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照寺位于湘湖之畔海拔 213 米的石岩山之巅,四周视野开阔,可俯瞰湘湖全景及三江交汇的壮丽景色, “先照晨曦” 是“湘湖八景”之一。在湘湖“湖山广场”附近有盘山公路通往寺庙。 这是先照禅寺的山门牌匾。 牌匾背面,上书“莫向外求。 沿着公路向前走,一路的杜鹃花、泡桐树为上山的道路增色不少。 快到山顶了,绿树掩映中,露出一座漂亮的亭子。 绕着亭子转了一圈,没有看到亭名,回来在网上查了才知道是“百花亭”。 石岩山上,最有名的是“一览亭”。<div>该亭明嘉靖十年(1531)由郡守洪珠建造。<br>近望湘湖,远眺钱江,人称“石岩望秋”,诗人汤金钊曾留有诗句:“岩下僧归云乍截,楼头钟动日先殷(盘)。幽寻一览亭何处,剩有香泉浸藓斑。”</div> 走近仔细一看,亭名写着“金西亭”不知是否与附近的“金西村”有关,“一览亭”另有其亭。 <div><br></div><div>2023年12月2日,我和同学董志敏来游览“先照寺”,这是我当时拍摄的“一览亭”。</div>“一览亭”取“湖光山色一览无余”之意,是古湘湖八景之一“览亭远眺”的核心景点。<div>亭柱上刻一对联:“立定脚跟,不怕石头路滑;放开眼界,饱看江上峰青。”为清王宗炎所题。<br></div> 重建“一览亭”碑记 离开“一览亭”继续前行,远远看见黄墙黛瓦的庙宇和高耸入云的“金刚宝塔”,斗大的“佛”字赫然在目。 <p class="ql-block">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p> 先照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因旭日东升时阳光先照此寺而得名,历经兴废,1994 年重建。 <div>寺前宽阔的平台,是观湘湖和三江风景的最佳处,俯瞰山下,湘湖水面曲折有致,一座座精致的小桥,把整个水面贯通起来,远处的老虎洞山和莲华寺也一览无遗,近处的水面是湘湖三期的金沙细水,这里是整个湘湖唯一的沙滩景区。<br></div> 那高高耸立的烟囱所在之处,是“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这里是近期十分火热的网红打卡地“玛雅岛”,我4月13日刚刚去过,洁白如雪的绣球花,引来了众多的粉丝。 在此遥望三江交汇之处,可见的跨江大桥是袁浦大桥。 先照禅寺大圆通宝殿 <p class="ql-block">”大广慈佛“匾额,体现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鬼云门春”牌匾,却是有几种不同的典故:萧山县志记载,"先照寺鬼云门,每岁立春启,谷雨闭,僧谓之气道"。清代《湘湖杂咏》有诗:"鬼云门下看春湖,一片空明识有无"印证此门是观湖悟道的特殊场所。</p> 先照禅寺的“金刚宝塔”,八角七层楼阁式,高28米,从湘湖多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它,与湘湖映衬在一起相得益彰。 <p class="ql-block">红花、宝塔,相得益彰。</p> 大雄宝殿前有古井,后有香泉,均为明代遗存。 明嘉靖年间绍兴太守洪珠曾手书 “香泉” 二字,增添了寺庙的历史文化韵味。 在下山返回的途中,有了两个意外的收获:一是看见了上山时没有注意到的摩崖石刻。 <p class="ql-block">二是遇到两个可爱的,在吃水果的小朋友,征得家长的同意,我把他们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近来很少制作美篇,原因是“迷”上了“剪映”,忙着制作“视频号”了。欢迎朋友们关注我的视频号,为我的习作多提意见。我的视频号是:“古松看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