作绿植,功能多在于观赏,是不指望长出果实饱口福的。记忆中,老家院子里的两棵桃树——是可以结出实实在在果实的那种,我七八岁时由父亲亲手栽下,到了这个季节也开着粉白的花儿,花朵虽没有这里的这般大、这么浓艳,却给小院平添了几许农家温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家是大连普兰店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小村庄,虽离海很近,却世代以耕种为生。父亲虽不是庄稼汉,却用农民特有的淳朴和勤劳,无论严寒酷暑,下班回家便在菜园子里忙碌,把前屋后院的空地伺弄得归归整整、畦平垄直。时令一到,白菜、芹菜、香菜、小葱、大蒜、萝卜、黄瓜……随季接着茬儿地出芸豆、豇豆、梅豆、土豆……应有尽有,多得根本吃不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的印象中,我家似乎过了年儿就开始准备春天的活什。地冻还没有化透,父亲就开始清理玉米秆子上的枯叶,剥的干干净净,备作架条。到了比现在还早些的时候,哥姐们扎篱笆,父亲平整土地、打垄做畦,把菜园子一行行、一块块整理出来备种。天再转暖些,开始育种、施苗、选芽……,父亲更是忙得脚不落地。待到应季菜苗稀稀、嫩嫩、绿绿地渐次冒出头,父亲便用喷壶一遍一遍细心地洒浇,好像没过那么几天,全家便可以吃上间下来的水萝卜苗。现在想想,那才叫纯绿色、无污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夏天,父亲便更劳累了。早上我们还在酣睡,他已在挑水浇菜,一亩多的菜园子总得挑上几十担的水。中午,父亲通常是要从单位回家的,既是为了省下饭票钱,也是为了看看菜园子,间苗、薅草、逮虫,忙活不停。七八月份,骄阳似火,赶上雨水少,父亲便是一天两遍挑水浇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汗流浃背,什么又是老百姓口中说的“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也正是父亲的劳作,俺家园子里菜的长势总比邻家的好。父亲总是在妈妈的催促中放下水桶、扁担,解下妈妈为他缝制的垫肩,匆匆的抹洗,吃饭时,汗水依然在脸颊、后背流淌。说到吃饭场景,我到现在还时时感动着,想来便眼眶湿润。那时妈妈几乎每天早上都会给奶奶和父亲各自卧上两个荷包蛋,鸡蛋少时则一人一个,可每每是奶奶和父亲谁都推让着不吃,晚饭时荷包蛋又端上了桌,一来二去地就全进了我们兄弟姊妹们的嘴里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了父亲的操劳和母亲的坚韧,我那个年龄时自然没有尝到忍饥挨饿滋味,不过,对生活物质匮乏、吃用凭票供应的场景还是有着很深印象的。为了改善生活,抑或就是为了给孩子们解馋,不记得是何时,父亲在院里靠边栽下两棵桃树和一棵苹果树,靠近房门还种了一棵枣树。父亲管理果树也是毫不含糊,剪枝、授粉、驱虫等活计干起来一丝不苛,还捧着果树栽培书籍跟着学,刮树皮去除腐烂病等技术操作得像模像样。果然,果树两三年开始挂果,除头年果实少些外,往后便年年丰产,从夏吃到来年春,加上满园子的菜果,着实丰富了一大家子人的副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父母早已老去,几棵果树也已不在了。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里,我多想再吃到父亲在自家院里栽种的果树结出的果实啊!又到了桃树开花的季节,唤起我希冀的乐趣和不泯的情怀,恍惚间老家院子里的桃树也开花了,父亲还正在那儿忙着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简介:张明胜,男,1969年12月生。1987年10月入伍,20年军旅生涯,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2008年转业回地方,现在省城机关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责任编辑:金 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插图來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