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又到周末时。我们一家外出徒步,选择了苏州吴江区的铜锣古镇,它与嘉兴新塍古镇的洛东相连,也是一座千年古镇。这个古镇与新塍一样,也是生活中的古镇,“活”着的古镇,老街区明清建筑保存完好,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值得大家走一走。据有关资料介绍,铜罗是苏南重要古镇之一,旧称严墓。相传西汉初期退职官员严忌墓安葬于此遂行名。这里历来商业发达,传统工艺的酒类, 以质量醇香而驰名。源远流长的丝绸以花色多、 门类全为特色,苗木花卉魁力非凡。素有"酿酒之乡"、"丝绸之乡"、"花木之乡"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铜罗又称严墓,元朝以前称名为铜罗村。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张士诚竖旗反元,后被朱元璋俘获自缢,其方姓部将避居铜罗以酿酒为生。在酿酒取土封坛中,取土处发现一地下墓穴,有石碑,墓葬者原是西汉辞赋家严忌。为纪念这位原汉时辞赋家,便将铜罗改名为严墓。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澜溪巡检司署设于此,自成市井。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严墓称市,货物贸易兴盛。民国18年(1929)严墓设区称镇。1957年,吴江全县撤区并乡,复原名建铜罗乡。至此,严墓地名延续六百余年。历史上的严墓,商业繁华,800米老街,街面宽阔,枫桥河两岸廊棚连贯,民居宅房贴水而建,明代诗人王叔承故宅、古建民居、嘉乐堂、汾阳王殿、市级文保单位“汪宅”等文物古迹遍及镇区。走进老街区,青石板路、木质老宅、传统手工艺店铺构成原汁原味的明清风貌,你可漫步其中,感受斑驳石板上的岁月痕迹,或驻足茶馆品茗听当地故事。</p> <p class="ql-block"> “百载陈坛满古镇,九重香气郁铜罗”,铜罗是著名的酒都,盛产各种黄酒,古镇区内建有一座颇有特色的酒文化馆,这里集中展示了苏南酒乡文化史、酒诗酒文、酒联酒令、酒坊酒艺、酒包装及器皿、酒标等实物及图片资料,该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建筑为江南古典园林式风格。酒文化馆是一个集中展示铜罗酒文化的地方,踏入那清雅的小四合院,里面有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的是“酒史”“酒俗”,看着那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似乎真的闻到了那鼓醇香,感受到那喝酒的乐趣。第二展厅是相关的“酒诗”“酒画”。第三展厅展出的是现阶段我们铜罗的生产基地——酒厂。第四展厅的是制作酒的一些工具,还有一些精美的酒器。</p> <p class="ql-block"> 在古镇有座汪宅,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现桃源镇铜罗社区人民街上。该宅建于民国初期,共有六进。据有关资料介绍,铜锣古镇有三座危楼,“危”是高的意思。汪宅便是其中之一,它的第二、三、四进后面均置有古色古香的砖雕门楼和石板天井。在铜罗老镇区内有一条迎春河,河上躺卧着一座梁式古石桥,名叫迎春桥,汪宅就依河傍桥而坐落着。汪宅的东、南两侧均贴水,它的第一进前和宅东侧都建有河埠。该宅为汪集旸先生的旧居,汪集旸从系统理论到应用研究,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中国地热研究体系,从而带动了这门年轻学科的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汪集旸,193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特聘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从事地热资源评价,地热能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等研究工作。曾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科学前沿研究的“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获中国科学院、国家部委奖励6项。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水文同位素技术应用国家委员会主席;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河海大学双聘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英文版“地质科学”主编。</p> <p class="ql-block"> 铜锣也是苏州的一个红色革命教育点,这里建有吴江党史纪念馆,以前叫严墓党史纪念馆,它坐落在铜罗古镇区枫桥南堍,是吴江红色旅游景点。铜罗古镇吴江党史馆,它参照园林样式而建,承载了不息的红色记忆。严墓是一个具有革命斗争史和革命传统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特科、中共浙西(北)特委、新四军军部政工部门等条线的地下党组织在此开展革命活动。严墓曾是中共浙西北特委机关和中共吴兴县委机关驻地。纪念馆坐东面西,傍临南街,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以史料和照片等真实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织在严墓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纪念馆共分10个部分进行展出,展馆布局为三厅四院,党史馆内容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篇章,时间跨度从1921年至1949年,每张照片、每件实物、每个故事都是党在吴江革命实践的现实证明和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 铜锣古镇的文化名人也很多。严忌(约前188-前105) 西汉初期辞赋家。《汉书》说为吴县人。 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后世遂称严忌。严忌少时与司马相如等俱好辞赋,以文才和善辩闻名于时。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铜锣古镇还有个荒天池,它是古代吴王行宫所在地。据有关资料介绍,早在2500多年前的吴越春秋时期,铜罗就是吴王夫差的行宫所在地。铜罗至今仍有前村后村之说,所谓的前村后村就是当年的前宫后宫。位于严墓村的荒天池七十二浜是吴王用于停泊战船的场所。另外铜锣古的凤仙遗迹也值得一看,它位于铜罗镇西亭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形制为五孔石板桥,中孔跨度为6.75米,桥头有跨步平台,平台各建四柱方亭,亭檐石板绘有八仙图样。为古镇铜罗的标志性建筑,后因大型船只误撞而于2002年崩塌,只剩两侧平台的方亭。因位置不在交通要道的乡下,至今保留崩塌后状态,未修复。自九十年代铜罗实行退耕还林计划,通往此桥的路已淹没于林海之中,唯有水路可以近距离欣赏古桥遗迹。</p> <p class="ql-block"> 铜罗古镇也是一个江南美食小镇,烧卖和老鸡腿是两大招牌,价格亲民且风味独特。铜锣烧卖头小巧玲珑(核桃大小),纯肉馅,皮薄如蝉翼且带花边,汤汁饱满,肥而不腻。与常见的糯米烧卖不同,更显苏州饮食的精致。老街上的老字号烧卖铺(靠近汪集旸故居,当地人推荐最边上一家),15个仅需8元,性价比极高。铜锣老鸡腿,现炸鸡腿外皮金黄酥脆,可选甜酱、孜然、梅子等调料,孜然+甜酱组合最受欢迎。另有炸馄饨、鸡排等搭配,值得大家品尝。</p>